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会

2016-04-14张笮晦卢汝梅陈美安韦建华

大众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中药化学

张笮晦 卢汝梅 沈 芳 陈美安 韦建华

浅谈中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会

张笮晦1卢汝梅1沈 芳2陈美安1韦建华1

(1.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从抽查学生的预习实验情况、充分利用实验的间隙时间进行讨论和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三方面阐述了中药化学实验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以提高中药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会

中药化学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研究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1],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设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作为基础,又与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专业课程密切联系,在整个中药学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药化学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它的学时与中药化学理论课程学时不分上下,一般在理论课程授课约6周后单独开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中药化学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相关实验进行验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其具备从典型中药材中提取蒽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等主要有效成分,并进行简单分离纯化及检识的能力。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2-4]通常是教师先就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等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对一些操作难点进行示范。之后学生再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他们往往只关注实验结果,很少去思考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作用不大。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中药化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而不是单纯追求完美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本文结合中药化学实验的特点,谈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教学体会。

1 抽查学生预习实验的情况

学生做实验不应是实验前毫无准备,实验时只按照教师当场讲解的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去做,而是应该养成预习实验的习惯。实验前通过复习理论课中所学的相关知识或查阅文献,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步骤,并牢记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的进行实验,减少实验失败。学生在实验时通常是2人组成1个小组,相互配合完成实验。老师在进行实验讲解前,随机抽选1个小组对当次实验所需的实验装置进行现场安装和拆卸,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指出错误或提出建议。例如在“虎杖的提取、回收溶剂”实验中需要安装常压溶剂回收装置加热回流装置,这涉及到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安装顺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拆卸顺序,以及沸石的添加等细节。学生在操作时可能忘记在圆底烧瓶中添加沸石,其他组学生发现后进行补充,老师可趁机提问如何添加沸石,有什么注意事项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充分利用实验的间隙时间进行讨论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的时间都比较长,学生在这约1小时的时间里往往在玩手机或聊天,做一些与实验课无关的事情,白白浪费掉宝贵的实验间隙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实验间隙时间,可组织学生在提取开始后就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2.1 对实验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每次实验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比如针对学生选做的“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实验可提出系列问题:溶剂提取法有哪些,本实验采取的是什么方法?为何用石灰水提取,可否换成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中的Ca2+有何作用?在提取过程中为何要补充水分?为何必须冷却后才用酸调pH值,直接调酸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加上教师适时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2.2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典型现象进行预测

在选做的实验中,有的实验现象是可以根据相关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预测的。如在“芦丁的水解”实验中,通过分析芦丁和槲皮素极性的差异,芦丁极性大,溶于热水;而槲皮素极性小,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可以预测在水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溶液有浑浊-澄清-再浑浊的变化过程。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实验时的主动性。

2.3分组实验,探讨实验细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调酸是一个重要的操作技能,调酸是否到位有时能够直接影响所得化合物的形态。如在“巴马丁的精制”实验中,要求用6mol/L的盐酸调pH值到2~3之间。学生往往有疑问为什么要调到2~3之间,pH值大于3或小于2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可指定几个小组在调酸时分别调节pH值到3~4之间、2~3之间和1~2之间,最后观察析出物在形态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细节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

3 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

中药化学的学生实验耗时较长,一个大实验往往需要分成3~4次小实验才能完成。完成一个大实验方写出一份实验报告,因此一份实验报告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在每次小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当次实验的原始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汇总后再写出系统性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仪器装置图、步骤与现象、工艺流程图、结果判定和讨论几项。书写的要求是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中写出与实验相关的内容;仪器装置图中要求画出实验中所需的主要装置;步骤与现象中要求以列表的形式将每个步骤与其现象对应;工艺流程图要求将几个小实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结果判定中要求写出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画出薄层色谱的图谱,计算出对照品和自制样品的Rf值,并通过显色反应结果和Rf值的对比下最终结论;讨论中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往实验报告的批改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对实验报告应付了事,体现在报告格式不规范、实验内容不完整,甚至有抄袭他人实验数据的现象。通过实验前预习,实验时加强原始记录,并在第一次实验就给出实验报告的正规格式,要求必须在实验报告后附上原始记录等方法,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越来越规范、实事求是,不合格的实验报告越来越少。通过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在文字表达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上均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5],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一直是中药现代发展的制约因素。中药只有弄清其成分,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因此需要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化学这门课程,这使中药化学教学工作者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对培养实践应用型中药学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1] 匡海学.中药化学[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2] 韩成花,高赛男,陈国有,等.预习教学法在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9):135-136.

[3] 陈焱.中药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226-227.

[4] 刘梅.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31-533.

[5] 刘子平.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现代中医药(北京),2007,(1):42-44.

Discussion on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experimental course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experimental course was discuss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investigating the students'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making full use of the time gap in experience and standardizing the writing of experiment report. The experience wa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experimental course and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solving problems.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experimental course; teaching experience

G642

A

1008-1151(2016)02-0142-02

2016-01-13

张笮晦(1979-),女,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助教,博士,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工。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中药化学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实验报告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