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究
2016-04-14陈锦山
⌾陈锦山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究
⌾陈锦山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高等数学作为实现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其将学生的终身发展确定为教学的总目标,而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高中数学;问题;课堂教学;创新
新课程理念是一种致力于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师生关系方面,它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课堂氛围营造方面,它强调师生应该在自由、紧凑的气氛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在学生发展方面,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利用适当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树立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意识。而对于高中数学而言,由于其学科难度和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入数学情境,并在情景体会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高中数学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其教学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模式单一,一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中一直沿用着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维持课堂秩序,保证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疲态,即无法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高中数学也不例外,例如语文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题目解析能力,然而在教学中,多数教师仍固守着“各自为战”的模式,从而降低了学生系统学习的意识;
3.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技能和情感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品格是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仍然将知识的传递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从而使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教学和繁重的作业中将学习当成了一项任务而不是一件乐事,进而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低下;
4.课堂实施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强调数学的内在逻辑,而利用海量的运算,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某种解题方法,必然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五、教学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甄别和选拔,由于高考是以成绩来确定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将这种评价模式延续下来,从而导致了教学评价激励学生的功能逐渐弱化,而选拔学生的功能逐渐强化,从而导致了一些学生分数观念的扭曲。
二、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
1.创设真实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建构主义理论将真实情境的创设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人们才能够深刻领会知识的真正意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利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例如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创设立体几何图形或函数图形,以帮助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理解数量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2.利用问题教学,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引导人们进一步思考的内在动因,因此,基于传统教学中,学生依附于教师,而缺乏独立质疑、独立思考的教学弊端,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高中数学教师一方面应该利用有层次、有目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形成循序渐进的思考,进而一步步掌握知识要点;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经验表明,学生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时,往往更有动力,因此,让学生大胆发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重要手段。
3.鼓励学生想象,实现学生的思维拓展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只有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才有可能将想象变为现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利用抽象函数问题推断某些特定函数的性质是函数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利用所学知识对函数性质进行一定的推断,然后在利用科学的解题方式对想象内容进行检验,以保证推断内容的准确性。
4.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总结,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错误的原因,并为其开出治“错”的良方。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从而弥补其在知识上和逻辑上的缺陷,并使学生认识到严谨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解题的准确性。
5.优化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突破教学评价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转变只注重结果的僵化评价模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激励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应用软件,为学生布置数学实践任务,以保证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基于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教师应该自觉转变教学模式,不断研究总结新教学模式,并根据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知识结构特点以及课堂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而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1]尹鹏.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
[2]沈少雨.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
福建省漳浦第四中学 36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