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中因材施教方案初探

2016-04-14黄红菊项瑞娟

参花(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育教师

◎黄红菊 项瑞娟

小学教育中因材施教方案初探

◎黄红菊 项瑞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现在已经可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但如何保证每个孩子在学校里都能得到满足自身多样发展需求的教育,就需要教育创新了。因此,推动教育创新,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一学生都能够实现阳光发展,最大化的展现出自己的优点,势在必行。

因材施教 夸奖为主 平等关爱 榜样力量

一、注重因材施教,做到事半功倍

去年,我去龙门支教,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龙门完小学风非常好,学生们都非常好学,为了不迟到,他们中午几乎都在校吃饭,睡觉。作为一个新来的老师,于我而言,这是一个了解熟悉他们的好机会。于是,在食堂里,我往往会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跟他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同时,我也积极地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这样,在两三天的时间内我对班上的同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那么一个班的学生,在性格、品行、习惯、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其实,学生到学校来,谁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依赖。只不过因为智力的差异和自制力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良莠不齐,我们就要区别对待,要因材施教,教师的心态要放宽一些,任意拔高要求无异于拔苗助长,得不偿失。我在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性格之后,为一些学生制作了特别的方案。如班上有个女生叫郑兴玲,性格活泼,生活中能说会道,成绩中等。其实她对学习有一丝丝怯意,不是很自信。于是课堂上,我经常让她带着大家朗读课文,对她的小进步提出表扬,一段时间之后,她变得自信了,在课堂上也敢举手发言了,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平等地关爱、重视每一类学生,对他们提出夸奖和鼓励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对班上每一位同学都有足够的重视,慢慢地,我发现每个人都有了进步,班级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班上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找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多表扬和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向上的积极性。

上课时,我通常会这样说:“这节课我们比比谁最认真。”课上了一会儿后,我发现陈钰洁坐得很端正,我立马表扬她。其他学生一听,都睁大眼睛看她,发现确实如此,马上都坐端正了。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足以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我们要重视每一类学生,无论活泼文静,还是尖子落后,都需要平等对待,足够重视。

三、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

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几百双精细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力争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自己的言行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里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因此,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废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教育学生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放入垃圾桶。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还是你让我捡我就捡,你不吱声我也看不着,没有一点儿积极主动性,这时我就开始思索,怎样才能使学生人人关心班级,人人讲卫生呢?从这以后,发现地上有废纸,我再也不喊学生了,而是自己把它捡起来。几天过后,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就主动打扫干净,再也不用老师去指派了,对这些同学我及时予以表扬,夸奖他们爱干净、讲卫生的优良品行,渐渐地全班同学都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指责他,大家都把破坏班级卫生看成是可耻的事,全班同学都有了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指派别人不如自己亲自去做,给学生做出个样来,学生有样可学,受感染才能更快。

基础教育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打基础的教育,为他们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打好基础,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尤其需要教育创新,给学生们打牢基础。为振兴中华,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需要各个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规律。

[1]梁新元.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陈安丽)

黄红菊,女,专科,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完全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项瑞娟,女,专科,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完全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