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与学生灵动思维能力培养

2016-04-14向培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师生历史

⌾向培胜

对话教学与学生灵动思维能力培养

⌾向培胜

教育的目的育人,是让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我们的历史教学怎样达到这个要求呢?目前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对话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最终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活动开展越好,学生能力就越高,就越能主动的、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来达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思维能力;教学;培养

一说对话,就会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认为那就是对话教学;但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是课堂上简单的师生问答。那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真正的师生对话,是指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师生彼此敞开精神世界,以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要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更要学生灵动思维能力的提升。但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灵动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历史教学中的对话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否则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对话并非越多越好,这是对话在“量”方面的要求。方式有问与答,探讨与交流,倾听与独白,欣赏与评价。这才是对话在“质”方面的要求。

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

历史学习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能力呢?

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老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课充满高度热情,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才能以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体验学习的兴趣并将此乐趣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新世界,新事物,新问题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也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只有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得愉快,才能激发学生对事物的热爱,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容易激发起来,但却难于维护稳定。从而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觉能动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

二、通过对话教学,教会学生学会灵动思维

教学中要重视传授思维方法,“思源于疑”,思维是由疑问产生的。学生灵动思维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所以如何把思维的方法授予学生才是问题关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灵动思维能力。

而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传统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主体,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总体水平是较差,学生思维能力水平较低;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只要求他们把书上的重点背下来,只要记忆力好成绩上就没有问题,所以造成学生思维水平差。一把学生当成记忆的“容器”;太注重学生的记忆,认为学习就是读记课本上的内容,再把他们都记在脑子里就真正学到了知识,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二是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在应该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因种种原因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了,再好的学生也是差学生。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学中,教师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不再是教学的主宰,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并指导学生去尝试独立和合作思考。这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弄清问题的过程。但是,因为书本的知识是经专家和学者确定了,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内容毫无疑惑,对专家的观点毫无异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鼓励学生从教材没有提到的知识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教材观点。

四、营造民主环境

教师不是知识的独裁者,教材也不是唯一权威,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学生就是一种观点。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创造性的。灵动思维能力并非资优学生所独具,一般学生也有这样的潜能”。,指导学生进一步验证,得出创造性思维成果。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灵动思维的火花,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进一步验证,得出创造性思维成果。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即历史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当发动学生积极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放下威严,虚心接纳学生的观点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讨论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能力颇有裨益。通过开展讨论以至辩论,学生不仅谈论对问题的见解,而且阐述自己所以这样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讨论,可做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总之,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湖北省宜昌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44360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师生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新历史
麻辣师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