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赊店古镇阅尽商海两千年

2016-04-15程奥冰

旅游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秀旗杆会馆

程奥冰

说起赊店,也许很多人未曾听闻,但 「仪狄造酒」和「刘秀赊旗」的典故,热爱历史的朋友却耳熟能详。赊店古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社旗县,南阳盆地的东沿,因刘秀在此赊旗起义而闻名于世。

赊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听着这个古老的传说,走上了探寻赊店古城的旅程。

如今赊店的繁华深处,春秋楼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唯有楼基的残砖仍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但古老的赊店无疑是幸运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在繁荣与战火的交替中,很多宏大的历史古迹都成了史料里的疑踪,而赊店却踏着历史的尘土,以古文化的神采,在中华崛起的行进中健步向前,征程上留下了深厚圆润的绝唱。

走进赊店古镇的72条街道,感受着商业诚信文化的厚重,古街、古井、古碑、古树,还有红红的灯笼、湛蓝的天空带来的惬意、闲适和安静,仿佛让你置身于明清商埠画卷之中去享受慢生活的真谛与美好……

一对旗杆直插云霄

来到赊店的山陕会馆,你会发现大院里竖立着两根高高的铁质旗杆。这对在原地直立土围浇铸而成的铁旗杆,高17.6米,重20余吨,其杆基为高1.2米,长1.03米的青石须弥座。座上的铁狮东雄西雌,身躯硕健,昂首挺胸而立。杆体分为五段:第一段为铸铁楹联处,有铸铁楹联“浩气千秋照日月,英灵万古振纲事”;第二段分挂“大义”“参天”合为一横批;第三段分铸两条苍劲腾飞的蟠龙;第四段杆身之间设云斗,下云斗侧镂刻“寿”字吉祥纹样,上云斗则镂作金钱形,表达商人们希冀财源广进之愿,云斗下挂风锥,上四角插旗;第五段旗杆顶端作关羽所用之青龙偃月刀状。旗杆凌空直插云霄,故又被世人称为“霄汉铁旗杵”,使会馆呈现出庄严雄伟的气象。

让人感慨的是,这对旗杆从树立至今的200年间,历尽风雨沧桑竟然纹丝不动。而让人不解的是,与院中挂满布幡的木质旗杆相比,这对铁旗杆却从未悬挂过任何旗帜。

原来,会馆的铁旗杆与古镇的布局有莫大的关联。300年前,这座古镇就有九道城门。城有九道门是古代建造皇城的要求,只有西安、洛阳、南京这些古代曾经的皇城才能按如此规格修建。赊店这座偏居一隅的内陆古镇能和皇城一样建城,不仅体现了当时乡绅权贵们通过铁铸的裸旗杆彰显其豁达的胸怀和包容的气魄,更是因为这里曾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起义的地方。

而事实上,“铁旗”在某种层面上与“赊旗”二字有着说不出的暗合。这两根铁旗杆绝不是当年的掌柜和铸旗工匠们的“冲动之作”,它饱含着商家们坚守的诚信和永恒的道义。铁旗者,铁的纪律、高高在上的统帅也。一个“赊”字,一个“旗”字,联系在一起,不得不使我们想起刘秀“赊旗”的故事。

为了让游客弄清“赊旗”的原委,步入赊店就必经正对着城楼的 “刘记”酒馆。每一个来到赊店的旅客都会到这里参观品酒。这家酒馆有个特殊的规矩,凡是来此的客人,老板都会让他喝三碗酒。如果喝三碗不醉,那即使你身无分文,也可以赊账下次再付。其实这种酒的度数并不高,老板之所以定下这个规矩,就是想让来到这里的顾客了解自己那段世代相传、为之自豪的历史。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毒杀了汉平帝,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新朝。他为了斩草除根,带领十万大军追杀皇室后裔刘秀。走投无路的刘秀从方城向南跑到了南阳东北九十里的兴隆店。这兴隆店就是当年仪狄与水婴造酒之地,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州名扬四方的大镇了。整个镇内酒店林立,酒香扑鼻。人困马乏的刘秀正在望天兴叹时,突然眼前一亮,只见一家酒店门外高杆之上悬挂的一面鲜亮亮的酒旗迎风飘舞,“刘记”两个大字格外醒目。刘秀盯着这“刘记”两个字,不由灵机一动:要是自己打着这酒旗,不就成了我刘家的招兵旗了吗?于是,他满心高兴地伸手往衣袋里掏钱,要买下这酒旗,谁知却猛地一下愣住了,兜里连一个铜钱也没有,甭说买旗,连酒钱也没法儿付了。正犹豫,有人大喊“王莽来了!”惊魂未定的刘秀只好携旗带人而奔。危急间给店东家留下一句话:“此旗请赊我一用,日后定当奉还!”路人见他扛着的那酒旗上写着“刘记”两个大字,都想着是先皇的后代招兵哩,纷纷跟着他造起反来,不长时间就招了好几万人马,还在南阳方圆接连收了马武、邓禹、岑朋、吴汉等28员大将,号称二十八宿。昆阳(现河南叶县)一战,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很快就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恢复了刘姓江山。刘秀在洛阳登基做了皇帝。做了皇帝并没有忘本,他想着要不是当初赊那面酒旗,自己咋能招来兵?又咋能成就这帝业呢?为此,他一登帝位,就派大臣到兴隆店送还旗款、宣读圣旨,御笔亲封改“兴隆店”为“赊旗店”,封兴隆店龙泉酒为皇宫御宴用的“赊店酒”,并下旨改建赊旗店,仿造皇城的规格建立了九道城门。清朝咸丰年间诗人尚志亭写有《咏赊旗店命名》一诗,诗中“白水真人起义师”一句,说的就是此事。因刘秀的家乡在新野白河之畔,为此而被民间称为“白水真人”,足见这一传说的影响力。段玉裁注《说文》:“买物缓偿其价曰赊” 。赊,不是讨要或施舍,而是一笔生意,是赊者和被赊者都认可的事后付款的买卖。双方共同恪守的道德规范是诚信。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份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一份精神遗产,某种程度上比拥有万贯家产都重要,它是一个有志者前进的动力、奋斗的理念!刘秀在赊店酒家赊来的这面帅旗,无疑成了他人生的转折。当然,也成了中国历史的转折!

铁旗杆并不是为了挂旗而建,而是为了昭示赊店人的诚信,就像当年刘秀在此赊旗起义一样。赊店人把“大义参天”这四个大字合为一横批置于旗杆之上,就是要让所有商户永远牢记,山陕商人们做人的最高准则永远是诚信……

品尝着“刘记”酒馆的老酒,听着导游动情的介绍,突然觉得,诚信不正是这些商家取得商业成功的最大秘诀吗?

万里茶道传播诚信

听说从古至今赊店一直就是各路行商茶帮水路的终点和陆路的起点,我们便饶有兴趣来到了“大升玉”茶庄。

“大升玉”是当年山西常家的商号,而常家是万里茶路的开辟者,对赊店的繁荣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听艺人说起书来……

赊店的历史其实就是茶叶之路的形成史。它是水陆交接的中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赊店以前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落,由于晋商像候鸟一样一年一度在此经过,与当地的店家非常熟悉,彼此诚信相处,客商遇到困难往往会向店家“赊起”盘缠以后设法归还,于是这里就被客商称为“赊起店”或“赊店”。

赊店当年繁荣鼎盛的时候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所以这里至今保留着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万里茶路的发展吸引了四面八方络绎不绝的茶客。在茶楼听三弦书就成为赊店本地茶客和外来茶商们的喝茶习俗。三弦书又称饺子书、腿板书,是形成于河南南阳的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在以前的赊店古镇里,家家茶楼都有三弦书表演,到茶楼听三弦书成为当时赊店居民和外地茶商最常见的娱乐方式,至今仍被当地老人们津津乐道。

清朝乾隆年间至清朝末年,赊店经过从乾隆到光绪六帝137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有72条街道,13万人口的繁华商业城市。同时也云集了全国16个省的商界名流,形成了完整而有序的专业化市场。商行、茶行、药行、镖行、银行、税局、瓷器一条街,好似一幅清朝版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赊店的繁荣景象。一个内陆偏僻小镇能够达到如此的发展水平,这实在是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所谓“天下店,属赊店”,可见,赊店已成为当时中国北方一个重要的物资贸易中心。

伴随着万里茶路的延伸,赊店在漫长的商业经营中逐步发展壮大,同时诚信文化也在无声地传播。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不同地域商业文化的和谐与包容。从乾隆年间至清末,这里不但河水汤汤、人流如织,也流淌着清王朝的经济血液。不但行走着16个省的巨商大贾,还融入实业家们的经营理念与技巧。然而,从明到清中国仍是农业国家,传统商业仍处于家庭作坊状态,往往因无序经营、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奸商与混乱。但赊店却有了会馆,也就是现在的合作社或商业协会为主的经济联合体。在会馆的调停引导作用下,在行规行德的约束下维护市场秩序。更为难得的是会馆包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走上了共同发展之路。如今,我们还无法完全了解这个商业文化的独有现象,但可以想到的是,赊店必然是一个有着极大豪情与热情的地方,必然是内部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地方。这里既然在地理上能够容纳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人流,也必然在精神上有着巨大的吞吐与包容。也许今天赊店人的热情好客、真情淳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另一个为赊店商业保驾护航的就是“诚信”二字。山陕会馆内的《公议杂货行规》、《过载行差务碑》详细记载了商业经营的各种公德、商规与商道。听当地人讲,古时候在赊店经商,一旦发现有坑骗顾客、不守行规的现象,不但要交罚款,而且还遭人唾弃很难生存。可见赊店商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上的,而诚信已经成为赊店人的美德与共识。

各路茶商的汇入带来各种茶文化的融合,使赊店形成了一种中国古代外域经济与本土人文相结合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促进了中国明清经济走势与赊店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我们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在明初国家大移民中,很多有着经商传统的山西人移至赊店,也为赊店商业经济注入了经营人才与商业观念。至明朝万历年间,赊店的商业已初具规模。

围绕万里茶路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便利。作为中原的偏僻小镇,赊店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赵河与潘河像两条臂膀一样环抱,让赊店有了润泽与灵气。两条河流又在赊店的下方相交为唐河,入汉水而到长江,从而打开了赊店通往海洋的内陆通道。南船北马、总集百货,让赊店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商品聚散地,形成了以赊店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国外的商业通道。

就茶叶而言,江南各地的茶叶经水路运至赊店后,再经过包装运往俄罗斯的恰克图、圣彼得堡,然后换回棉毛织品,行程万余里。在200余年的流通中至少出口茶叶25万斤,换回黄金100万两。赊店的万里茶道与西南的茶马古道遥相呼应着,成为另一条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万里茶路就没有古时候的繁华赊店,更没有“大义参天”的诚信赊店……

在茶楼里欣赏着艺人们委婉动听的唱腔,品尝着原汁原味的浓浓茶香,我们仿佛看到了赊店往日的繁荣景象,不禁跟着深情的旋律击节称道!

赊店老酒香飘天下

“赊店老酒,天长地久”!这是一句曾经非常著名的广告词。游览赊店,必究其酒……于是,我们边听边看,慢慢追溯起其2000多年的酿酒历史。

“赊店老酒”始于夏,兴于汉,盛于明清,传承至今。从“仪狄造酒”、“杜康润色”到“刘秀赊旗”等,可以清晰地看出赊店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据说,刘秀起义成功登基后,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在皇宫待客,总拿出两把酒壶,一把是金质的,一把是银质的。金壶装的是绍兴黄酒,银壶装的是赊店老酒。虽如此,但银壶的酒更受青睐。史载:赊店老酒是好酒,妇孺皆知皇宫有。可见,赊店老酒当时在酒界的名望。

东汉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是南阳人。他最爱喝家乡的赊店老酒。在自己的名篇《南都赋》中,他还生动地记载了赊店的酒风俗:“若全家聚宴,或纪念祖先,或招待远方朋友,宾主按礼节就座。珍品美玉,琳琅满目;招待人员,姿态迷人;传杯送盅,行动敏捷;赠送礼物,礼节端庄;吹笛弹琴,乐器齐鸣;清角微鸣,听者增哀;酒后客人辞行,主人踏露相送;宾主日夜欢宴,真乃其乐无穷。”

隋朝时,南阳大诗人刘斌应邀赴赊店游玩,朋友奉之以赊店老酒。刘斌饮后,顿觉齿生异香,不禁诗兴大发,随搦管挥毫,天成佳句:“纵觞畅饮赵河边,始知佳酿出赊店。愿学曹植箜篌饮,文思泉涌诗百篇。”更为赊店老酒平添了几多文豪之气。

清朝时,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中原,乘船于赊店靠岸。见这里良田美景,商贾云集,酒业非常发达,酒馆鳞次栉比,遂开“永隆统”酒店隐身。因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生意异常火爆。乾隆离开赊店后,将酒店交于刘姓伙计经营,规模越做越大,一直成为行业龙头。光绪年间,永隆统第三代传人已成为中原第一酿酒大户,率“永禄美”、“工泉美”等十大酒馆成立了行业协会——酒仙社。酒仙社还为山陕会馆捐银数百两,并赠送“浩然正气”金匾,至今仍悬于会馆大拜殿正中。

建国后,党和人民非常重视赊店酿酒业的发展。在“酒仙社”、“永隆统”、“永禄美”酒馆的基础上,成立了赊店酒厂。为扩大生产,南阳专署将唐河县源潭酒厂和南阳县的龙泉寺酒厂并入赊店酒厂。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赊旗县改名社旗县,意寓社会主义旗帜,赊店酒厂列为国营企业。多家酒厂并入后的赊店酒厂逐年扩大规模,增加酿酒设备,壮大科技队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千年古镇源远流长

行走在酒香、茶香与书香交融弥漫的赊店古城,一串串大红灯笼,一行行门楣匾额默默散发着幽古喜庆的不熄光芒;而一扇扇红色漆木古门,一行行苍青的方砖古瓦则似乎正在向游人们倾诉着一座古城的荣辱兴衰。

中国清朝十大镖行之一的“广盛镖行”,清朝中原第一家私人银行的“蔚盛长票号”,万里茶道中转站的“福建会馆”,国内仅存的最早最完整的税务衙门“厘金局”……它们无声地坐落在宁静、古朴、安祥的古街道两旁,见证着赊店远古的繁华与和谐。而古城内雄伟壮美的第一会馆——“山陕会馆”,则用北方粗狂豪迈的性格与南方精致流畅的风韵,用石雕、木刻、陶塑、瓷艺、铁铸展示着南北文化浑然一体的经典艺术杰作。

也许赊店不是你所见过的最好的古镇,但是它自有风采。如今,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赊店人仍在不断地对这座古城挖掘修缮。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断碑碎瓦也将会慢慢向世人讲述更多幽远而神奇的故事。所有慕名者也许能够从赊店这一独特的商埠文化中,看到中国经济内在的发展脉络。

离开赊店古城走进赊店的商业街道,蓦然回首,竟发现古城的城楼与门店、方砖与花坛相依相伴,使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古镇显得那样的和谐美丽……

猜你喜欢

刘秀旗杆会馆
迎接新学期
旗杆到底有多长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老战士
“乡土之链”话会馆
美法院判决“中华总会馆”撤旗案
人在他乡为异客北京会馆游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