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
2016-04-14王东王磊张少华
⌾王东 王磊 张少华
初中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
⌾王东 王磊 张少华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可观察到教师和学生精疲力竭,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甚微。笔者立足初中语文课堂实践,营造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形成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实效。
初中语文;语文课堂;学生参与
高效课堂有着学生的课堂参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以学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平等参与课堂,主动发现探索问题,表达自我,参与语文课堂,构建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动机,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给予及时反馈,保持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为语文课堂教学观察提供新视角。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动机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问题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即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初中语文课堂观察教学中,基于学生认知特性,联结学生已知知识和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继而产生、强化课堂参与动机。
如,在《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中,笔者给学生引出“看描写,猜人物”的游戏,先后给学生呈现贝多芬、鲁迅等著名人物的肖像描写,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因势利导引出课文教学重点。(如,鲁迅的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的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鸭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然后,结合课文教学重点“掌握人物肖像的刻画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找出问课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句子”,“这些外貌描写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托尔斯泰怎样的性格特点”。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明确了本文教学重点,引出学生想要了解课文中“人物肖像”的学习重点,学生可以有目的的参与语文课堂。
二、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课堂参与行为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语文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置语文问题,让学生享受语文乐趣,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话题,有机联结语文教学内容,适当的引入语文课堂,学生在参与分析问题的同时,拓宽语文思维,开阔语文视野,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中,学生结合笔者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一一验证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品析课文中的语言,找出问题答案。“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课文中语言富有感情,用语准确,意蕴丰富,通过品析课文语句,领会课文内涵和主题。(1)面部轮廓:平庸、失调、粗鄙、崎岖;须发:胡须浓密、多毛;面部特征:压抑、忧郁、愚钝;侧面描写访问者失望之情;正面描写长相普通平平。(2)采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比喻修辞手法。(3)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反衬出托尔斯泰深刻的思想,高贵的灵魂,反衬精美绝伦的眼睛,真实的外貌刻画,说明托尔斯泰是俄国普通大众,和俄国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特别注意到托尔斯泰的眼睛,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感情和巨大的威力,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正是托尔斯泰灵魂的高贵,表现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感悟时代的深度和广度,尽收眼底的万事万物,批判现实中的深刻性。
三、给予及时反馈,保持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激发学生上进心,让课堂教学更有成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事实,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客观的告诉学生正确的地方和问题地方,给出针对性的修正意见,帮助学生一起认识问题,促进学生潜力发展,保持热情继续参与课堂活动。
如,笔者针对学生在《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你能够很好的把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找出准确的语句,对表达效果也分析的很独到,可见你是真的领会了课文内涵。”,也有评价“托尔斯泰在课文中的形象描写重在外貌,但重点是他的眼睛,点明托尔斯泰观察事物和思想感情表达的两个点,表现托尔斯泰眼睛的丰富性和敏锐性,这样的描写主题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体味,找到答案,继续努力。”笔者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捕捉学生课堂参与表现,让学生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将更积极参与。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以学生课堂参与为研究开端,结合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动机,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给予及时反馈,保持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三大策略,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1]朱玉娜.论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校外教育
[2]李晓红.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读与写
陕西省绥德县田庄镇九年制学校 7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