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理论视域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6-04-14勇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葫芦岛125000

电大理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数学教师中职

梁 勇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 (葫芦岛 125000)



实用理论视域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梁 勇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 (葫芦岛 125000)

摘 要运用文献综述法探讨了实用理论视域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途径,其目的在于为适应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机制的适应性与实效性,提供必要的保障。这对于促进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师资的整体水平,推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适应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用理论;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9(2016)02-00053-02

在新常态理论的引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转轨变形的关键时期,传统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精细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内的主流形式。受此影响,对于经济发展领域内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也将随之发生全面的改变。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员,因此,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中职学校在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也必须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数学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活动的两大行为主体之一,肩负着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开展的重要责任,其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中职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重新确定,要求数学教师应对自身的素质能力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充实、创新与重组。基于此,本文以实用理论为导向,对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实用型素质能力,促进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适应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1 实用理论概念的释义

实用理论是指人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方式的具体效果做出理性评价、有效推论,并进行全面总结的指导依据。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适应性,讲求实效性,是检验检验社会行为或行业领域发展的实际效果,评价其实用价值的重要标准。相对于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而言,实用理论是指教学活动的发展取向与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发展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其具体的规范对象是指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其实施的范围涵盖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现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实用价值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数学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的主流取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为了确保中职学校数学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效发展,以实用理论为导向来构建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实用理论视域下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途径

岗位培训是一种对在岗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与专业知识培训的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在岗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而言,岗位培训是其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有效发展的必要途径。鉴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改变,在实用理论的引导下,积极探讨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构建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结合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功能、作用以及所处的地位,构建彰显实用性的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点关注。

2.1 确立彰显实用性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岗位培训目标

岗位培训目标是用以引导与规范岗位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导向。培训目标确立的合理与否,会对岗位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以及效果取得产生重要的影响。实用理论认为:彰显适应性特征的行为取向的确立,是获取理想的行为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中职学校全新的培养目标的引导下,基于实用理论的引导与规范,确立能够充分适应中职学校教学体系的发展形势,切实满足中职学校数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实用性岗位培训目标,是构建与完善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的必要条件。

2.2 构建具有适应性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工作的实质是一种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构建完善的培训内容体系,就成为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实用理论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适应与满足,因此,基于实用理论引导下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必要遵循“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满足数学教属个体发展需求”的基本原则。从专业素质的提升、师德素养的培养、执教能力的促进、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选用实用性的培训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用以确保数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实际效果,促进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实用型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2.3 采用适合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培训方法

培训方法是指在开展培训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讲,培训目标对于培训方法的选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实用型岗位培训目标已经确立的前提下,要求在培训方法的选用上也必须要彰显实用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岗位培训机构应本着“适应、实效、发展与实用”的原则,加大对培训方法的创新,有效修正传统的集中式培训方法所存在的单一性与局限性的弊端,构建起多元化的岗位培训方法体系。诸如:可以借助于网络技术的支撑来开展远程培训活动;可以通过组建重视学校数学教师的QQ群,或微信朋友圈,来开展自主性的岗位培训活动;还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集中式培训方法,但是在培训手段的采用以及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要突出多元化的特征,从提高数学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建立健全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的方法体系,用以确保具有不同发展需求的数学教师能够接收到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岗位培训。

2.4 建立健全彰显适应性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培训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是对教学实际效果的检验,对于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督促、规范与保障作用。在中职学校传统的数学教师岗位培训中,由于培训评价的严重缺失,造成了数学教师对于培训效果的追求意识明显淡化。在参与岗位培训的过程中,应付、消极、无所谓、心不在焉等现象极其普遍。在岗位培训后,不论培训态度如何,无视培训效果的高低,一律发放岗位培训证书。这种缺乏必要的约束与督促作用的培训评价,无法激发数学教师参与岗位培训的自主意识,甚至还会导致“耽误时间、浪费精力”等心理误区的产生。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岗位培训评价体系,就成为当前岗位培训结构与学校所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不仅关乎于岗位培训体系构建的完善与否,同时,还会对培训的整体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用理论的引导与规范下,从数学教师在岗位培训中所表现出的专注程度、素质能力的提升状况、教学能力的增长程度以及对于接受岗位培训重要意义的认知发展等诸多方面出发,制定出具有综合效应的岗位培训评价体系,用以实现对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工作的规范、督促与引导,进而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构建起具有多元化功能的、完善的岗位培训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珍妮弗·雷克斯福德(刘书昊翻译)我最爱的十篇“实用理论”论文[J].中国计算机协会通讯,2013,(03).

[2]蒋滟君.浅析新课改下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3).

[3]郑成生.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4]李强.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8.

(责任编辑:兴安)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数学教师中职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分析影响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会
编辑有感——基于岗位培训和编辑实践的感悟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