调查研究对新闻文本的作用力
2016-04-16李龙师
■李龙师
调查研究对新闻文本的作用力
■李龙师
新闻文本的本质是释放自身的力量
从新闻文本的规定性可以看出,一方面新闻内容要借助文本这一中介而达到传播对象,没有文本,信息、思想、情感等内容就没有载体,无法传播。另一方面文本的内容在传播中,即在与受众的接触中,释放这些内容,产生对受众的作用,否则,文本就没有价值。文本作用于对象、释放其中内容,在受众心中引起变化,乃至转化为行动,就是文本释放自身的力量,或者简称新闻文本的力量。这是新闻文本的本质规定。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规定。这种力量规定要通过新闻文本这一物化的手段来实现,反之,新闻文本也要围绕这些要求来释放自身的力量。
新闻文本的力量,或者说其对于传播对象的作用力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吸引,吸引传播对象的阅读、收听、收看。二是信任,传播对象信任你所传达的内容。三是接受,通过文本了解、理解文本所传达的内容。四是改变,通过接触文本,在其心中发生变化,有量的变化,强化了某种认识、情感;有质的变化,形成了新认识、新观念、新思维方式、新的情感或情怀。五是化为行动,这是最高的层次,作为行动的依据。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记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一方面使生产新闻文本的效率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也使新闻文本的力量在削弱。一是文本的吸引力下降,剪贴抄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网络“通稿”满天飞。二是受众对文本的信任力下降,虚假消息充斥,杜撰编造、移花接木、真假掺杂、片面偏激,即使是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三是文本的影响力下降,文本不真实、不真诚、不现实、不具体、无逻辑,让人不知所云。四是产生反作用,对人产生误导、错导。如果再加上传播便捷、迅速扩散的因素,有偏差、错误的新闻文本,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调查研究是赋予新闻文本力量的重要途径
要解决新闻文本中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倡导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作为生成文本力量的重要途径。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较注重调查研究,掌握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具有调查研究的深厚功力,而这些优良传统,还没有在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身上扎下根。同时,由于网络采集手段的便利、报道时效的要求、竞争的激烈等因素,不少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还存在着轻视调查研究的倾向,认为费劲太多,产出比太少。
就新闻报道而言,调查研究是深入、系统、全面了解某一事实真相、采集某一方面社会运动变化信息的过程(调查),也是对事实材料进行系统思维加工的过程(研究),是信息采集与思维加工交替深化、相互促进的过程。调查研究获得的独到发现、全面认识、精准判断,以及调查者在了解、理解百姓生活之后形成的情怀、情感、责任、视野、胸怀等,以文本为载体传播出去,这样的文本就会更有冲击力、穿透力和感染力。
调查研究对于文本的力量赋予,就来源于调查研究的这种特性。那么,调查研究能给新闻文本带来哪些力量呢?
打劫的话,是领头的身量最高的壮汉说出来的,故意哑着嗓子,瓮声瓮气,声量不低,将厅柱间的灰尘都震得簌簌往下掉。喊完话,他又朝正在剔指甲的老板娘打招呼:“来晚了来晚了,今天梁二狗那小子娶媳妇,我们多喝了几杯,二狗子跟他媳妇进了洞房,其他的人,还想闹洞房,我不同意,我们还要干一票大的,打完劫再闹不迟,人我都带来了!”
(一)调查研究增强受众对新闻文本的信任力
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形态,如,数学符号系统文本,小说、诗歌、电影、电视剧等文本,在形成、传播、功能和受众的预期等上有很大的差别。新闻的文本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使受众对于新闻文本产生信任,从而发挥文本本身的力量。当前,一些记者习惯于网上“扒”材料;还有的是围绕着官员和明星转,要么等着人家提供“通稿”,要么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样形成的新闻文本,离真实很远,离生活很远,离群众很远,要么是一堆泡沫,要么是一堆概念,甚至是造假材料,失去了受众对媒体、对新闻文本的信任。如,春节期间,某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文中描绘东北村庄的“礼崩乐坏”,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新华社记者深入事发地调查,发现这篇“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文本中描绘的礼崩乐坏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新华社的稿件借助一手采访素材形成完整证据链,澄清了事实。“春节纪事”的作者在道歉信中承认“我的错误在于没有返乡但文章却以现场纪实的方式表述”。
真实性,是可信度的基础。这种真实,一是细节的真实,二是整体的真实。只有亲临事发地,才能见到真实的细节、场景;只有与受访者面对面、眼对眼,才能避免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等沟通方式导致的隔膜甚至造假;只有深入百姓的生活,才能感受百姓的喜怒哀乐,获得真实的情感共鸣。在深入现场调查的同时,还要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加工,即研究,使报道在整体上真实。如,一段时间以来,外媒在炒作外资撤离中国,散布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就少数企业、某些地区、行业看,可能确实如此,但是放大到全国、整体的趋势看,就失去了真实性。新华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推出《外资撤离实为重构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我国利用外资新变化调查》,得出这样的发现:2015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外资撤离论“不攻自破”。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我国新优势、新平台、新领域的不断出现为外资提供了新机遇。
(二)调查研究增强新闻文本的精准力
新闻文本的精准力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从采集端,对现实问题把准脉、剖得透,对百姓呼声听得真、反映准。二是从传播端看,紧扣受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同时,这两者又是紧密结合的,把得准、剖得透、听得真、反映准,文本在传播中才能拨准受众的心弦,发出强烈的共鸣。
当前,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一体化程度提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各种现象、各种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也使各种声音交错混杂。这种复杂的现实和舆论背景,对记者的报道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果对某种事件、某些问题的调查不深入,研究不透彻,新闻文本就会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浮光掠影、听风是雨,甚至是以讹传讹、指鹿为马。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可以使报道对事实的真相进行准确描述,对事实的原因进行到位剖析,体现新闻文本的精准性。如,释正义举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有双重户籍,与多名女子有私生女等,引爆舆论,多数媒体根据报料或相互转抄、整合包装进行报道,云山雾罩,八卦连连。 《北京青年报》记者辗转安徽、登封、商丘等地,推出《“释永信私生女”传闻调查》,通过多位证人交叉印证,澄清了各种举报的问题。虽然文本朴实无华,但报道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的反响,各种传言因此戛然而止,如一针精确地刺破了流言被越吹越大的气球。
调查研究可以在摸清现实问题的同时,倾听民声,把握百姓的心声,其文本也会符合百姓的意愿,做到精准传播、共鸣式传播。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同志回忆自己调查研究的经验时讲到,当年长期在农村搞调研,一呆就是20天、一个月,中央出台“三农”文件,闭着眼睛也知道农民会怎么想,有什么反应。
(三)调查研究增强新闻文本的思想力
新闻文本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不仅要负载信息,更要负载思想,在接触受众的时候,释放出去。所以,有的报纸老总称要办一份“思想纸”,电视的新闻调查、热点聚焦、锐观察、锐评论等栏目,也在推动文本不断浸透着思想。
调查研究带给新闻文本的思想力,是全面看问题的客观力量,是正反看问题的辩证力量,是不为情绪扰乱的理性力量(网络条件下,文本中充斥喧嚣浮躁偏执的情绪),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量。
如,一段时间以来,东北发展缓慢、经济下滑为社会广泛关注。有的媒体报道比较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什么“断崖式下滑” “东北告急”等,主要原因是没有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没有经过辩证、透彻的分析。新华社记者历时数月调研,推出一组聚焦“东北经济病灶”的报道,像手术刀一样对东北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四篇稿件《透视“试点帽子”背后的权力之手》 《揭示“多变蓝图”背后的长官意志》 《反思动漫经济兴衰演绎“盆景产业”》 《“注水数据”贻害大“挤出水分”须较真》对东北经济发展的“病灶”概括得振聋发聩,体现了新闻文本中思想的穿透力。稿件播发后,网民称赞新华社记者有说真话的勇气。东北的干部群众热议报道内容,认为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重要调研成果。
(四)调查研究增强新闻文本的感染力
调查研究虽然使新闻文本客观理性,但是,调查者的深入体验却能够浸透字里行间,渗入到画面、声音之中,从而能够使新闻文本充满情感的张力,具有情怀和令人信服的感染力。
如,对民生问题调研,同样一个话题的民意调查,让调查者在网上点击调查,或填写调查问卷,选择“同意”或“不同意”、 “是”或“否”,是一个结果;找调查对象面对面访谈,又是一个结果。前一结果是漠然的,后一个结果是带着感受的温度的。
再比如,同样是对于贫困问题的报道,根据对有关部门、社会组织提供的材料也能写出报道,甚至一些数据还能够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如果真正深入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间,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期望,将记者的感情流淌在笔端,融入到文本中,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因此,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而要感动自己,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火热的生活,收获激情、责任、爱憎等,并通过新闻文本传达给受众。
(五)调查研究增强新闻文本的吸引力
生活永远比小说更精彩,永远有你想象不到的人和事;生活是一所大课堂,让人明天地之道、社会发展规律、人心变化趋势。通过深入现实生活的调查研究,可以使文本具有新鲜性、故事性、具体性、生动性。
一些报道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语焉不详、话语贫乏、苍白无力、干瘪无物,都是观察不到位、认识不到位,归根结底是采访不深入、调研不扎实的结果。只有深入调研,说话才有底气,文章才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 “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
当然,调查研究赋予新闻文本的这些力量又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调查研究还要与社会责任感、党的媒体工作者的使命感结合起来,与正确的新闻观结合起来,与科学的认识、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与对传播规律的把握结合起来,与较强的文本驾驭能力结合起来,才能使新闻文本的力量得到合时、合宜、合理、合度的发挥。
(作者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报道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