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学更要善思
——全国卷高中历史试题解法浅析

2016-04-14刘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结构

⌾刘伟

勤学更要善思
——全国卷高中历史试题解法浅析

⌾刘伟

继2015年山东省夏季高考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后,2016年的夏季高考文科综合也使用全国卷。文科综合中以历史科目为例,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的考查目标更加明确,学科特色更加鲜明,重点考查考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综合理解、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因此,试卷的难度要比以往的山东卷要高。笔者结合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谈谈全国卷高中历史试题的解决办法。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分析

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当你真正把格式搞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就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刘芃老师在《考试文集》一书中如是说。下面我们以实例来进行说明。

一、全国卷选择题

(一)难在哪儿?全国卷多是中高难度的题,对比如下三种题型,看难题难在哪儿?

1、基础题的设计——送分题

(2011高考新课标30). (0.91)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_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送分题特征:题干直接表现为:所学知识、基础知识;选项直接表现为:区分度大

2、中等题的设计——区分题

(2011新课标33).(0.52)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区分题特征:题干是新材料新情境,与所学若即若离;选项区分度不大,用程度、概念等迷惑

3、难题的设计——陷阱多

(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0.351)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如何掉进陷阱?)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二)陷阱有哪些?

陷阱题题干特征:不仅提供新材料新情境,而且提供迷惑性信息诱惑你,同时较长的材料本身也提高了难度。

陷阱题错误选项特征:好学的你:用最熟悉的语言令你有亲切感;好学的你:用激扬的内容迎合你的崇高感;尊重材料的你:配合材料部分语言诱惑;尊重材料的你:程度用语、概念范畴处处设伏。

示例:(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8.17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20.60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45.40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5.7

A项陷阱一:所学最熟悉的知识,却无关

——毛泽东思想、时间、必修一:都符合。但是,主语是“当时的中共中央”,而毛泽东在当时的党内还没有取得领导地位。

C、D项陷阱二:和题干相关,却言之失度。

——农民战争、城市暴动:材料都有。但是,材料是完整条件句:“只有……才能……”,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有轻重之别。

(三)面对全国卷,尤其是全国卷难题怎么办?

审题要抓住“关键词”?这远远不够,常败下阵来。高考难题怎么办?应该抓住全句“结构”。结构构成的关系与逻辑,才是材料的主旨。

二、全国卷材料题

(一)非选择题的格式——全面

1、立面:按常识;有时序;多角度。

2、层面:第一层——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第二层——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外交、军事(相较山东卷,全国卷较少用)。

非选择题得高分的四大招

数句号,摘材料,主语带着主题跑。得分基本功:“摘”而不“抄”不“创”。句号:类似还有分号、省略号、连词(并、同时,但是……);一主语带几句可能合为一点。摘:摘取符合主题的关键短句;不完整抄句子;尤其不要自己随意加工成个性语言。主语:不同的主语往往是不同点,不要自以为是地抛弃它;后面用语或所摘内容要贴近题干的主题要求。

2、看题干,拆词组,答案沿着结构组。

另辟蹊径:每个限制词语,答案路径所在。材料没有可摘之时(多是结合所学知识时,如前因后果等非材料本身之类)的救命稻草。

示例:(2013年高考新课程Ⅱ卷)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2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2分)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2分)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2分)

3、排排坐,吃果果,序号罗列分数多。

——展现“简要、条理”,阅卷者握着给分大权。

4、我在,分数在;们来,分数来。

——别人漏分我捡分:我,切入点;们,总概括。

——“我”:新课标卷多是小切入点设问,历史的逻辑链条必然有“我”。“忘我”的境界,就是丢分的境界!“我”是问题的焦点,所有背景原因的最后一点,影响作用的第一点,都是“我”!

——“们”:就是概括,就是全局,就是你、我、他共同造就的综合整体,活跃在各种设问里,也恰恰是“摘抄不了”的。

以上就是笔者对全国卷高中历史试题解题方法的总结,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肯定存有纰漏,不当之处还请交流指正,当然更希望能对广大学生产生有益的帮助。

刘伟,1983-5,男,山东省新泰市,汉族,本科,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266700)

猜你喜欢

结构
DNA结构的发现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循环结构谨防“死循环”
论《日出》的结构
纵向结构
纵向结构
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建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