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选资料,不止让文豪离我们近一点

2016-04-15侯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文豪茨威格托尔斯泰

侯敏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明确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名家经典作品,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由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学习此类课文,能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更多的阅读兴趣 。

一、数次尝试,雾里看花

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时,曾有过这样的尝试:

尝试一,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通过品读文字,走近托翁。效果:不理想。学生除了学会欲扬先抑手法,离托翁很远。

尝试二,学生诵读课文,教师讲解托翁生平,理解托翁。效果:不理想。学生除了知道托翁著作了多少影响深远的文章外,并没走近托翁。

面对两次不理想的教学设计,做了如下思考:教师应该怎样通过一篇文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托翁,理解托翁的心灵,理解茨威格在文末所说的:“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最后尝试精选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提出疑惑,探讨交流,得出感悟,效果理想多了。

二、精选资料 走近托翁

精选了三份资料,分别是:百度百科托尔斯泰的生平,含主要作品、作品的大致内容等;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含晚年思想变化、他和亲人之间的关系等;从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的回忆录中,摘选的相关内容。

(一)分发资料,激疑存疑。要求学生就分发的资料进行自由阅读后,思考并小组内自由发言讨论,由小组长进行记录。发言的内容可以是感受最深的一点,可以是存在的疑惑,也可以是根据资料能够解决他人疑惑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托尔斯泰作为影响世界文坛的一代文豪,竟然还有这许多“背后的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各小组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二)全班讨论,走近托翁。小组内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提出来在全班进行探讨。问题主要集中在:托尔斯泰的不幸主要来自哪里?索菲亚作为名人妻子的不幸,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生一:我认为托尔斯泰的不幸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作为一个贵族,却想过和农民一样的生活。他这种普世想法固然不错,但不可否认不同阶级的人要想完全融合在一起是比较困难的。

生二:我在想,其实托尔斯泰大概是知道他自己的悲剧的:这大概可以从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妮娜》中看得出来,我觉得列文就好像是他自己。

师:你是说他在作品中让列文的改革失败,其实就是知道他自己的悲剧。

发言持续了很久,大文豪托尔斯泰离学生更近了。

三、尝试总结,亲近托翁

余文森曾说,教学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究竟成效怎样,可以采用检查性的反馈教学,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情况,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也便于教师科学地控制教学过程。因此,可以请学生尝试和教师一起做总结。

生一:茨威格花大篇幅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托尔斯泰没能得到他应有的那一份幸福,是因为他的眼睛太犀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心灵因此受到震动,他紧跟上的行为却让别人也让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他是不幸的。

生二:索菲亚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嫁给名人,如果要嫁,也要在自己更有名的情况下。不然,作为人个体的价值根本得不到体现。

师:通过这篇文章以及相关资料的学习,在我们心中,托尔斯泰已经不止是一个写了许多作品的大文豪,他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绪、有奉献、也有过错的立体多面人。

四、课后拓展,亲近阅读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拓展知识,提升理性,丰富感性,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阅读可以坚定我们的人生方向。”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亲近阅读,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由介绍一些与托翁同时期有名的作家的作品。让教师完全意外的是,有的学生在好书推荐栏里推荐到托尔斯泰的朋友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从学习《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来看,课前精选相关资料,不但能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的负担,还能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的理解,不是教师讲授时“绑架”式的理解,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会意”,学生因此学会了多角度地评价一个人,对名人自然会有多角度的理解。

猜你喜欢

文豪茨威格托尔斯泰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七颗钻石
没上过大学也能当文豪吗?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重要的事
刘老师是一本万能书
忘记自己的人
小白兔迷路了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