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2016-04-14张能泉
张能泉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99)
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张能泉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99)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方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用文本细读来讲授外国文学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文学本体,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与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与文本的交流中理解文学作品的内蕴,在与文本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外国文学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文本细读;外国文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文本细读是英美新批评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该方法非常强调文学文本的重要性,注重结合文本,从字词、句式、修辞等文本内部构成要素,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而又详细地阅读,从中解读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点。“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1]可见,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对于读者解读与阐释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文学评论长期以来长于宏观的概括,缺乏微观的分析,重视演绎而轻视归纳,粗心大意的感想和印象式概括流行,真知灼见的艺术分析少见,这与新批评式的针对作品局部的细读,以及结构主义的针对作品整体的分析的缺乏不无关系。”[2]这种注重宏观分析与归纳的文学批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国内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文学史的宏观讲授,而轻视文学细读的作用,致使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实践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疲倦学习的不良状态。如此教学方法长期以往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质量,致使该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改变当前外国文学教学实践的传统方法,注重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下高校课程微观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既可以使学生在文本细读中感受和体验学习外国文学的乐趣,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参与教学互动,改善教学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彰显其主体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以确保外国文学教学实践的质量。
1 在文本细读中培养学生的阐释能力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具有区别于绘画、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它是运用语言符号来塑造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能给人审美感受的艺术,亦称语言艺术。可以说,文学是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3]因此,语言既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集中体现,也是文学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强调文学语言的独立价值早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艺思想的一个亮点。作为20世纪西方文艺形式理论的重要学派,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就非常强调语言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譬如,雅各布森曾指出语言并不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和工具,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存在。“如果说,造型艺术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视觉表现材料的形式显现,音乐是具有独立价值的音响材料的形式显现,舞蹈是具有独立价值的动作材料的形式显现,那么,诗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或者像赫列勃尼可夫所说的那样)独立的词的形式显现。”[4]此外,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也体现了语言技巧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功能。他认为:“诗歌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如此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创造性的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切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5]毋庸置疑,俄国形式主义理论重视语言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它开辟了20世纪文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从某种意义上使当代西方文艺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美国文论家韦勒克对此就认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与研究方法给文学作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对20世纪西方文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英美新批评再次重申和强调文学文本的重要性。他们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注重比喻、象征、反讽、悖论、意象等语言技巧的探讨。无论是兰塞姆的“肌质—构架”理论,还是燕卜荪的“含混”理论;无论是退特的“张力”理论,还是布鲁克斯的“反讽”理论,都注重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来解读和分析文本。之后的结构主义文论、现象学文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文论等都继承和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的学说。虽然这些文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割舍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等文学外部因素,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回归文本自身,立足文本语言,展开精细的解读,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简而言之,“百年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还有其内在肌理和总体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肌理和路径都以俄国形式主义为起点,都受到文学性问题现代性内涵的规定。”[6]由此可见,西方各种文艺学说都注重文本阅读,尤其是文学语言对于文学研究的独特价值。
然而,这种注重文本细读价值的文学教学在国内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教学误区。一些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过程中以梳理外国文学发展历程与轨迹为教学中心,注重讲授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相对忽略了对经典文学的语言解析,以致出现一个较为奇怪的教学现象,这便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头头是道,眉飞色舞,甚至口沫横飞,学生却表情呆滞,困意十足,甚至不知所云。面对这种滑稽的教学现状,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严厉批评。譬如刘亚丁教授就认为:“我国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或者脱离文本讲研究方法,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学术刊物发表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的导向也与此相若。”“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未受到重视,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7]殷企平教授也指出了文本阅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他说:“外国文学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理解。教师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实现阐释艺术的三个境界,必须以文本阅读为基础。”[8]虽然这种注重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存在。因而,想要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实践现状,外国文学教师理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和回归文学本身,结合自身实际,从语言出发来讲解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本阐释能力。
一般而言,文本阐释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伽达默尔曾认为阐释学的任务就是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艾布拉姆斯也认为阐释一部文学作品就应该运用分析、评注等方法来解释和说明作品的语言含义。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的局限于文学史讲授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解读,以此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作品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本阐释能力,或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正如姜岳斌教授所言,阅读原典“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体会原语作品的精神,同时又能结合自身文化与个性因素对原作品进行文学欣赏的再创造,对丰富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理解外国文学的精神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9]所以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回归文学原点,对作品语言进行讲授,这样不仅有助于改变学生疲倦的学习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在语言感受与解析中走进作品,在互动与参与中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还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形成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文本理解提供可行之道。譬如,为了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和理解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在其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原典,从语言着手展开对作品的解读。现以《水仙》第1小节为例。诗人开篇这样写道:“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在这里,“wandered”一词巧妙地呈现出诗人徘徊游历的情景。“as”一词形象地传递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如同一朵孤云四处游荡。诗句中双元音和软辅音的有机结合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孤傲而又感伤的内心感受。接下来,诗人写到:“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在这里,诗人用“floats”这个动词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如同孤云一样环绕着连绵的群山与峡谷,然而诗中s、d轻音与重音相互交融,又使得诗句具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感,艺术性地传递了诗人亲近大自然、喜爱大自然的审美心态。此外,诗人还巧妙运用t/d/k/g等爆破音不仅增强了水仙花的动感,还表现了诗人遇见水仙花时的喜悦与欢快。简言之,诗人在第1小节中摈弃了华丽的辞藻,以清新、朴素的语言表达华兹华斯喜爱自然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结合原典,从语言着手分析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文诗歌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的文本细读与英美新批评学派所提倡的文本细读存在差异,然而,回归作品,强调对作品的细致解读则是两者的共同主张。因此,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立足作品本身,让其积极参与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由被动接受学习转换为主动参与学习。唯此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有效构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体验中提高外国文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获得鉴赏和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
2 在文本细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0年《教育研究》发表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一文。文中指出:“尽管近年来教育研究开始注重微观问题、现实问题和技术问题,定量研究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但总体上,我国的教育研究仍然是以宏大叙事作为基本范式,逻辑演绎依然是基本的研究方法,缺乏实证研究!”[10]受这种宏观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也出现了这种类似的教学现象。一些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不以作品为中心而是以文学史为中心,侧重于外国文学史发展线索的梳理与表述,相对轻视对文学作品的讲授。这种偏重于文学史的讲授方法,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精微体悟,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长此以往将无法实现外国文学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目的。因而,本文提倡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采用文本细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这种宏观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尝试。
由于文学具有其审美属性,因而文学教学实践具有其他学科与众不同的特质。“文学作品中的认知因素是很重要的,但它只有融入审美因素,化为审美因素,才有存在的权力。……那么,很明显,文学区别于非文学的关键,就是它的审美特质。”[11]我们认为外国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属于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如果说外国文学史本质上属于历史学范畴,它是一种文学历史演义的客观存在。那么,外国文学则本质上属于文学范畴,它是一种包含审美特性的艺术形式。所以学生为掌握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可以依助知识记忆来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则需要依托文本细读,走进作品,注重挖掘作品的审美性才有可能形成相应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因为任何作品都包含了作家的审美体验,包含了作家的“知”“情”和“意”。因而,“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12]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不仅以传授外国文学发展史、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为其目的,更应立足文学经典,从文本细读中引导学生,培养其学习兴趣,锻炼其鉴赏能力,夯实其文学素养,提升其审美能力。
文本细读教学注重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性主体对话。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托教师的正确引导立足文本,通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来形成其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在学生多元性主体对话中阐释文本的意义,丰富文本的审美内涵。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外国文学实践教学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文本阅读教学理念,将文本的思想意义、情感意义与审美意义阐释作为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意义的维度,使学生在文本细读中真正理解文本,把握作品。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本细读教学,教师要将外国文学讲授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作品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中体验外国文学学习的乐趣,体味各国文学经典的魅力。学生想要走进外国文学,需融入其文本阅读的体验与感受,在阅读中去感受和体验作品,做到其在阅读中体情,在阅读中悟思,在阅读中审美。譬如,在讲授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其诗歌以物象寓理言情这种抒情方式来挖掘诗歌的审美特性。作为美国一位身处传统与现代交替时期的诗人,弗罗斯特与其同时代的诗人庞德不同,不善于运用晦涩难懂的字词,而是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实现哲理与审美的统一。换言之,弗罗斯特通过描写新英格兰农村景物引导读者进入现代社会,以巧妙的比喻和意义之音去表现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困惑和孤独。其代表作《星星》《熟悉黑夜》《春日的祈祷》等就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抒情手法来传情达意,表现诗人的审美情趣,体现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与意境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弗罗斯特诗歌阅读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去感受、体悟,将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转化为具体而又形象的画卷,使学生在阅读中把握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深邃思想,认知诗人在继承传统诗歌技巧的过程中,善于推陈出新,以其独特的艺术书写来呈现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也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文本阅读,感受外国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譬如,在讲授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形象时,教师可以比较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形象。作为生活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青年,他们都是 “进入上流社会”的艺术典型。然而,这两个艺术形象在共性中又存在差异。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人物性格的差异性,抓住文本的细节及上下文关系来进行讲授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回归到文学的本体维度,确保学生在细节阅读与分析中获得文学鉴赏的愉悦与收获,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从文本细读中激发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度思考,从文本细读中感受人物,把握人物,最终在思索与辨析中理解其差异性。因而,在讲解拉斯蒂涅形象时,教师围绕文本,采用比较阅读方法不仅有利于开阔教学视野,拓展教学思路,改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在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其文学的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实践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专家和学者对此也都进行了相应的研讨,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我们认为运用文本细读法来改革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方法,提倡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独白的教学现状,引导学生学习,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外国文学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文本细读教学法,既可以打破“一言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疲倦甚至厌倦的学习现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习转为我要学习,有效减少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回归文学教学实践的本体,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与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与文本的交流中理解文学作品的内蕴,在与文本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外国文学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1] 鲍昌.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K].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2] 孙绍振.西方的文论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5):15-25.
[3] 韦勒克.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4]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王东亮,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7.
[6] 姚文放.文学性:百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J].社会科学辑刊,2007(3):207-212.
[7] 刘亚丁.外国文学教学文本阅读范式之一[J].世界文学评论,2006(5):246-250.
[8] 殷企平.阐释三境界:外国文学教学的艺术之路[J].外国文学,2012(1):147-154.
[9] 聂珍钊.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研究论文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教育研究,2010(9):17-36.
[11] 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 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2003(5):28.
(责任校对晏小敏)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10
20160509
2013年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学改革课程《外国文学》阶段性成果
张能泉(1979-),男,湖南株洲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G51
A
1674-5884(2016)08-0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