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南缘碳硅板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6-04-14张得鑫窦光源
■张得鑫窦光源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青海西宁810000)
柴北缘南缘碳硅板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张得鑫窦光源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青海西宁810000)
阿木尼克碳硅板岩型铀矿产于欧龙布鲁克-乌兰古陆块体中东段,大柴旦乌兰断裂北侧(上盘),其成矿与上泥盆统变质碎屑岩有关,矿化受构造、层位、岩性三重控制,目前发现铀矿体10条,品位0.063-0.226%,属碳硅板岩型。该类型铀矿在省内为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今后在省内寻找碳硅板岩型铀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碳硅板岩型铀矿铀矿地质成矿研究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指产于碳酸盐质、硅质、泥质的细碎屑岩或它们的过渡性岩石中的铀矿床的总称,是我国四大工业铀矿化类型之一。青海省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56年,工作程度很低,一直以来铀矿勘查主要以花岗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的找矿为主,碳硅泥岩型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2012年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在阿木尼克山地区开展了1/1万伽马能谱测量,圈出了多处U异常,圈定铀矿体多条,成因属碳硅板岩型。这一发现开拓了省内寻找碳硅板岩型铀矿找矿新思路和找矿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地质背景
阿木尼克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欧龙布鲁克陆块南缘部位的俄博山克拉通边缘盆地
2 放射性异常特征
通过1/1万伽马能谱测量圈出铀异常带20条,铀异常晕14处,铀高晕9处,铀异常点21个,其中铀异常带铀含量大于100× 10-6的有10条;
3 矿体特征
阿木尼克铀矿圈定了3条铀矿化带,初步圈定13条矿体,矿体长m,宽m,铀最高品位在
Ⅰ铀矿化带产于上泥盆统牦牛山组紫红色粉砂质板岩中,走向为近东西向,长400m左右,带宽3-15m,受断裂构造控制,带内岩石普遍破碎,带内及附近可见细粒花岗岩脉产出,脉宽一般20-300cm。岩脉经后期破碎带影响,具赤铁矿化和硅化蚀变。铀矿化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及两侧的构造裂隙中,倾向北东,倾角50°左右。地表圈定铀矿(化)体9条。
Ⅱ铀矿化带沿走向延伸500m,带宽5--10m。倾向北东,倾角42°-54°。主要受层位、岩性控制,铀矿化产于牦牛山组粉砂质板岩及其间裂隙中,矿化带岩石裂隙中局部有褐铁矿染和退色现象。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等。带内及旁侧可见辉绿岩脉产出,脉长50-100m,宽1—2m,圈出铀矿化体1条。
铀钍矿化带长约150m,宽约8-20m,走向110°-120°。产于石英闪长岩体内断裂破碎带上,带内岩石破碎,构造角砾发育,岩石矿化蚀变较强,主要有红化、褐铁矿化、粘土化,带内及附近后期热液活动强烈,有细脉状的石英脉及钾长花岗岩脉贯入。圈出了钍铀矿化体3条。
4 成矿条件分析
(1)本区主要出露上泥盆统牦牛山组粉砂岩段,为河湖相沉积,物源主要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及各类岩浆岩体,牦牛山组粉砂岩段在沉积过程中受当时干燥炎热气候的影响,可能具有铀的预富集作用;在经后期区域热变质作用有利于铀的活化迁移和进一步的富集作用。受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强烈活动影响,岩石破碎强烈,有利于岩浆岩体的侵位和各种脉体的贯入充填,为铀在构造带及其附近进一步聚集提供了条件。
(2)区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其次为北东向、近东西向构造。北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为区内重要的导矿构造,与之匹配的次级断裂为控矿构造,矿体产于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花岗岩脉接触带附近,矿体明显受构造控制。
(3)区内中酸性岩体发育,集中分布于预查区南部,岩体类型主要包括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似斑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岩浆活动晚早奥陶世至早石炭世。牦牛山组整合于中酸性岩体之上,说明其物源主要来自于中酸性岩体。区内中酸性岩体铀平均含量4-5×10-6,钍平均含量为18×10-6,是牦牛山组粉砂岩段主要的铀源。Ⅰ铀矿化带中花岗岩脉发育,构成铀矿化体、异常的部分,并引起围岩铀矿化和蚀变。
(4)中基性岩脉的出露往往代表着深源物质的存在,其本身不含矿,但中基性岩脉的贯入为活化围岩中的铀元素提供部分热源,使围岩中的铀元素活化、迁移并吸附在岩脉中的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中,在适当的位置沉淀富集成矿或叠加在早期形成的铀矿化上,使之变得品位更富,规模更大,为铀矿的形成提供补体。牦牛山组地层及石炭世似斑状花岗岩体中辉绿岩脉、闪长岩脉多见,形成了预查区铀钍矿(化)层的赋矿围岩之一。
(5)区内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赤铁矿化、硅化等。Ⅰ铀矿化受花岗岩脉体沿构造带的贯入,围岩中形成了普遍红化,脉体边部具有绿泥石化。
5 找矿远景
(1)预查区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成矿带锡铁山—牦牛山铀成矿亚带,区内岩浆、构造活动强烈,牦牛山组地层是良好的富铀地层,为本区成矿提供丰富的铀源;构造运动具多周期性活动特征,主、次构造发育,加之构造热液活动,为岩体和牦牛山组中的铀、钍元素活化、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
(2)通过本次预查工作圈出U异常晕14处、U异常带20条,异常点21个,其中U异常带100×10-6的有11条,U异常带长60—450m,宽度1—10m;若对其能谱测量高值区段进一步进行工程揭露检查,有望发现新铀矿(化)体。
(3)预查区内圈出了3条铀矿化带,圈定了13条铀矿(化)体,长40-80m,U品位高,发现的矿(化)体未进行系统的工程揭露、验证,对矿体延深、品位变化不了解,整体构造对矿产的富集及控矿作用明显,对寻找构造蚀变岩型-热液型铀矿前景较好。
(4)预查区具较好的铀成矿条件,就目前而言Ⅰ铀矿化带具找矿前景,Ⅰ铀矿化带产于F21断裂破碎带附近,目前发现的铀矿(化)体均产于Ⅰ号矿化带内,地表圈出低品位铀矿体4条,铀矿化体多处,铀矿化富集于破碎带内及附近构造裂隙中,含矿围岩赤铁矿化、硅化细粒花岗岩、灰绿色粉砂质板岩。从施工的探槽见矿化程度来看,虽然沿矿化带矿化不连续、不均匀,但铀矿化始终存在,且铀品位高,因此深部有进一步找矿空间。
6 小结
国内外对碳硅泥岩型铀矿研究正逐步深入,勘探技术也发展迅速,本文对欧龙布鲁克陆块南缘部位的俄博山克拉通边缘盆地的阿木尼克碳硅板岩型铀矿的现状与成矿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希望能对研究与勘探工作具有帮助。
[1]广西摩天岭-元宝山地区铀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报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夏毓亮等.中国北方主要产铀盆地砂岩铀矿成矿年代学研究 [J].铀矿地质,2003,19(3):129-136.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