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诗歌的关键在于重建诗歌的意象世界

2016-04-14高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3期

⌾高峰

解读诗歌的关键在于重建诗歌的意象世界

⌾高峰

“诗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莘莘学子的感叹也并非无病呻吟。人生历练不足,知识积累有限,阅读视野狭窄,审美经验欠缺,鉴赏诗歌确实有难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北宋词人柳永的名句,极写男女恋情中的“痴”。其执着,其苦闷,也堪为今日苦读诗书之中学生的生动写照。

诗歌;解读;意象

那么,究竟有没有解读诗歌的“根本大法”呢?我以为,解读诗歌的关键在于诗歌意象世界的重建,观、品、悟则是重建意象世界的必然环节。

首先,建立意象解读的观念。

从美学的观点来看,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文学艺术,等等,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以创造意象世界为核心的审美追求,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作为文学艺术,诗歌亦然。

诗歌的本质在于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汉代《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然而,语言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得相当明确:“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根植于情感的土壤,情与义是内容;言与声是表达的形式和手段,将诗人之情付诸形象。苦呤诗人孟郊对这一点深有感触,他说:“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诗人有感于天地万物,通过剪裁物象来表达这种感受。可见,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就在于创造意象世界。

从诗人的创作实践来看,语言的表达功能是有限的,为情所困的诗人也必须借助而且只能借助感性形象的塑造来寄寓绵绵无尽的情思,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没有纯粹的抒情,纯粹的抒情空洞无物,语言贫乏苍白,只能倒人胃口。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一诗,通过秋菊、东篱、南山、雾气、飞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山居秋日采菊图,呈现出一种清淡高远的境界,在有限的自然景观中蕴含着无限的意味,正如作者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即便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何等慷慨悲凉,也是通过天地的悠远、苍茫,刻画了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悲伤之情的。

由此观之,把握意象世界,这既是诗人创作的追求,也是鉴赏者必须遵循的法则。解读诗歌意象的过程,就是在诗歌语言的暗示引导之下,调动自身的主体意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对诗歌意象进行捕捉、筛选、加工和补充,重建诗人的意象世界,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情趣。

其次,把握意象创造的特征。

诗歌有三个基本要素:言、象、意。“言”即语言,是诗歌形象化的手段,是表达诗人之情的工具;“意”即诗人之志,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理想追求;“象”则是“言以达意”的关键,是语言表达的直接结果,是诗人在想象中创造出来的感性表象,体现着诗人之志。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从意象的结构来看,是“意”与“象”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意象体现着诗人之志,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一方面,意象又是能为读者感官所接受感知的一个表象系统。“意”与“象”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就失之空洞、肤浅;“意”借“象”以成形,为感官所把握,“象”以“意”为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

从创造意象的方法来看,主要有仿象、兴象、喻象三类。钟嵘《诗品》中说:“诗有三义,一曰比,一曰兴,一曰赋。文已尽而言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概括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意象便是诗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抒写情志的直接体现。

一是仿象。仿象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形态直接描摹创造出来的意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貌似客观的描写中蕴含着诗人无限的羁旅之思。

二是兴象。兴象是诗人以生活中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这种物象就是兴象。“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河州上雎鸠鸣叫不已,便是起兴。

三是喻象。喻象是诗人选取生活中的事物,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形成的意象。如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中“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满月”就是一个喻象。诗人以满月减辉象征思妇,塑造纯洁忠贞、思念征夫、容颜憔悴的思妇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无限感慨。

意境则是意象的升华。

当诗人与对象交融、物我两忘的时候,诗人之“意”突破了“象”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意象本身、富有哲思意味的境界,如水中之月、镜中之影、空中之音,“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这便是意境。意境与意象具有一致性,意境以意象为基础,又是对意象的超越和突破,是意象创造的极致。意境分为两种:有我之镜和无我之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便是无我之境。

最后,把握解读意象的方法。

诗人创造了意象世界,鉴赏诗歌的关键就是要重建意象,领悟意境。所谓“得

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也。

第一步:观

观是指鉴赏者透过诗歌的语言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这是鉴赏者对诗歌的最初接触,是从诗歌的语言开始的。这个时候,鉴赏者是凭借自己的直觉进行感受,也许只是了解到了字面的意义,也许已经开始感受到表面意义后面的隐含的意义。凭借这种理解,鉴赏者可以初步在自己的意识中形成不完整的或者粗浅的意象。

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日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从直观感受来看,作者似乎在描绘深山古寺的环境,云峰、古木、无人之径、深山、古钟、清泉、危石、暮色、青松、空潭,仿佛有清幽冷僻的感觉。然而,诗人的情趣何在呢?是追求弃世隐逸的生活吗?直观意象,有所感受,但是疑问很多。

第二步:品

品是鉴赏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认知体味,并展开想象,完成对意象的重建。在直观阶段,主体意识还未充分发挥,还未完全进入审美状态,诗歌蕴涵的意义往往被忽略。在品味阶段,进入凝神关注的心理状态,把握意象的深层意义,意象丰富而完满。

在直观的基础上,品读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可以逐步把握意象的深层意义。诗人要到访香积寺,却不知在何处,未行几里,便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高大繁茂,又杳无人迹,说明环境清幽,甚至有些荒凉。深山传来古寺的钟声,很幽静。流泉被危石所阻,发出幽咽之声。“清泉”是说山泉清澈,也许是清冷,“危石”是说山石形状怪异,为什么用“咽”字呢?傍晚,日光映照青松,颜色清冷,“冷”应该是诗人的感觉。“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空”是宁静的意思,这里写古寺清潭,有此意味。寺中人在做什么呢?“安禅”是修行,“毒龙”指弃绝尘念,诗人是否有这种追求呢?联系王维的生活来看,“晚年惟好静”,沉湎于佛学,诗中倾向与之吻合。随着意象品味的深入,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便很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诗人之意也呼之欲出。

第三步:悟

悟是鉴赏者在意象重建的过程中对诗歌意境的一种感悟,最终直接把握了诗歌的深远意味。观是站在诗外,品是进入诗中,悟是豁然开朗。“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种境界。古人论诗,最讲究一个“悟”字。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通过对《过香积寺》意象的品读,有限的画面一下子呈现出无限的意味。山峰白云缭绕,香积寺深茂幽邃。古木参天、杳无人迹,多么幽深;深山空谷、钟声缭绕,迷惘静谧。泉声、危石、日色、青松,有声有色,深僻冷寂。“咽”是低声的,有痛苦之意,流泉受到阻挡、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在痛苦地幽咽。“冷”是通感,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的寒冷的色调。潭水宁静,潭岸曲折,引人遐思。整个画面显示出一种境界:虚无和空远。结合末尾的点题,最终领悟到诗人对禅境的追求。

重庆市江北中学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