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6-04-14欣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110034

电大理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关 欣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沈阳 11003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 欣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沈阳 110034)

摘 要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的《焊接质量检测》是联系焊接类课程和制造类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针对该课程的重要作用与现状,阐述了教学改革方案,通过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放综合实验室等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本文从《焊接质量检测》课程理论知识多操作性强的特点出发,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为要求,提出《焊接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满足焊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关键词焊接质量检测;教学改革;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9(2016)02-00031-03

《焊接质量检测》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焊接技术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焊接检验必须从焊前各项准备、焊接中的检验和焊后对焊缝的检验各个环节严格的进行。该课程实践性强,联系生产紧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经过多次课改和更新,目前我校该课程的总学时是90(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30学时)。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1 教学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焊接质量检测技术》与其他焊接专业课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多学科性和实践性,其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手段及其应用是本课程的重点。学完本课程应具备如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焊接检测的作用与地位;

(2)掌握焊接过程中所需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3)掌握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

(4)能正确选用检测设备、仪器,熟悉基本操作;

(5)掌握有关检测标准、缺陷识别知识,正确编制检测工艺,填写检验报告;

(6)基本掌握评定焊缝质量等级,进行质量分析,改进焊接技术,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2 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兼顾新旧标准

以往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沿用原来的本科压缩型教材,内容多且相对老化,用现在的90学时显得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焊接质量检测技术》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就是对焊接检测的国家标准的颁布与解释进行介绍和学习。我国自1978年恢复加入ISO组织后,陆续修订了自己的标准,在立足我国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向ISO靠拢,以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技术交流。由于现在的焊接检测国家标准正处于一个更新修改逐渐完善的阶段,是一个新旧标准更替交换的过渡时期,现在不少企业还沿用旧标准,所以不能完全撇开旧标准,否则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带来影响。目前出版的教材在标准的介绍上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教材不能全面反映最新国家标准,少量新出版教材只介绍了最新的国家标准。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大量查阅资料,新旧标准兼顾、同时介绍、增加对比,便于同学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2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密切联系实践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结合紧密的显著特点,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师口授的方法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枯燥、生涩难懂,很难使他们有学习的热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同学有的听不懂那么多的术语定义、标准规定,有的即使听懂了也记不住,或是记住了也不会在实际中很好地应用。采用现代的教学仪器和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标准等形象化,或是采用动画演示,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多感官增强学生的记忆。例如形位公差及其公差原则等内容一直是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过去使用挂图和投影等教具很难有效生动地表达内容的实质,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今使用多媒体教学、flash动画演示等可以展示大量的三维立体图像、模拟加工及检测过程,以直观的三维立体形象代替生涩枯燥的理论,以动态演示代替静态图片,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教学必须始终联系生产实践。利用典型的无损检测方法涉及的项目为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模式来详细向学生介绍无损检测中的细节问题。每节课程都从工程实例的具体检测环节入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术语概念、标准规定和应用等放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去,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也更直观。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每个项目的讲述都安排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可以让同学先讨论,老师再讲解,最后老师总结点评,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3 夯实基础、够用为度

针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和高职学生学情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抓重放轻、有的放矢,牢牢抓住无损检测、缺陷识别和检测设备这三大主要内容,讲清讲透、让同学熟练掌握并且很好地应用。关于检测的知识可以放到工程实践中简单介绍,边讲边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也很明显。剩下的质量分析、焊接技术改进等内容可以让同学自学,以课后作业或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效果也很不错。

3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调整和改革,明确教学主要内容和重点,有的放矢;明确理论课与实践课侧重点的不同,更新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交互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等方法,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大文.自治区级精品课焊接质量检测技术实践探索[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7-58.

[2]关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电大理工,2015(3):33-34

(责任编辑:兴安)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