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特点

2016-04-14李永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本土化心理咨询

李永平

(长治医学院 思政部,山西 长治 046000)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特点

李永平

(长治医学院 思政部,山西长治046000)

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心理学的基础上,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推动而逐步深化。其特点也从单纯的沿袭西方到本土化的探索,一直延伸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上来,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方法的升华。但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未来需要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下,通过各种资源的互动生发,不断产生更多的理论成果,创造更多的实践模式,走一条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并重的发展之路。

医学模式;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传统文化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契机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上的反映。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医学模式的更新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主义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1]。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对于人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来说,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还是康复,都应该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特点,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能机械地将它们分割开。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有些学者又提出了“整体医学模式”,认识到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社会和环境成为人的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这种认识更新了对医学发展的认识。

从卫生服务的角度来看,19世纪上半叶为环境时代,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为生物医学模式主导下的医学时代,20世纪下半叶到现在逐步进入到了健康管理时代,即“后医学时代”。人们逐渐感受到影响健康的非生物学因素越来越多,生物学因素对健康促进的贡献率在不断降低。比如,心血管病,从1950年到1996年,通过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干预,在美国该病的死亡率下降了60%。这说明我们需要对人类的健康进行全面护理,需要从提供健康服务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的作用被重视,心理干预的价值在显现。一方面,从心理外部而言,医学等相关领域已经开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并主动将之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便是有力的证明;另一方面,从心理内部来说,逐步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其中尤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最具代表性,它更加彰显了如何通过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协助恢复身体健康和专事服务于心理健康。换句话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契机到来了。

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探索

临床心理学正是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和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向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和处理异常行为问题的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传统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临床心理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且正在一个高起点上迅速地完善起来。从事该门学科的人员也在不断壮大,多数国家里,该学科(从人员规模来讲)已成为最大的心理学分支。

我国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起步虽不算太晚,但过程进展缓慢。从20世纪30年代沿袭西方的精神病学模式开始,到50—80年代,精神病学发展迅速,临床心理学停滞不前,直至80年代后,临床心理学才逐步迎来了一个恢复和快速发展期。从近十年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趋势来看,除了发展、普通、教育和社会心理学一直是热点研究领域外,临床心理学因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而发展较快[3]。

临床心理工作除了借鉴精神病学模式之外,更主要体现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个方面。我国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引进最新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概念,针对医学研究领域中健康和疾病的若干关系问题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六大基本观点:心身统一观、社会影响观、认知评价观、主动调节观、情绪作用观和个性特征观。这些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工作和研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竞争与压力骤增,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临床心理学相关职业蓬勃发展起来,对大量的临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涉及心理卫生、变态心理、神经心理、健康心理、心身疾病、睡眠、疼痛、成瘾、心理评估、康复、护理和医患关系等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活动方兴未艾。

Para.3 C.Lord Carnarvon died after Carter opened the tomb.

三、职业资格认证的推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广泛延伸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的认证回应了临床心理学发展的这种态势。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是心理咨询产生的直接根源,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美国的心理咨询开始走上了职业化的轨道。1953年,美国出台了心理咨询师培养标准,1955年正式启动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咨询职业化已非常成熟[4]。

就我国而言,香港、台湾地区心理咨询职业化比较成熟,大陆起步较晚。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2002年这一职业被写进《国家职业大典》,2002年7月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认证体系;卫生部也于2002年开始设置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心理咨询与治疗主动秉承新的医学模式,在临床心理学的框架下,积极主动地开展理论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心理卫生工作者,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深化心理咨询治疗的效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心理咨询与治疗已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逐步取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国内各级职业培训机构培养了成千上万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缓解了社会对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需求,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中始终存在着有人发证无人监管,从业准入标准低,临床咨询实习缺失及心理咨询师成长缺乏督导等问题[5]。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开展的范围、水平和质量。

四、西方心理学的深化: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动融合

科学心理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欧洲。直到19世纪,它才从哲学中走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其目的就是为那些有心理困扰及心理问题的患者提供专业的社会性及心理性支持。自从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流派迅速发展,新的治疗流派、方法与过程层出不穷,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心理咨询与治疗被认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专业。

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不断从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汲取经验,从最初的引进、模仿到认同和内化,走过了一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探索和应用之路。熊哲宏系统梳理了20世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着力寻找贯穿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某些学派中所共有的一般性指导原则,站在进化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四大对立倾向:是无意识起作用,还是意识起作用;是问题本身导向,还是问题解决导向;是病态者角度,还是健康者角度;是功能障碍,还是正常功能反应[6]。这些思想和观点极大地深化了对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的认识。

由此可见,西方心理学的各大理论流派、各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研究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理治疗起步时期的发展。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的研究和应用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和水平,亟待与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生发出属于自己的心理治疗体系。

五、本土化研究的兴起: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文化自觉

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迅速传遍了世界,推动了各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进程,但同时,这种全球化的影响在一些地区遇到了困难(如亚洲地区),甚至出现了抵抗。这可以被理解为是非西方国家的生活形式、语言及人性觉知对文化殖民的反抗。越来越多的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了这一切。这些声音已经融入了现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研究与发展中。就像是在现代科学中的其他的专业化实践一样,心理治疗也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开放性和自我觉察性,这其中也包括在文化背景下的批判质疑以及必要性的改变与调整。

鉴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及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盛行所产生的选择困境,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积极地对西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进行充实调整,按照中国的常模对各类心理测验进行修正,按照国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各种理论和疗法进行了新的阐发和改进。国内从业者逐步意识到:虽然全球心理咨询方法已经超过400种,但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普遍优于其他方法,效果如何关系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因素。咨询师使用的疗法要完成从折中到整合再到综合的转变,来访者需要和具体方法匹配才有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本土化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成果。

首先,理论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加快。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和港台的心理学者对理论心理学做了大量探索。比如:梁漱溟的人生心理学构建、潘菽的中国特色心理学探索、朱智贤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探索、燕国材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挖掘和本土理论心理学体系设计、葛鲁嘉的中国心性心理学体系建设、苏富忠的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哲学辨析、申荷永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杨国枢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体系建设、叶浩生对建设理论心理学的意义论述和体系设想等[7]。在这些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为中国心理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实践层面的本土化探索加强。李心天是悟践疗法的创立与实践者,悟践疗法的前身是“神经衰弱综合快速疗法”,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心天等人集体创立于1958年。该疗法把患者当作一个具有完整个体的人,不仅要注意其躯体疾病,还应关注他的内心感受和所生活的家庭与工作环境;该集体用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症,获得了比过去任何疗法所少有的高治愈率和低复发率[8]。钟友彬对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惧症)及性变态等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明显突破性进展,1988年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式心理分析,或称“钟氏领悟治疗法”。它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9]。1986—1995年间,郭念锋经过对多种心理学理论的比较思考,提出了人性心理学理论,并运用于临床。郭念锋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进心理世界的殿堂[10]。

总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推行,在中国仍属薄弱领域。心理卫生工作者仍然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从向全民宣传心理卫生的广度和普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深度而言,都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和人力不济之外,还有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一些困难。

六、传统文化的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中国特色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分歧主要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如宗教、本土化的心理治疗形式的调整、对自我与人性的不同的理解等等。所有这些都让人们开始关注生活形式和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所带来的影响。科学心理学和现代心理治疗学始终都是一种文化现象。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已经不断地证实和强调这一结论。所以,文化性渐渐成为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重要元素,是心理治疗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障[11]。

西方的文化背景,产生出诸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精神活动、心理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密切,没有用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够原封不动地搬用的理论模式和方法论。实际上,国外也有不少流派和方法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思维和资源。比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超个人的心理学、禅定、森田疗法和内观疗法等[12]。

我们应有一种文化自觉,从本民族的文化出发去继承和发展世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自觉日益增强。2008年,“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国际研讨会在我国召开,主题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文化)与心理治疗、印度哲学与灵性问题、冥想的理论与训练、瑜伽艺术治疗等。从此次研讨会的报告和提交的论文看,国外学者对“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领域的层面,而我国关于“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的研究还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论证上,很少有学者就“有效性”和“操作性”开展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 2009年,杨文圣等用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概念进行了深度解读,为具体应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和理论参考。2010年,中国首届“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论坛召开,围绕人文·情感·心理治疗的主题,内容涉及文化差异、文化资源、孝文化、禅修、中庸、中医等方面,特别结合案例和实践操作进行了分享,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总之,未来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应以传统文化为框架,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不断产生更多的理论成果,创造更多的实践模式,充分发挥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优势,深入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协同作用,拓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空间与应用路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之路。

[1] 胡佩诚.临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3.

[2] 姚志洪.医学模式与健康服务[J].自然杂志,2015(5):362-368.

[3] 吴琼,韩布新.近十年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趋势[J].心理科学,2010(2):496-499.

[4] 殷剑平.我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2015(35):65-68.

[5] 左利平,胡正军.中国职业心理咨询师培养路径之我见:以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6):41-42.

[6] 熊哲宏.论20世纪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四大对立倾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7-112.

[7] 张海钟,蔡丹丰,刘芳.中国当代心理学者的本土理论心理学思想述评[J].心理研究,2009(5):3-12.

[8] 彭旭,屈英,李心天.悟践疗法与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4):45-46.

[9] 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8-302.

[10]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445-446.

[11] 吴欣,李洋,王福顺.传统文化疗法对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启示[J].文化学刊,2016(1):85-89.

[12] 葛鲁嘉.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本土根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2-1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in China and Considerations

LI Yongping

(Educational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hangzhiMedicalCollege,Changzhi046000,China)

On the basis of fully drawing on and assimilating western psychology,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medical model,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in our country promotes and gradually deepens, while the exploration about its characteristics is also turning from a pure heritage to the localization of western,and then extends to the min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sublima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Meanwhile,either in terms of theory or in terms of practice, there has very big disparity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in our country. In this case,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in the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rough a variety of interactive germinal resources, to constantly generate mor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create more practice mode,and take a professional,specialized and localized way.

medical model;clinical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localization;traditional culture

2016-05-05

李永平(1978-),男,山西代县人,长治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B844

A

1008-6285(2016)08-0044-04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本土化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