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2016-04-14巫清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定势灰尘课文

巫清平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创新意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使创新内化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他们能够长时间地保持高昂的创新活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有兴趣地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一、在质疑中创新

只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想象设疑,激发创新。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通过设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像《称象》一课,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想如果故事发生在现在,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称象?在此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激趣设疑,引发探讨。教材中的一些常识性的说明文,如《鲸》《新型玻璃》《松鼠》《假如没有灰尘》等,内容比较枯燥,而激趣设疑,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动新奇又难于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如学习《假如没有灰尘》一课,可让学生先说说平时对灰尘的印象,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 再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呢?这样,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习课文,便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变序设疑,发散思维。这种设疑,打破事物的发展顺序,按照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来安排,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如《将相和》一課,可通过设问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将是谁?相是谁?哪里写了他们之间和好了?”这样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从第三故事入手,廉颇为什么登门负荆请罪?从而引出“完壁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懂得了“完璧归赵”是“将相和”的起因,“渑池之会”是“将相和”的发展,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结果。

二、在求异中创新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为克服思维定势,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种思维并用,力求在求异中创新。

1.挖掘教材,逆向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变果为因,引导学生循果求因,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引导学生从故事的结局入手,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机智聪明的周瑜为什么说比不上诸葛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提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在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为基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倡驳问,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提倡驳问,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如《南辕北辙》一课,学生进行了反驳:我认为课文说得不正确,因为地球是圆的,因此,只要车夫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跑,就有可能性绕地球一周,最终跑回楚国的。针对学生这些有据的驳问,要及时给予鼓励,并提倡全体同学学习他们这种敢于反驳的精神,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自主探索,多向思维。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引导学生寻找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美妙幻想,与现实的冰冷对比,并说说你们的生活环境,设身处地地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在旧年的大年夜死去的悲剧中感受社会的黑暗,在理解两个幸福中,感受穷人痛苦的生活。教学时,在进行理清课文条理的训练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了解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逐步养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4.突破定势,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创新就必须突破定势,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如教完《落花生》一课,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说说花生和苹果各自的好处及你对花生和苹果的看法,以及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到:人要注重外表,但更要注重对社会的作用。启发学生懂得当今社会“苹果”、“花生”两种人都需要。通过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获取新知识,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作业中创新

作业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作业中应设计那些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要包含创新万分的作业,使学生一举多得。

1.画。如《燕子》一课,让学生创作一段反映春天生机勃勃的“五线谱”:电线为五线,燕子作音符。《游园不值》可创作一幅园内景色的“春满园”图等等,启发学生作中创新。

2.扩。学习一篇课文后对某一认识和方法的扩展。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设计:“我发明了( )玻璃,它的特点是( ),作用是( )”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想。有的课文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写续想作文。如《凡卡》一课结尾没有信寄出后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信寄出以后的情况。又如《白杨》一课,引导学生抓住孩子们“只知道”的内容,启发想象“不知道”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高质量的疑问,并在求异中创新,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定势灰尘课文
你真的认识灰尘吗?
灰尘快到桶里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灰尘在繁衍
背课文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