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改革目标探索
2016-04-15陈泽峰
陈泽峰
【摘 要】 本文认为,当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改革目标具有三个方面。即: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实现组织发展与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结合,实现以基层党组织服务促进高校产学研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改革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随后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工程,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改革面临着多元化目标的选择,即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实现组织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结合、实现组织建设与科研创新的结合等“三个实现”的改革目标。
一、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高校基层党组织主要是指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即院系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等。高校作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集中之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将与高校日常教学和科研管理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促进人才培养管理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才的思想建设、培养机制与战略的完善以及调动人才建设的活力三个方面。
1、促进高校人才管理的思想建设
当前社会面临着多元化思潮、观念的冲击碰撞,主流意识形态容易在该过程中失去引导大众思想的主体地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修养,还需要有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对社会主流思想的深刻领悟与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建立在各院系中的党总支或支部,各支部定期开展学习研讨、思想交流等活动落实党内学习制度,时刻保持党支部内的成员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的与时俱进。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党支部内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可以塑造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高校人才管理方面的思想建设。
2、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战略
在高校中,加强人才管理关键是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战略。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人才培养战略的组织领导工作,在人才建设中充当着政治核心的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通过其内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确保其在组织上、思想上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发挥密切联系师生的作用。此外,基层党组织在了解高校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的同时,还可以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工作对象出发,建立不同层次、不同部门,职能分工明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战略,优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成长环境,促进高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上,基层党组织可以从教师与学生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条件等方面入手,明确具体人才发展定位,从而确定出具有前瞻性意义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3、充分调动人才建设活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内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不再是以往生硬的单向传播,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多渠道和多方位的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流通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样,高校人才培养也应该充分调动人才建设的活力。高校人才培养涉及的对象既包括教研一线的教师,也包含管理服务的行政人员,因此要充分调动各领域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基层党组织通过各种基层党建活动和组织生活方式,有利于激发组织内人才的潜能,并有效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提升人才的创造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激发了人才间的竞争意识,最终实现调动人才建设的活力。
二、实现组织发展与青年教师党员发展的结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生师比结构的要求,各大高校纷纷招聘了众多青年教师。高校里的青年教师普遍学历高、精力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是结合相关文献和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很多因为有着留洋学历背景,因此便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甚至有个别教师会出现言行失范等问题。
当前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全新要求和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引领的高地,教学科研的阵地,也将会成为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基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完善服务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党员紧跟组织进步的步伐,调动起参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所安排的科研任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上关注解决师生的民主问题,在创新上解决发展问题,最终实现的是教研创新、体制改革、科研进步、服务群众的效果。在该过程中应处理好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青年教师党员培养的关系,明确两个主体之间的地位。
1、青年教师党员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数据统计,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100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人数的65.3%。在该青年教师群体中,党员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例如:上海地区2013年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了57.5%,北京地区的青年教师党员比例更是达到了62.1%。青年教师党员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优势,而且还体现在其对增加基层党组织活力方面。青年教师党员虽然相对于老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验资历较浅,但是这个群体却是最具有活力的,因此重视骨干力量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完善。
2、基层党组织是青年教师党员政治信仰塑造的主流阵地
青年教师为了得到更好的晋升和发展会把绝大多数精力投放到教学和科研方面,自身大部分时间都投放到了与职称晋升有关的事情上,而忽视了对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以各类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的党支部内学习交流会为依托,丰富充实教师党员的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为其提供充足的思想养分和精神支持。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为青年党员教师提供理论学习和政治信仰塑造的思想帮扶,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行使自身权利,履行党员义务,在实践中提升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理想信仰。
三、实现以基层党组织服务促进高校产学研持续发展
培养人才、从事科研、服务社会这三项内容是现代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组成高校整体中的重要元素,它在实现高校这三项职能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基层党组织所倡导的“三型”改革中,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促进高校产学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有效整合,创建跨学科间的综合交叉互补;有利于加强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
1、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创新
高校内的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提是科学统筹策划和管理调控高校科研资源。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改革有利于创新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发挥基层党组织自由灵活的管理优势。由此,可以为高校的科研机构提供一个具有较高自由度,灵活性强的组织,赋予机构负责人较大的权利和责任,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2、实现资源合理有效整合
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得到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构建校内外学科间、跨学科间等方面的资源综合交叉利用。高校内各院系的基层党支部均由党内纪律和规范有机关联在一起,各支部间的沟通与交流频繁。这便为实现高校内科研机构间的资源整合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该平台里,成员间可以共享师资、设备、数据等各方面的资源,实现科研力量和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推进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
企业了解市场的需求,拥有技术研发的资金,高校拥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队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必然趋势。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推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组建成产学研的联合体,进行技术创新。在该过程中,一方面高校对科研资源进行合理的再配置,另一方面企业将成果与市场相对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达到优势互补、双方可持续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改革在面临着多元化目标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科学分析服务的内容、方面和目标,同时还需要对最终需实现的服务目标进行准确化、具体化和合理化的界定。此外,在该过程中还需要抓住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和服务重心,有效地对党员意识和思想进行引导和强化,使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等群体都感受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系统化地梳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改革的多元化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和部署,也为当前持续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四风”活动,提供了最为基础化的群体分类和目标导向。
【参考文献】
[1] 许传洲,宋岚峰等.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目标多元化梳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5(1).
[2] 陈江华,仇永民等.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J].学理论,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