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对高中生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6-04-14刘艳菁
⌾刘艳菁
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对高中生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刘艳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利用生物课的生态学等原理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积极探寻怎样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当今每一个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生物教师重要任务之一。
生物教学;生态道德教育;高中生;素质培养;实践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生物课的生态学等原理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积极探寻怎样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生存技术能力和独立办事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当今每一个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生物教师重要任务之一。我在近10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努力推行以生态道德教育为前提、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中心、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明确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教导学生,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青少年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现在的某些高中生,勤俭节约意识淡薄,铺张浪费观念严重。他们不知珍惜资源,以自我为中心,只知满足自己的需要,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及他人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态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个物种;要反对和杜绝一切形式的挥霍及浪费;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要自觉地与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还自然以自由,给别的物种以自由发展的机会。
二、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方式
1.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环境态度观念是一种习惯的内部状态,其形成有其内在的教育规律,在学科课程中需要渗透在认知和技能内容中。
例如,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教学,使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原理,清楚地认识到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存在固有的平衡关系,在运动中有自我调节的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行动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破坏自然整体的平衡,才能确保人类健康、安全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来认识自然的生态观。
2.通过捕捉生活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多种途径和方式。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抓住地域性、行业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例,例如安顺贯城河污染严重、臭气熏人等事件,激发学生了解贯城河、虹山湖污染情况的欲望以及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我引导学生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组织一些学生进行了安顺贯城河等水质的调查,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引起了学生共鸣,使学生认清当前贯城河水资源的现状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环保活动。组织学生与环保部门配合对本地区河流的污染情况及流域内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创造条件开展酸雨的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测试、降尘的测试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技能。结合校园绿化工作,发起“护绿行动”,鼓励学生争做“护绿使者”,积极参与绿化设计,美化校园活动,并把课堂知识运用于校园的花草树木的培植及管护,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一个优美的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促进作用。
3.开展一系列生物实验改进、变废为宝等科技创新活动
(1)利用所学的生态环保理念与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发掘课本实验中的不足,开展生物实验改进的创新活动。例如,2010年,我校高二学生吕上韵、郑积超、黄璐三位同学对高二生物教材(《生物第一册》)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产生了寻找其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的想法。他们发现了原实验的八大不不足之处,并一一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己设计和动手实验,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实验成功的乐趣,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体验,坚实了我们终身学习的愿望。
(2)成立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变废为宝等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学习、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科技创新作品制作,既避免了物质的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环保热情、给人以成就感,还极好地训练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技巧。
学生们纷纷动手,利用回收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白色泡沫餐盒、塑料板等废弃物制作抽纸盒、存物篓、光碟盒、收纳盒等环保生活用品;制作成月季挂画、荷花池塘、梅花花瓶等艺术品;制作叶绿素等分子空间结构模型,制作多功能画图教具等,甚至有学生巧用回收的中性笔芯改进“渗透作用”的生物实验。
三、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实践活动的优势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生态道德教育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成分。生物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校园的绿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融会在生物学科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能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青少年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贵州省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 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