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引导小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2016-04-14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溪口小学金亚心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诗画图画古诗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溪口小学 金亚心



怎样引导小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溪口小学金亚心

【摘要】我在古诗教学中,积极引导小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让小学生借助图画学习诗歌,启发他们的想象学习诗歌,体味诗歌的情感学习诗歌,让古诗滋养小学生的生命。

【关键词】

诗画意境想象情感滋养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节奏明快,语言精炼,意境悠远,内涵丰富,每一首都晓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起来曼妙无比。因此,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感受诗意的美好,浸染学生的心灵。

一、诗画结合,别有洞天

我们知道,苏轼的诗,诗中有画;苏轼的画,画中有诗。其实,不独苏轼,很多诗人都是如此,不过苏轼更具有代表性罢了。仅仅通过语言来分析古诗,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展开教学,师生一起动手,结合文本的图画,让小学生画简笔画,不求形似,唯求神似。

1.教师示范画。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简笔画的形式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增进对古诗的认识。如在学习孟浩然《春晓》一诗时,我将一幅晨起鸟鸣图,用简笔画描摹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我重点勾画了叽叽喳喳的小鸟和一地零落的花瓣,将诗与画巧妙结合,一个雨后清晨,鸟鸣花谢的场面展现在孩子面前。借助图画,孩子们对诗歌理解得深刻,记得又快又好。

2.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多媒体构图饱满,有声有色,操作便捷,可以把诗画更完美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如学习杨万里的《小池》,诗句蕴含丰富,泉眼流水不止,但是默不作声,是因为舍不得泉水流去;树荫倒映水中,是因为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这种意境,令人心生遐思。我在教学中,在银幕上展示了一幅幅画面:泉水流淌,树荫倒映,荷叶尖尖,蜻蜓站立,多么秀美的图画呀!一片生机盎然,令人流连忘返。美好的画面,紧紧地抓住了小学生的心。

3.学生自己画。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把握古诗的大意之后,借助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画出来。 小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绘画方法,结合多媒体的演示,然后自己去描画,不求多么精美,只求传情达意。比如,学习杜牧的《山行》,我让学生试着去画,这首诗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像一幅山水画卷:寒山矗立,石径弯弯,白云袅袅,草舍点点,漫山遍野,红叶似火,比二月里开得的花还要红。这样的画,小学生画起来更简单,更容易画得接近诗意。

二、启发想象,感悟意境

古诗意境优美,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把握诗句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诗人为我们营造的那个情景合一、诗画俱佳的文学意境。

1.在古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生情。诗人晨起,静听鸟啼,回忆昨夜风雨,猜想落花多少,可谓感慨良多!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感悟诗人的思绪:“春眠不觉晓”,夜好短呀!作者睡得好香,还没睡够呢?“处处闻啼鸟”,到处都是鸟啼,好欣喜呀!“夜来风雨声”,夜雨声声,我好担心!“花落知多少”,定有满地落花,好遗憾呀!学生入情入境,自然而然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2.我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我教古诗,尤其重视诵读。开始让学生个别读、齐声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然后让学生去理解去诵读,读出情感;学完全诗后让学生仔细品味,激情诵读,直至背诵。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进入初春的意境,感受到绿柳的婀娜多姿,春风的轻柔美妙,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们不是在简简单单的诵读,而是神游在时空的隧道里,与古人交流,与古景交汇,他们乐此不疲。

三、体会古诗,感受情感

古人讲,诗言志。这里所谓的“志”,就是抒发人的情感,表露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要透过古诗的每一个词句,从字里行间体会古诗的内涵,把握古诗的情感美。

1.从题材展开。古人喜欢游山乐水,歌咏山水的诗作很多,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庐山上紫烟升腾,意象朦胧,瀑布高挂,气势非凡。飞流直下,似银河垂落,想象大胆神奇。作者豪气冲天,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再有,李白的《望天门山》,描写青山碧水,白帆红日,虚实相生,动静交 映,同样抒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的乐观豁达。古人喜欢农村生活,喜欢那份忙碌。比如,宋人翁卷的《乡村四月》,满眼都是绿的山和白的水,杜鹃声声,烟雨蒙蒙,农村里没有闲人的,才结束了蚕事又开始插秧了,生活好充实呀!诗句里流露着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还有对旖旎风光的赞美。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2.从作者展开。每位诗人除了生活经历不一样,还有不同的社会经历,或高歌猛进,或急流勇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时代是休戚相关的。因此,我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很重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比如,明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可见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石灰的前世就历经磨难。“烈火焚烧若等闲”,表面上描写烧炼石灰的情景,石灰石不惧焚烧,而实际上是写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等闲视之。“粉身碎骨全不怕”,石灰石哪怕化为齑粉,一点都不害怕,这不正是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么?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胸臆,至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学习这首诗,我着重为学生介绍了作者于谦,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曾平反冤案,救济灾民,深受老百姓爱戴。瓦剌入侵之时,明英宗被俘。于谦勇于担当,提议立景帝,并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磨难。但英宗复位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肱骨之臣。这首《石灰吟》,就是于谦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小学生学习诗歌,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古诗的对话。我们要引导学生跟着诗人的感觉走,把握古诗的律动与灵魂,让这古典文学的精华,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之中,滋养生命,相伴永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

猜你喜欢

诗画图画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图画捉迷藏
诗画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诗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