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天籁之声 享缭绕雅音
——例谈歌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4陈利灿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政治课笔者课堂

⌾陈利灿

奏天籁之声 享缭绕雅音
——例谈歌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陈利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笔者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歌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政治课堂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歌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对于拉近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召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本重点、难点,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课刻板、严肃、枯燥的印象,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与各位同行探讨一下歌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共享歌曲资源对政治课教学的作用。

一、以歌为媒,拉近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能否产生实效的因素之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的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某位任课教师,再喜欢由这位任课教师所提供的学科知识。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进课堂教学效果,而歌曲正是一种培养师生情感、拉近师生关系的良好媒介。

笔者爱好唱歌,课余时间往往也会哼几句,有的学生听到之后,往往会主动跟我交流当前流行的、经典永存的歌曲,交流过程中也往往会对我的歌声抱有赞美之情,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记得去年学校元旦文艺汇演的时候,节目表中有两三个节目要求教师登台演出,许多老师因怕在学生面前“出丑”而不愿意去报名表演,我却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一曲杨坤的《那一天》,引起了全场师生的轰动,台下学生激情四起,有的学生早在演出前知道了政治老师要唱歌,早早地准备了鲜花,在我唱到激情高涨时上台送花,主动与我握手拥抱,在演唱的伴奏空档时间我高喊:“崧中的同学们,我爱你们!”同学们也在沸腾中齐声回应:“灿哥,我们好爱你!”在这次文艺汇演中,我的这一首歌一次次地将演出推向高潮。

在此后我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了,有时候我设置的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探讨回答的时候,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回答的学生面也更广了。而在以前,那怕是一个及其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知道答案也会不屑一顾,懒得回答,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总有那么一点点隔阂。

这是什么原因?那几天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要寻原因,也许是这首歌的缘故吧,它拉近了我们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一反那种“师道尊严”的观点,我在在学生心目当中更有了“亲和力”和“信任度”,在课堂探讨的时候,学生没有了那种感情上的束缚力,在师生平等、宽松的课堂情感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更为自由、敏捷、开阔。

二、以歌布境,营造课前氛围

歌曲是听觉的艺术,美妙的歌声不仅可以舒缓上课后的紧张心理情绪,也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身心的疲惫和痛楚”。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整,进入下一节不同学科的学习时候,有一个注意力转移及思维转换过程,教师课前若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室,利用多媒体来选择播放一些合适的歌曲,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节奏中调整课前疲劳状态,转变思维方式,为压抑的学习生活减压,以更好地状态准备投入到政治课学习中去。

在学校课表中,政治课往往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这是一天当中学生精神状况最差的两节课节课,若教师能在课前播放一些曲调优美,节奏欢快的歌曲,更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调整学习状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课表中不同时间段的政治课,笔者往往会选取一些不同曲风的歌曲。早上的政治课笔者往往会选取一些曲调优美的歌曲,尤其是一些经典老歌,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涵养。下午的课特别是午休后的第一节课,笔者会适当选取一些激情澎湃的歌曲,甚至是《国际歌》等激情的红色歌曲,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让学生尽快地从午休后昏昏欲睡的状态下重振精神状态,尽快地进入到政治课堂学习的状态中来。从学生的课堂状态来看,效果不错,学生对于课前欣赏歌曲很受欢迎,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与以前相比也更高了。

三、以歌导课,激发求知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在45分钟的授课时间中,要想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开头的十分钟的效果怎样往往是关键性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根据教学内容,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歌曲导入新课,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角色,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我在上《生活与哲学》中“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框题内容时,笔者一进课堂就用浑厚的男中音为学生们唱了一曲《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并用多媒体展示了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曲下来,学生的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我接着就问:“你们知不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呢?”

学生们一看今天的要上的框题,就一致回答:“因为物质是运动的。”

我趁热打铁,接着说:“歌词中也有一句‘青山依旧在’,那么青山到底有没有运动呢?到底存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呢?哲学上运动与静止又是一对什么样的关系呢?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规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内容。”这样就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内容。

四、以歌推理,突破重点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运用歌曲进行渲染,创设激烈的矛盾冲突情境,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在振奋愉悦的情境中接受知识,慎思明辨,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生活与哲学》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内容中,发展的前途、道路及方法论要求是这一节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更深刻的使学生理解这一重难点,笔者在讲解的时候播放了歌曲《真心英雄》: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这首歌激荡的旋律,富有哲理的歌词,足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激励学生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痛苦,收到了一般讲解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从“彩虹”、“风雨”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通过讨论很自然的得出了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不仅落实了知识目标,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如何应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的思想教育,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以歌编题,巩固知识成果

一首好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许多歌词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道理,许多道理都与高中政治四本必修的知识相贴近,笔者有时在备课过程中会选取一些与本框课题内容相近的歌曲,并运用这些歌词来编一些随堂练习用于巩固小结本课知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完《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框题内容后,笔者播放了韩晓演唱的《我想去桂林》,并在多媒体上展示歌词: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

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

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

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

歌曲播放完之后,笔者设置了这么一些问题:

1、从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影响“我”去桂林旅游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2、到桂林旅游分别从交易类型、按消费对象、消费目的来分,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

3、请你猜想一下歌中的“我”,他家的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怎样?

《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节课《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有:1、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2、明确消费的类型;3、理解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通过这首歌编出的3道题目就很好地巩固了本框的知识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

教学实践证明,歌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形式,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但要注意,选择歌曲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歌曲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讨论;课堂上运用歌曲的数量不要过多、过滥,防止把思想政治课变为音乐课,偏离课堂主题;所选取的歌曲内容、思想上应该积极、健康、向上,应该适合高中学生实际,抵制低级趣味、落后腐朽的内容。“奏天籁之声,享缭绕雅音”,笔者将进一步探索歌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之路,利用歌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政治课堂。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学312365)

猜你喜欢

政治课笔者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