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2016-04-14陈红
⌾陈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陈红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有所转变。高中生物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的,通过生物教学,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和规律。那么如何实现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呢?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进行探析。
高中生物;有效性;合作探究;实验教学;教学情境
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生物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表演、游戏、演示、观看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实的课堂情境的设置。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有效学习而服务的,应该为生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创设情境不能只图热闹,要保证情境的有效性,不能弱化生物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植物激素的发现》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观看一下日常生活关于植物向阳生长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学生“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自然引出植物激素这一概念,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二、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教学中的探究、实验时的探究、课外活动的探究等等。不管哪一种探究活动,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问题,保证探究过程中的有效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做基础的。比方说,外部条件:做实验的器材、活动开展的时间;内部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情感方面的支撑。在新课改背景下,整套教材的教学任务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大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礼记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用问题进行导学。这种方法在构建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生命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需要教师的引领和辅助,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以促进导学法的顺利进行。
2.在日常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使学生产生分歧,或者他们的思路不同的时候,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意见不同,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那么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深入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参与讨论,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其进行点拨等,并且要善于鼓励学生,通过语言、眼神、微笑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教师在参与学生小组的讨论中时,要注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会学生之间学会辩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充分显示学生的自主性的学习地位。
3.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问题必须能充满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去发现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由的讨论,并能畅所欲言,提示相关的问题,不仅敢问,还要会问。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有效提高课堂参与率,促使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要适时适度,教师要对合作的内容认真分析,不能滥用,保障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该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因为合作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主要采取小组探究为主,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为学生在探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盲目性,出现偏题的现象,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逾越该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效地引导,以保障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教师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既是合作者、引导者,也是管理者、组织者,究其宗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高中生物可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很多,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中每个实验的设计均有巧妙之处,实验设计的理念、得出的结论、可需改进的地方都值得讨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众多实验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五、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得以运用,利用旧知学习新知,解决新问题,掌握新规律,通过亲身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验证性的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其教与学的效果更好。比如,在上《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这节内容之前,教师布置学生把葡萄和矿泉水的瓶子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其实这个实验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先让学生把葡萄和瓶子洗干净,然后把葡萄装进瓶子中,每个小组安排专人每天负责拧松瓶盖,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记录下来,过了几天,学生会发现酒味越来越浓了,有了这次简单的葡萄酒制作体验,学生再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中,让学生自主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能有效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勇于尝试,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1]刘彬.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111-112.
[2]张敏.以创新的理念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成效——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4(17):63.
[3]吴宜军.重阅读,讲方法——高中生物教材有效阅读的策略及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31(12):13-14.
[4]卢姣,卢自祥.生物新课程探究性教学实践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思考——2010年高二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引起的一点思考[J].课外阅读
[5]潘宇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7):158-159.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