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剖析

2016-04-14孙淑芹苗丹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朝鲜族新课标汉语

⌾孙淑芹 苗丹丹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剖析

⌾孙淑芹 苗丹丹

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延边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及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课题号为JLSJY2012G286)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为孙淑芹。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是比较好的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并且听说读写有效结合,相互促进,而且给学生以一定的选择和拓展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写作训练目标较高,符合朝鲜族初中汉语教学实际和学生汉语发展的需求。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写作系统;特点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是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教材,它是依据汉语课程标准并结合朝鲜族汉语的教学实际编写的。目前,其他一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也采用此教材,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对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研究。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的写作系统由习作专题、课后习作练习和写作知识三部分构成。其中习作专题出现在各单元后,与口语交际并列以独立方式呈现。五册教材共33个单元(七年级上下、八年级上下各6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共9个单元),相应地也有33个习作专题。各单元习作专题的主题与单元主题、与口语交际主题内容基本一致。课后习作练习一般出现在课后“练习?探究”中的倒数第一二题。它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联,一般是节选课文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段,并指出其写作技巧,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课后习作片断练习在分布上不均衡,有的单元一次写作练习都没有,而有的单元出现三次,其间无规律可循。写作知识出现在习作专题中,有的是在习作专题最后以“知识之窗”的方式呈现,有的是出现在写作导引部分。无论哪种方式,都与写作专题训练紧密相关。如描写方法的习作练习,之一外貌描写、之二语言描写、之三动作描写出现在第一单元习作中,习作练习是写人物,题目是“写我的亲人”。描写方法之四景物描写出现在第四单元,习作专题练习题目是“感受自然”,之五心理描写出现在七年级下“我的第一次”习作专题中。这种安排符合汉语新课标“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要求。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写作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它强调汉语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材中的习作专题板块一般由习作导引、习作要求和例文三部分组成。习作要求条目清晰,一般五条。概括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句、书写、标点符号的要求,二是对行文的具体要求,如构思、列提纲、打草稿、誊写、字数等的要求,三是对文章修改的要求,如“写好后反复读几遍,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七年级下第21页),四是写作方法方面的要求,如“课外多观察”“多练笔”、“抓住景物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用几个比喻句式描写景物”(七年级上第118页)、“可选择顺序或倒叙手法”(七年级下第27页)等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具体细致,注重实际应用。每个习作专题后都有两篇例文,这些例文是学生的优秀习作,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对朝鲜族初中学生汉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课后习作练习更简捷明了,更具针对性。它或是巩固运用课文中的某种写作技巧,或是根据所给材料仿写一段话,或是“展开合理想象”,或是缩写、续写等,都会有具体的写作手法的要求,如“用第一人称叙述一下骆驼在寻宝路上的心理活动”(八年级上第128页),“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仿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断”(七年级上第99页)。而且这种训练是写片断,一般要求50字或100字。这些练习,既突显了所给语段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强化了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同时又目标明确,把习作要求具体化,进而加强了学生相关写作手法的训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中的作文知识不是繁琐的作文知识罗列,而是简化内容,突出重点,灵活多样,尽可能把写作知识具体化。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习作专题,在讲到外貌、心理、语言描写时就用了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文《丰碑》做例子,这既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又开发整合了课程资源,而且拓展了知识获取的渠道。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淡化了对系统写作知识的传授,而且尽量把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求,如前所述,教材中描写方法分别放在相关的作文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实践能力,突显了汉语新课标“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汉语”的理念。

二、听说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新课标强调“既要重视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和分析的能力”。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在编排方式和内容上,听说读写相辅相成。习作专题和口语交际与单元课文主题及教学目标一致。习作大多是根据口语交际内容展开写作训练。课后的习作练习更是以课文为依托,有效利用了课文资源,巩固训练课文中出现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以课文中的实例突显写作方法,进行仿写或展开想象和联想。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在单元阅读的基础上,架起了“说”和“写”的桥梁。

汉语新课标对初中阶段习作要求的第一条就是“懂得习作是为了用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与人交流”,突出了工具性。习作专题与课文及口语交际紧密相联,常常共用同一语言材料。在33个独立的习作专题中,除了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八年级下第四第六单元习作与口语交际主题不一致外,其余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一致,有很多标题都是一样的,如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习作与口语交际的标题都是“环境与我们的生活”,与本单元的课文主题及写作手法一致,并且在写作导引中明确指出:“把口语交际内容整理成一篇文字”。新课标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在口语交际中大家群策群力,学生有了积累,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语料,才不至于在写作中缺少素材,无话可说。

汉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兼顾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难易适度。在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中,不仅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紧密相联,在巩固拓展中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而且做到了汉语新课标“保证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现象有足够的再现率,促进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的要求。比如人物描写的方法,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后讲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有相应的习作训练,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等处又有回应。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复现并呈螺旋上升,大小习作训练相结合,听说读写相呼应,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三、具有一定的选择和拓展空间

汉语新课标写作部分的目标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首先,教材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写作材料,如利用网络资源、想象、实地考察、调查等。其次,“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减轻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可自由选择话题,如九年级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给父母(老师)写一封信”、“写议论文”,都是在所给提示中“任选一项”写篇文章,给学生以极大的自主选择权。课后习作练习也有很多这样的题目。如“概括地描写你浏览某处名胜的经历”(八年级下第83页),“仿写一个描写自然景物的片断”(九年级第20页),“请上网观看一段动物的视频,并模仿这种写法描写视频中的动物”(八年级下第166页)。二是很多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符合新课标“提倡学生自己选择题目”的要求。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三是一些课后习作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给学生以充分自由,如“在课文中二月兰没有参加花儿们的讨论。如果让二月兰也加入群花的对话行列,它会说什么?花儿们听了,会有怎样的反应?发挥自己的想象,注意运用表现神态和心理的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对话”(七年级下第109页)。充分体现了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对写作的开放性的追求。

四、写作训练目标较高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的写作要求高于汉语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要求。首先,在训练内容上,汉语新课标在高中阶段才要求“能写一般记叙文、简单议论文、常用说明文和一般应用文(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在文体训练上以记叙文为主,同时也有说明文、议论文和其他文体。汉语新课标在高中阶段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如前文所述,这些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也做到了。其次,在习作字数上,汉语新课标高中阶段要求“有一定的速度,60分钟完成300字以上的习作”,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对习作字数上的要求呈递升趋势。七年级上册是课标要求的300左右,七年级下是至少350字,八年级是至少400字,九年级是450字以上,超过了汉语新课标的要求。第三,在谋篇布局上,汉语新课标高中阶段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列提纲,起草稿”,以及文章格式与内容方面的要求,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也做到了。在写作专题后的写作知识部分,就有“怎样列提纲”“如何选材”“详略得当”“联想与想象”“一事一议”等内容。可见,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写作要求较高。但这并不是人为拔高,而是符合朝鲜族初中汉语教学实际和学生汉语发展的要求。

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写作系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并能基本满足朝鲜族初中汉语教学的需要,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少汉语评改方面的内容。朝鲜族初中汉语教材中有“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不满意的地方,并学会选用更恰当的词句,使句子更通顺、精练”和“写好初稿后,让父母和同学们先看一看,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认真修改后交给老师”这样的要求,但也仅限于此,它忽视了作文评改的重要性。再如教材每个习作专题后的例文,只是呈现出例文,缺少必要的点评。另外,教材也有必要编入一些反面例文或如何一步步修改成好文章的例子,并能切合朝鲜族学生的实际,这样更能揭示出朝鲜族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经常出现的错误,以此提醒学生在学习运用汉语时母语的正负迁移作用,把握汉语的规律,进一步提高例文的示范性。

[1]全日制民族中小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教科书汉语(七册-九册)[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11

[3]王魁京.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欧治华.完善教材编写改进写作指导方法[J].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

孙淑芹(1965-)女,汉族,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语文教育研究。苗丹丹(1988-)女,汉族,长春市第151中学。

吉林省延吉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 133000)

猜你喜欢

朝鲜族新课标汉语
学汉语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