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戏剧创作的语言艺术探析
2016-04-14王佳赫
◎王佳赫
老舍戏剧创作的语言艺术探析
◎王佳赫
摘要:老舍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以其卓越的语言艺术,创作出了众多结构新颖、风格独特的话剧,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戏剧以使用北京方言、口头熟语为主,带有浓郁的北京生活气息,且善于运用简练而精当的语言、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幽默的表达方式、空灵的戏剧结构,片段式书写社会生活,展示时代风貌。
关键词:语言风格 真实性 凝练性 幽默性
一、话剧语言的生活之美
(一)口语的艺术运用
汉语是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在语音上的表现为元音占主导,发音响亮;没有复辅音,音节分明;配有声调,讲求平仄等。在运用中,如果注意发音响亮、平仄结合和节奏变化便能充分显示语言的音乐美,老舍曾以口语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按京音读)皆平,缺乏抑扬……我们写东西第一要能念,我写完了总先自己念念看,然后再念给朋友听。”这样就使得作品中的口语朗朗上口,音义兼美。
(二)京味语言充满生活气息
在北京口语中,有许多与普通话词汇不完全相同的、富有表现力的活的词汇。对此,老舍很熟悉并常在作品中使用,使其作品语言带上了浓郁的北京风情。
(三)对话塑造人物性格
老舍善于用极其普通的语言来描绘形象、刻画人物。在老舍的艺术世界中,活跃着一批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小掌柜、大学生、科员、政客巡警、洋车夫、特务、太监、说书人、娼妓……通过话语反映人物性格,老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不同人物的话语对比,特别是在其话剧作品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二、话剧语言锤炼之美
(一)语言简练
汉语的特点,言短意长,妙在遣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从老舍用简洁晓畅的北京大白话所写成的现实主义杰作《茶馆》中可以看出他选词炼字的深厚功底及其表现出的巨大艺术魅力,老舍仅用3万余言写成的作品,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三个历史阶段50年间阴暗丑恶的社会生活的长幅画卷。
(二)语言准确精当
文学语言要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因而要追求现实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情感性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上的。准确精当是老舍遣词炼字的一个重要标准。老舍遣词的准确精当表现在契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话剧作品中契合人物性格特征的遣词,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
三、话剧语言幽默之美
(一)寓悲于喜
老舍的幽默是把悲剧性与喜剧性融入一炉的,他的话剧以可笑可悲、可笑可怜的形态,表现出“寓悲于喜”的丰富内涵。
话剧《茶馆》中,王利发煞费苦心,不断“改良”,他总把这些话挂在嘴边“有话好说”“说话请留点神”“多说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只为了好好经营自己的茶馆,好好过日子,但最后也只能落得个获准作为“老头商标”予以保留的下场,这是动机与结果之间的喜悲矛盾,给人以滑稽可笑的感觉,但在戏剧性层面下,不可掩盖的是这位茶馆掌柜一生的悲剧性“努力”。
(二)掌控幽默张弛有度
在《茶馆》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数十人,老舍善于以幽默的方式创建符合每个人的情境、语言,组建了身份和性格迥异的人物群。《茶馆》中的众多人物,分别组成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让人读来都有一种啼笑皆非但又合情合理的喜剧感。
(三)多种幽默形式并用
1.自我嘲弄
秦仲义: 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 《茶馆》
丁宏:你怎么光说我的好呢!说的我怪不好受的!《全家福》
第一句,秦仲义心中是排斥说话对象的,以自嘲的语言反语表示自己心中的憎恶;第二句,丁宏心中充满愉悦之情,但偏以揶揄的口气说出来,其自豪之感跃然纸上。
2.谐音巧用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茶馆》
这类幽默语若用得滥,会显得“老套”,而老舍把他运用得恰到好处,既符合剧中情境,又寓意深刻,而且也巧妙地揭示出说话者性格中的可笑性。
参考文献:
[1]刘厚生.茶馆——艺术完整性的高峰[J].人民戏剧,1980(09).
[2]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王建华.老舍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4]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徐忠明.老舍戏剧的语言艺术[J].浙江师大学报,1991.
[6]老舍.老舍文集(十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54 .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简介:(王佳赫,男,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