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之于中医脾胃病调护的意义
2016-04-14娜蓝娇娜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黄 娜蓝娇娜(.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治未病”思想之于中医脾胃病调护的意义
黄 娜1蓝娇娜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脾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疾病医学逐渐向健康医学转变的今天,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之改变,日益重视生活质量和养生保健,调理脾胃治未病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脾胃病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中医;治未病;脾胃
1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治未病”思想是由“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发展而来[1],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形象比喻,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思想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发展;三是瘥后防复,疾病痊愈后,注意调护,防复发[2]。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方药、针刺、艾灸、推拿、膏方、精神调摄、食疗药膳等预防和治疗手段,维护人类健康,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3]。
2 “治未病”思想重在调脾胃
人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间的络属和运动实现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五脏又是以脾胃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脾居中央,五行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皆赖其充养,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仓廪之官”,正所谓“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互为脏腑,脾主升,胃主降,通过受纳、腐熟水谷精微奉养周身,为其他脏腑的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与人体的生、长、病、愈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因而调理脾胃自古就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中医“治未病”思想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论述了如何应用调理脾胃法防止疾病的发生,为“治未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则强调治未病的思想:“四季脾旺不受邪。”张景岳则提出:“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可见调理脾胃使五脏安,脾胃与五脏关系密切;反之,若脾胃出了问题,会累及五脏。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提到“脾胃虚衰,元气不足。”“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可见调理脾胃,是摄生保健的重中之重。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调理脾胃的理论起于秦汉,成于金元,是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核心理念,代表着中医的特色和精髓。
3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脾胃病中的具体运用
中医“治未病”理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它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进程中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
3.1 未病先防
朱丹溪曾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意为健康无病之人平素应着眼于养生,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4]。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频繁的社交活动,过多地摄入肥甘厚味,起居不慎,导致脾胃受损,气血功能减弱,抵御外邪能力下降,直接损害脾胃,变生他病。因此,在疾病发生之前顾护人体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锻炼等几个方面入手预防脾胃病的发生。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食疗的重要性,如李东垣认为脾胃病人不宜过多吃酸、咸、苦、辛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5]。情志方面,怒伤肝,情绪急躁,易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乘脾,横逆犯胃,从而出现胃脘胀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6];所以要时刻保持舒畅的心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此外,顺应四时之法,合理作息,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才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2 既病防变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病主要涉及脾、胃、肝三个脏器,脾主运化多虚、胃主受纳多实、肝主疏泄多郁[7],而疾病的发生多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传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中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8]。”根据不同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施治,对暂时未发病的脏腑进行预防,防止肝病及脾的传变,在治疗肝病的同时,配合使用健脾的药物,以“先安未受邪之地”,顾护脾胃,防微杜渐[9],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减少疾病对人体的损害。
3.3 瘥后防复
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可高达 50%~90%[10],单纯的症状缓解并不能代表疾病痊愈。从中医角度而言,脾胃病初愈阶段,由于受到病邪和药物损害,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极易受到外邪、饮食、药物、劳倦、情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病情稳定后,顾护脾胃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原则,脾胃强健,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脏腑组织滋养充分,使正气充沛,健康得已恢复[4]。应嘱咐病人病后注重调养,以恢复正气,畅情志,合理饮食,远离致病因素,帮助机体恢复和维持平衡,以防疾病复发或复感新邪[11],始终遵循“治未病”的原则。
4 总结与展望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6年《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明确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12],其实质就是将医学的重心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1]。因此,要充分发挥“上工治未病”的优势,用“治未病”理论指导脾胃病的防治,通过顾护后天之本——脾胃,达到气血旺盛,阴阳平衡,人体健康,力争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真正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 旋静,吴秋成.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的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0):154.
[2] 程慧洁,蔡夏琴,余坚,等.中医药调理脾胃[J].“治未病”江西中医药.2012,43(349):9.
[3] 梁发俊,孔红兵,王震,等.治未病与健康管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6):30.
[4] 林丽丽.从脾胃论“治未病”[J].江苏中医药,2014,44(7):6.
[5] 王洪图,赵明山,项平.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3.
[6] 陈正,王庆其.510例脾胃病与情志关系调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39-444.
[7] 李振华.谈脾胃病的成因及治疗[J].河南中医,2008,28(3):1-4.
[8]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
[9] 陈琦.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探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
[10] 李忠蛾.“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9(6):701-703.
[11] 彭卓嵛,卢杰负,张学松,等.治未病理论用于肠易激综合征浅探[J].新中医,2008,40(6):110.
[12] 宋明福,刘敏.论“治未病”思想在脾胃病方面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0):118.
Significance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for spleen and stomach in TCM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is a major disease which is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It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The incidence rat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isease medicine gradually to the health of the medical change today, people's health concepts have change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care, regulating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reating disease" in TCM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spleen and stomach
R21
A
1008-1151(2016)11-0059-02
2016-10-11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512);2014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LX2014670)。
黄娜,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从事中医诊断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