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家长应有的姿态和情怀

2016-04-14张炎伙

江苏教育 2016年55期
关键词:情怀家庭家长

张炎伙

重拾家长应有的姿态和情怀

张炎伙

现代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认识之殇”,家庭教育一直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做好家庭教育,家长的姿态和情怀最为重要。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以最深情的爱和最生动的教育认真做好家长工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转变观念;树立榜样

编者按: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家长类型也逐渐增多,有理性配合的家长,有功利迎合的家长,也有一味溺爱护短的家长,还有过分干预学校教育的家长。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班主任们或是信心满满、见招拆招,或是手足无措、疲于应付。那么,今天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家长呢?

全国十佳现代校长高峰曾掷地有声地发表见解:“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站着优秀的家长,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站着有问题的家长。”这句话虽然说得比较绝对,但不无道理,也让我时常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更要引导“站在孩子背后守望其成长”的家长们做好家庭教育,让家长重拾他们应有的姿态和情怀,这一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特别重要。

一、转变“孩子的教育全是教师的事”之观念

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好、学习好、未来工作好,但很多家长们也仅止于希望。面对孩子的教育,很大一部分家长(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的家长)都存在一定的“认识之殇”: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成人成才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孩子到了学校,教育就会自然发生。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家庭环境、家长因素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身边的故事是最好的例证。

案例1:痴迷电脑游戏的父子俩

我所任教的班级里有个小男孩,聪明却懒散、贪玩,有段时间痴恋电脑游戏,成绩一路下滑,俨然一个“问题学生”。为此我没少做功课,打电话给家长、找孩子谈心,只可惜事与愿违,孩子依旧我行我素。一次偶然的家访让我发现了问题所在。走进孩子的家,只见阴暗的房间里,孩子正蹲坐在电脑前奋力地“厮杀”,好一会儿才察觉到我的到来。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孩子低头不语,恰巧孩子父亲从外面回来,我便请求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严格教育并督促孩子不玩电脑游戏。不曾想孩子指着他爸爸毫不留情地说:“他比我还爱玩,天天不上班,就知道坐在电脑前,还整天被我妈妈骂。”孩子一脸的不屑,父亲一脸的尴尬。从孩子简短的语言中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个不和谐的家庭,问题的症结也显而易见。要想让孩子改变似乎很简单,改变他父亲的生活方式,改变他们家庭的氛围即可,因为他本是聪明的孩子。可这又是多么艰难,要改变的是他的父母和家庭,这牵涉到家庭经济、家长性格、夫妻相处之道等多种因素,何其难!

案例2:徜徉于书海的母子俩

同事是个特别爱看书的老师,她每天至少看书半个小时。受她的影响,她的儿子也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若同事静坐阅读,她6岁的儿子也跟着母亲静坐阅读。多么生动的教育,令人不禁称赞。都说有怎样的妈妈就有怎样的孩子,如果母亲沉迷于电脑、手机,乐于消遣,厌恶读书,我们怎么能期望孩子爱看书?又怎会有底气、有资格要求孩子热爱阅读呢?

从上面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氛围、家长的习惯和教育方式对孩子习惯、个性起着很大的作用。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言:“环境就像个大染缸,孩子就像布匹。染缸是红的,就会染出红布,染缸是黑的,就会染出黑布。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毋庸置疑,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染缸之一,良好育人环境的创建不可轻视,但家长的言行、家庭的氛围同样重要。唯有教师和家长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较好的礼仪素养,唯有学校、家庭同心协力,才有望收获“理想王国”中的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教育,没有家长教育的配合,永远不会成功。”

二、树立“立德先修身,育人先育己”之观念

周国平教授说:“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榜样能产生显著的作用,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为人父母的,其实人生又向你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提高自己的素质。”也有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家长的行为却令人担忧。

案例1:一颗牙齿引发的争吵

我校五年级有学生1和学生2两个孩子,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有一天,学生1走路不小心,踉跄着刚要摔倒,学生2赶紧从后面抓住学生1的手,结果因他的这一举动,学生1反而因为摔倒时来不及用手撑住地板,在倒地时摔断了一颗牙齿。尽管学生1反复和父母解释说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可学生1的家长还是强烈要求学生2赔偿。学生2的家长就有意见了:“是你自己不小心的,我家孩子好心要帮你家孩子,为什么还要我赔偿?”老师的调解并没有消除两家的矛盾,事情愈演愈烈,剪不断,理还乱,两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父母争辩不休,相对无语。

案例2:充错的100元钱

《人民教育》2014第24期“电话递童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给女儿充手机话费时,不小心把钱充到别人的手机里了。作者给对方打了电话,对方爽快地答应把钱还给作者,恰巧这个孩子的爸爸听到了,作者又向这个父亲讲述了事情的缘由,这位父亲却应道:“奇怪了,我又没请你给我儿子充电话费,这又不是我的错。随便你通过什么途径要回你的话费,反正让我打回电话费的事情我懒得做。”作者很快忘了这件事,可三个月后的一天,作者收到了100元的话费充值提示短信和这个孩子发来的信息:“阿姨,您好,谢谢你上次给我的手机充了话费,请原谅我没有及时还给您,因为我存了三个月的零花钱才凑够100元。另外,我替我爸向你道歉。”后来作者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家庭非常困难,孩子是从每天早上2块钱的早餐费中省下1元,存够三个月才凑足这些钱的。

类似这样的小事很多,孩子本是纯洁和善良的,孩子们在很多时候甚至比我们的家长更具博大的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而家长们却因为种种原因斤斤计较,不辨是非,吃不得一点小亏。长此以往,耳濡目染,孩子还能在大染缸里独善其身吗?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面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不断铸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将孩子教育得越来越好。

三、崇尚“有所为有所不为”之观念

作为家长,他们的诉求其实很低,无非就是希望孩子现在快乐,将来幸福,可要想切实做到却又不简单。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切身享受亲情的温暖。当家长全身心地、真诚地陪伴孩子时,教育便已悄然发生。其次,作为家长也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有他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家长绝不能揠苗助长、全盘操办,而陪伴也绝不是指手画脚、唠唠叨叨,应是带着理解和鼓励,深情地守望着自己的孩子。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变得优秀,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表现出某些让其家长失望的行为时,我们一定记得提醒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生气一定是所有办法中最糟糕的办法。比如家长得知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告诉家长学会就事论事,不可任由负面情绪蔓延。一次考得不好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绝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我们要学着关心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表示关心时,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切莫用唠叨和埋怨来表达我们的关心。

我一直深信: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子女教育上的失败。要知道,每一个家长面对的都是“人”,都是在未来要成为劳动者、成为父亲母亲、共同组成社会的“人”,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值得我们花费更多的心血。希望所有的家长们重拾美好的姿态和情怀,更认真地做好“家长”吧。

G459

A

1005-6009(2016)50-0052-02

张炎伙,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庄头小学(福建泉州,362261)副校长,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怀家庭家长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