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书法艺术特长生培养研究——基于“体育艺术2+1”背景下的探讨
2016-04-14周亮
周亮
高中书法艺术特长生培养研究——基于“体育艺术2+1”背景下的探讨
周亮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对培养书法艺术特长生的目的、意义,对书法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培养途径和方法。为高中书法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高中;艺术特长生;书法;文化传统
一、书法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目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日显重要,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通过系统地培养、学习,熟练掌握一些艺术表现技能,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个性的发挥,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较大的提高,个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时期,学校开展书法艺术特长生的培养,能够给在书法方面有一定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创造升入高等学府的机会和平台,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有效发扬,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实施素质教育之目的。
二、书法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可行性
教育部要求小学开设书法课受到成人的关注。在腾讯微博发起的“电脑时代你有没有提笔忘字,你还会写字吗?”调查仅一天时间,讨论条数便高达1202872条。很多网友都很“惭愧”地表示,都快忘没了。“提笔忘字”已成社会普遍现象,这已经引起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极大重视。教育部提出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开一节书法课,许多大学也已经开设了书法专业和研究生班。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精髓之表现。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高中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连续性和过渡性的基础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每个学生来说,高中都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成为各级各类人才,向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准备阶段;经过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书法的训练和培养,高中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和表现技巧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在高中开展书法艺术特长生教育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通过高中阶段系统地专业学习,书写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对古帖的文学艺术分析,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技法和文学艺术修养相得益彰,从而使书法艺术修养固化为个人的基本素养。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课业非常繁重,时间紧迫。但是,如果时间安排得合理,练习特长也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休息,换一下脑筋,放松一下心情,这样通过状态调整,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也会起到更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字书写的好坏和考试成绩紧密相关。中考和高考,尤其是作文等考试内容,卷面字迹是否清楚规整,其实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娟秀文字的呈现总能让人赏心悦目,从而提升老师对于考生的情感上的认同,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通过建立特长生的培养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练字环境氛围,同时也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师生共同练习,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书写技能和欣赏表达水平。
三、书法艺术特长生培养策略
1.成立组织、扩大影响。
成立校书协,然后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分会,通过成立组织,选取在书法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加入,在学生中扩大影响。同时,利用协会成员影响周边的学生,带动大家共同提高对书法的认识,通过训练提高书写水平。
协会有两项工作:(1)组织开展活动,定期组织展览,组织参加各级展赛,外出学习参观展览等。(2)进行内部交流培训,聘请在当地有影响的在书法方面造诣较深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开讲座等。以期通过协会的作用激活全校师生对书法的热情。在全校范围内创造出练习书法的氛围。
2.以高考为依托。
高中学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和理想的形成、发展方面。他们更重视现实,他们对理想的考虑不仅是自己的兴趣,而且更会是有无实现的可能和条件。一旦有可能如愿,他们会为之而奋斗、争取。
国家要求中小学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的重视,无论是高考还是就业,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为书法及专门人才的培养营造出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成立书法高考班,以自愿的原则在协会中选拔人才,以高考升学为契机,形成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并投身到对书法的学习和传承中来。
3.开书法课要看重文化传承。
书法课教学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学生字内和字外功的密切结合。要把字写好固然重要,但在做好对纯粹技法的学习、写好字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国学和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做好周密计划,理清思路,巧妙地组织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传统文化、书学理论等内容融入平时的学习中去。说到底,书法的学习与传承也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让学生通过书法线条看到文字更深处的奥妙,领悟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写好字是技法层面的,而学养是更高的素质层面的,只有二者有效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有更深入、更高层次的理解和领悟。
4.处理好学和用的关系。
“学以致用”,其实从文字的最初创造,乃至发展到艺术的层面,就一直没有脱离它的实用性。行书(行楷)字体和实际使用紧密相关,较其他字体有更强的实用性,可以首先练习(有一定书法基础)。选取比较经典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为基础,进行训练,训练中注意硬笔与软笔相结合,用硬笔临摹字帖,掌握字形及结字特点,模拟毛笔运笔的节奏特点以及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聚字成篇,吸收古帖章法布白的经验,不仅要把单个字写好,更应注意通篇的气息、节奏流动,这样既可以作为软笔练习的有益补充,又可以促进硬笔书写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和实际运用的结合,再加上组织有效的比赛等刺激机制,能够更长久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国家正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行“体育、艺术2+1”行动。在此背景下,在高中进行书法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也是对中小学阶段形成特长的学生进行的再培养延续和提高,进一步使其特长固化为其受用终生的素养,最终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继承尽到应尽的义务。
未来世界是个多极世界,未来社会是个多元社会,科技愈发达,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传统的文化愈不能丢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理念,提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核心,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书法人才培养将会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
J292.1
B
1005-6009(2016)56-0079-02
周亮,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学(江苏徐州,221000)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