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教学故事
——谈谈十年教学的感悟
2016-04-14马秉侠
⌾马秉侠
我的生物教学故事
——谈谈十年教学的感悟
⌾马秉侠
从大学毕业的青涩大学生到今天,我已是在教学一线工作十年的老教师了。在这十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断努力学习生物相关知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究教材,深入浅出,关注高考动向。
兴趣;备课;做题;感悟;创新
至今我从事生物教学已有十年了,在不断地努力、摸索和学习中,我已经慢慢适应了高中生物教学,并且深深热爱上了它,不敢说自己有多么优秀,但至少这十年来我始终如一的要求自己进步,在教学上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所得。
一、从不把自己当“老教师”看
虽然我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已有十年了,但我每天都以“年青人”来要求自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从不用旧教案上课 生物课这几年变动不是很大,如果用以前讲过的旧教案来讲课也可以上好课。尤其代过几轮生物的教师,几年教下来,教材几乎烂熟于心。但是,我从来没有偷懒,每次都是重写新教案。而且我发现,每一次备课都会对教材有新的认识,对某个知识点有新的处理方法,经过这样不断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在处理教材时得心应手,讲起课来更是轻松自如,重、难点得当。而且我一直坚持写详教案,从来不敢有懈怠,因为我深知“治学严谨”应该从备课开始,认真备课,于已于人都有利。
2.坚持做练习题、高考题 做为一位理科老师,你想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加准确地把握知识重点、难点,更好地把握各个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全面地、准确地理解知识,一定要独立自主地多做本学科的习题,通过做题使自己对本学科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做每年高考题,就能够直观地体会到课标、考纲上每一条要求的真正内涵,教学中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能够围绕考纲、课标,把重点和难点进行精心安排,巧妙预设,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多思考、多探究、多学习,在难点地方多碰壁、多上当,从而形成螺旋式上升,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教学针对性。
3.虚心学习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呢?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向书本、杂志、网络学习,不断充实知识、更新知识;向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也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也应开诚不公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或不足,虚心向他们请教教学意见,达到教学互进互学,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把学生当成教学的真正主人,让他们真正喜欢你,爱上你的课堂
不管灌输式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应试教学还是素质教学,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要真正落实到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对生物学习要有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喜爱、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就越会学,越学就越爱学,那么如何培养生物学习的兴趣呢?那就是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你。
1.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记得刚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不太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就只顾着自己上课,而且每节课都是精心设计,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接受我,有几次甚至课都讲不下来,为什么在以前的学校给学生这样讲课效果非常好,而同样的方法在这里学生的反应确很差呢?有一次我在给学生课下讲题时,学生突然说:“老师你为什么不这样给我们上课。”之后我又通过好多学生了解授课过程,才知道自己忽略了学生,没有从学生角度去选择教学形式和方式。所以,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你能以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上好课,使学生能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清楚、会应用,其次再通过其它形式润色你的课堂。记得这学期几位生物老师用我们班学生进行公开课试课,当时有两位老师授完课,我们听课老师都觉得教学形式很好,讲得重、难点也突出,知识点抓得比较好,但回头我们班的学生都说没有听懂要求我重新讲这节课。而另一位老师讲完课,我们听课老师都反应太一般了,没有什么新意,照本喧课,根本不像是参赛课,但学生却一致认同挺好,而且课上学生情绪高涨,回答问题积极,下来我问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也很不错。从那我明白了,检验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不是老师和领导。从此,我每节课都尽力试着从学生角度出发,把学生当成课堂真正的主人去进行我的教学设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与喜欢。
2.从学生角度看问题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很简单的题,讲了几遍学生还是不明白,还怪学生笨、基础差。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有一次我在处理一道有关染色体的题,题要求是图中有几个染色体组,我告诉学生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有一部分学生怎么都不明白,当时我就想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到第二天有个同学又来问我,老师你平时画染色体都是这样的“∞”,怎么昨天会有“<”、“|”的染色体,我才明白原来学生纠结在这了啊。老师忽略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知角度,没有设身处地的从学生角度去理解、分解问题,我的解答并没有真正解释学生心中的疑问。所以,教师为学生讲题时,要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站在学生角度,从学生原有思路出发,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障碍在哪里?而不能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灌输给学生,不然就没有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问,反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听不懂你的课,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7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