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6-04-14苗开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直观创设情境

⌾苗开远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情境创设

⌾苗开远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一、联系实际生活

初中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和规律,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我就利用抽签﹑掷硬币﹑摸黑白棋子﹑转盘、扑克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过或知道的物体来分组按要求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演示教材的所学知识内容,理解概率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概率的三种求法,让学生体会游戏双方的获胜情况。通过计算,学生会把这种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我再通过创设体育彩票﹑天气预报等情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容易了。将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会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二、创设游戏情境

竞争意识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认知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在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教师选择了游戏接龙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学生开始,针对方程2X+Y=40,任意给X(或Y)一个值,点班级另外一名学生,说出相应的Y(或X)的值,再由这位学生给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复进行,教师强调,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对这种方式都很感兴趣,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验证方法。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一些游戏搬到课堂上,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十分活跃地参与其中,在游戏中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三、提问导入式创设情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有了兴趣可使人的脑细胞运动快、神经紧张、精力集中、思维敏捷,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证明,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符合他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真正能起到诱导创新的好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水,问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本身就是课堂,如果知识能学以致用,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因而会更用功学习。

四、运用直观教学用具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较为直观的,他们都希望是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数学。然而,数学的教学往往不是那么直观的教学,而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演变、推理。因此,教师就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使数学直观起来,简化起来,精心设计其知识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锥的侧面积”时,我事先做好了两个全等扇形,用其中一个围成圆锥的侧面,让学生观察发现扇形的弧长和半径与圆锥的底面圆周长和母线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中的“三视图”时,我事先让每个学生按规格叠好10个正方体,上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后,让学生用透明胶带将自己制作的正方体选择几个粘合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不同的方向看,体会其三视图的含义及画法,学生之间交叉使用,其次再用十合粉笔做演示,进一步观察体会最后再补充立体图形和它们的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直观地理解,从不同方向看,就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通过演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模型的演示,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相关知识,也就会很自然地理解一些如拉闸门为什么要用四边形而不用三角形的基本原理了。利用这种直观教学用具的演示,不但学生的兴趣被激活,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会发现连教师也无法预料的东西,正是通过动手实践、动脑自主探索与自主交流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知识,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五、动画演示情境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是现代化教育的一大体现,因为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究、发现,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而在认知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的特点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能较好地为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如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软件动态的演示函数图像,形象直观的效果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抛物线的平移与旋转及对称性,让学生直观的体会抛物线重要性质,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结论一目了然,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观看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影片,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的引发学生思考。同样的,在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圆“动”起来,对研究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有直观判断的作用。

又如在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风暴”问题时,用几何画板的动的功能将圆做移动或者改变圆的大小,从而直观形象地发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它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疆伊宁市托格拉克乡中心学校 835000)

猜你喜欢

直观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简单直观≠正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