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及改进措施
2016-04-14王强
⌾王强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及改进措施
⌾王强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就是将来全民身体素质的缩影。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小就被百般呵护,为了安全很多家长剥夺了孩子追逐打闹的权力。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第一时间降低了孩子的身体素质;进入学校,过多的作业挤占了学生的锻炼时间,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为能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打下良好基础。
一、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
1.现在的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闲暇时间少,体育活动时间更少;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育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未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学校没有精干的体育教师,体育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开展,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就相应的减少,也就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体育设施、器材的配置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直接影响到体育课质量,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导致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
2.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书本知识学习,只注重文化成绩,周末和假期报各种文化辅导班,而对孩子体质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
3.电脑以及网络游戏的普及,使青少年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学生不愿走出家门,更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二、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采取的措施
1.开齐、开足体育课:依据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纲要》的精神,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时刻把增强学生体质放在第一位。在教学内容上,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开放”与“放开”的精神,趣味性原则是体育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之一,要把运动负荷、运动强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考虑,使每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内都能掌握一到两项技能。严禁学校以各种理由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2.大课间活动的落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因时因地、突出学校特色,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坚持上好早操、课间操,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富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活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全年不间断地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促进了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组织,学生管理的各类活动小组层出不穷,校园内体育氛围日益浓厚。学生自发地举办对抗赛、友谊赛,每次参加县、市级运动会的队员都是从这些活动小组中选拔,这就增强了学生参加活动小组的积极性,并且参加人数越来越多,现在是班班有团队,人人有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普及与开展好韵律操能激活校园,与广播操相比韵律操跟形势,节奏感强,活动量大,激情四射;对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欢快中提高了身体素质。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要求全员参加,但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很难跟上班级节奏,为了能使每位同学都能跑完全程,在活动时将跑道划为三条。在外面一条跑道上跑的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数是男生,只有极少数女生能跑外道;在中间一条跑道上跑的是女生和身体素质差点的男生;最里面跑道上跑的是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同学(大多数是肥胖同学),这样每个班级都能成为一个整体,在相互鼓励和协助下圆满完成所规定的圈数。慢慢地就锻炼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3.定期测试与评价:通过测试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据,为学生体质健康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按教育部要求,学校每年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上报国家数据库。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向全校和社会进行公告,让每位同学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4.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学校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指导中小学生科学锻炼。加强体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三、建议
好的政策需要我们认真有效地落实,国家接二连三地颁布各项政策,都大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各地区出台的相应文件,直接地影响着当地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真正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状况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根本途径。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和管理,分工要明确,体育教师要把上好体育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上级部门要经常不定时地抽查学校的体育工作,对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3.尽快落实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在中国学生的家长和一线教育的决策者们是很顺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体育是一门学科,从上学开始就有体育课,高考加入体育分数合情合理,早一年加入,早一年受益。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体育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全社会重视。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体质健康则国力增强。
山东省高唐第一实验中学 2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