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4戴以蒋
⌾戴以蒋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戴以蒋
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八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从目前初中数学的合作探究学习来看,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当前合作学习所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正视这些问题,寻找出色教学犯法,从而真正的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笔者对于当前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有着深刻的感悟,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初中八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中往往存在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一些数学老师基本是按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分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爱好、性格等因素。这样分配的小组可能会使得学习成绩优秀并且性格外向的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而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会处于听众的位置,长期以往,小组合作就变成了虚设,小组合作学习也失去了意义。
2.合作内容缺乏合理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数学教师片面追求教学的形式,而不分析教学内容,本来适合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也盲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更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3.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扮演的角色不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但是也要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自主解决一切问题,在学生遇到较难问题和争执的时候也没有妥善处理,仅仅扮演“看客”角色,这样不仅会使得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情况,而且会使得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习效率反而降低。
4.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发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缺乏这一环节的。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对某一学生而不是对小组整体或者是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等。这样不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就需要对分组、引导以及评价等多个方面同时进行规划,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适当的引导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有效的评价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分组是小组合作教教学的起点,对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保证分组的合理性。首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确定好小组内的成员个数,一般情况下,组内成员的个数为4—6人。其次,本着组间同质和组内互异的原则进行分组,保证小组内的成员在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有所不同,能够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例如,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将思维活跃度较低的“书呆子”安排到一个组内;教师需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能力相近,这样才具有可比性。最后,进行分组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避免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初中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若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放任不管,课堂很可能会失控。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不同,需要教师充分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即使通过讨论也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和指点。因此,小组合作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把控课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条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负责维护和管理小组内的纪律,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小组长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存在的困难,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在课后收集学生对于课堂的感受,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为根据调整下一节课的计划。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师对其中涉及到的学习方法和具体知识的掌握提出建议,带领学生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预习的内容分小组探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对典型的例题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测试来巩固。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检查,互相发现错误,一起解决问题。
3.对合作学习进行合理评价 合理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能够我教师的教学方向提供参考。这就需要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进行评价,改革评价的结构,尊重学生的自主评价和组内、组间互评,实现组内成员的相互促进和提高,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因式分解方法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因式分解比赛,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测试题,对课堂知识进行检测,总结出分数,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再由小组间的成员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强自我管理。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小组平时的表现和测试的结果来对不同的小组进行批评和表扬,促进小组之间的健康竞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实行小组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1]吴淑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
[2]李春鹏.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63.
浙江省天台县泳溪学校 3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