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哥玛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探讨

2016-04-14叶素琪黄一栩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510800

地球 2016年4期
关键词:预查千枚岩金属矿

■叶素琪 黄一栩(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510800)

南哥玛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探讨

■叶素琪 黄一栩
(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510800)

本文主要从地质、物探、化探等方面对南哥玛地区的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做了简单初步的分析。区内露地层主要为区内最古老的地层,构成马塔拉背斜的核部,地层走向北东。在该地区主要含有的金属有Au、Ag、As、Zn、Pb、Cu、Hg、Ni、Sb等元素,通过土壤化的测量可以准确的知道化探异常与物探异常有很好的重叠性,而磁异常则是为这些金属矿的深度地段找矿预测提供有利的证据。

多金属矿 找矿前景 南哥玛铜 地质地貌

1 引言

南哥玛地处于赞比亚中部省蒙布瓦地区,该地区属于多金属矿的集中地,有较为丰富的金属矿藏。由于其拥有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逐渐受到众多地质勘探单位、企业以及科学院校的关注。尤其是最近几年,经过技术人员的几经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的金属分布各地,大致分布在南哥玛的中西部、南部以及西北部等。相关研究显示,Cu~Ni~As~Au~Hg带集中分布于测区南部,Ni~As~Au带分布在西北部,Cu~Pb~Zn~Ag、Ni~As~Au两类组合带边缘地段,这些金属矿藏是多金属矿产的主要成分,这就使得其有望成为金属挖掘的重点地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基底杂岩系:南哥玛的南部为区内最古老的地层,构成马塔拉背斜的核部,地层走向北、东。岩性主要为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变质砾岩等。

矿山群罗安组:矿山群罗安组其属于不整合的覆盖在基地的杂岩之上,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上部的木瓦什组和下部的罗安组。其中木瓦什组的岩石特性以泥(炭)质板岩、各类千枚岩、变质石英砂岩夹结晶碳酸盐岩为主。而罗安组主要分布在预查区的中、南部,经过研究可知其可能属于上罗安组。上罗安组的岩性自南而北总体上是由变质的碳酸盐岩系过渡为千枚岩系。区内铁、铜硫化物主要赋存于中部的碳酸盐岩与千枚岩的过渡层位,另中上部的千枚岩系铁质含量较高,常见含层纹状、条带状磁铁矿。

孔德龙古群:主要分布在预查区的北部,该地层属于那种蒙布瓦向斜的核部地层。岩性主要以细~中粒变质砂岩、板岩为主,混夹着碳酸盐岩体系。

第三系:主要见于预查区中东部地段,呈断续或带状水平分布,厚度一般2~5m,不整合于矿山群、孔德龙古群地层之上。岩性为黄褐色铁质砾岩,砾石成分有变质石英砂岩、石英千枚岩、铁锰质砾等,前两者常见有磁铁矿化,铁锰质胶结,胶结程度较低,风化岩锤击易散。

2.2构造

预查区域处于马塔拉背斜、蒙布瓦向斜之间地层总体呈近东西至北西西倾的单斜,受断裂构造影响,地层局部产状陡倾至反转南倾。根据调查分析可知,预查区断裂结构十分发育,主要有北东向、近东西~北西西向两组,两者之间有相互截切迹象。北东向断裂为本区主干断裂构造,走向连续规模较大,推测这组断裂北西倾斜。

2.3赋矿层位

预查区内铁、铜硫化物主要赋存于罗安组中部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千枚岩)的过渡层位,另外罗安组中上部的千枚岩系铁质含量较高,常见含层纹状、条带状磁铁矿。

3 地球化学特征

3.1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

本次主要对预查区的中西部地段进行了1:5万土壤地球化学的测量,大致检测了Cu、Co、Ni、Pb、Zn、Ag、Au、As、Hg、Sb等10个元素的分布,其分布的特征为:在浓集趋势上,Cu、Ni、As、Au、Ag、Pb、Zn等6个元素具有较明显的地段或带状集中趋势;在平面分布关系上,不同地段具有差别的元素组合。

3.2土壤异常特征

在考虑测量1:5万土壤中的主要异常元素以及组合的分布情况,本文共计重点分析了8个土壤异常带,其编号为AP1~AP8。

(1)AP1异常。在工作区域的南部,主要是AP1异常带的分布,其走向为东西,全长10km,其中东西两侧没有闭合,AP1异常带宽大约1~3km。

(2)AP2异常。在工作区域的南西部以及AP1异常北侧,主要是AP2异常带的分布,其走向大致是近东西,全长长4.5km,西宽东窄,宽度1~2km,西未闭合,主要属于Cu、Au、Pb、Zn、Ag异常复合分布区。

(3)AP3异常。AP3异常带属Cu、Pb、Zn、Ag异常复合分布区。其中Cu、Ag呈多个单异常断续分布,异常分布宽度一般小于2km,Pb、Zn异常分布则连续,长度可达5km、宽0.3~2km。

(4)AP4异常。在工作区域的土壤测区西北部,主要是AP4异常带的分布,其中主要由Ni、As、Au三个元素异常为主体构成。异常带呈北西西方向延伸,然而西部未闭合,东窄西宽,长6km、宽1~2km。

(5)AP5异常。在工作区域的土壤测区中北部,主要是AP5异常带的分布,主要由As、Au两个元素异常为主体构成。异常带呈东西向延伸,东部未闭合,长4km、宽1km左右。异常带主体由Au异常构成,As分布局限,规模小,含量相对较少。

(6)AP6异常。AP6异常分布于土壤测区中北部,AP5异常带北侧并与之平行分布。异常带由相互重叠的Cu、As、Au元素异常为主体构成,长7km,西窄东宽,宽度1~2km。As、Au异常分布连续,均具有三级浓度分布;Cu异常连续性较差,仅有一级浓度带。Au异常西段有两个东西向排列的三级浓度中心,As的三级浓度分布区位于异常带东段。

(7)AP7异常。AP7异常分布于北西部,南、北两侧有AP4、AP8异常(Ni~As~Au异常)与之平行分布。异常带北西西走向,长4km、宽近1km。异常带由交叉重叠的Pb、Zn、Ag、Sb元素异常为主体构成,除Pb局部有三级浓度分布外,其它元素均为一级浓度异常。单个异常分布宽度一般0.4×0.5km~0.5×2km,Sb异常于西段分布连续且往西未闭合。

(8)AP8异常。AP8异常分布于土壤测区西北部,异常带中元素土壤分布主要元素组合与AP4基本一致,由Ni、As、Au三个元素异常为主体构成。异常带呈北西西向延伸,西未闭合,东窄西宽,长6km、宽1~2km。

4 结束语

结合南哥玛地区地质特征、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南哥玛地区在浓集趋势上,Cu、Ni、As、Au、Ag、Pb、Zn等6个元素具有较明显的地段或带状集中趋势;在平面分布关系上,不同地段具有差别的元素组合。

本次工作尚未发现较大规模的铜、金矿体,但圈出的三个矿化地段中Cu、Au等元素土壤异常具有长达数公里的分布,异常分布地段铁铜硫化物矿化体、金矿化体规模也较大,具有发现一定矿床规模的铜(金)矿的潜力。

[1]刘辰,姚夫义,陈正国.青海省天峻县龙门地区钨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A].市场纵横.1665~2272.2014.05.010.

[2]许长坤.青海成矿地质特征的特殊性及找矿布局探讨 [J].地质与勘探,2011(5).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4~89~1

猜你喜欢

预查千枚岩金属矿
千枚岩填方路堤变形特性及防水防渗处治研究
综合物探方法在安徽萧县前欧盘铅锌金矿预查中的应用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千枚岩路基填料级配对路基性能研究
郭家沟铅锌矿大断面硐室在千枚岩地段施工技术探讨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振动压实水泥改良千枚岩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质*
磁法勘探在寻找隐伏多金属矿中的应用效果
数学课堂中的预习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