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对于农民金融行为的影响
2016-04-14魏燕娜
魏燕娜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经济学研究·
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对于农民金融行为的影响
魏燕娜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户对于资金的需求意愿越来越强烈。根据江西和湖北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的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对于其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的金融意识越高,其借贷意愿和借贷金额越高。此外,农户的风险偏好对于农户的借贷意愿及金额产生正向影响。另外,农户的家庭规模、家庭收入状况与村落特征也会对其借贷行为产生影响。在进一步区分正式和非正式金融行为后,发现农户的金融意识与风险偏好对于两者皆产生正向影响,相比较而言,对于正式的金融行为影响更大。提高农户的风险偏好与金融意识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户借贷金额,应该进一步完善金融资源与风险的有效配置。
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农民金融行为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6.02.016
一、引言
农户是指依靠自身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农民家庭。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单元,是农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农村经济最活跃的经济体,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在于农民的增收。目前,农户借贷难是阻碍农民增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农业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其比重逐步下降,农户的借贷需求也逐步增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着多方面问题,使得农户的借贷难以得到有效满足。首先,非正规金融发展不规范。在农户借贷中,非正规金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问题:借贷方式随意性强、缺乏必要的借贷凭证,容易造成经济纠纷;利率较高,影响国家的正规金融秩序;未能得到国家的认可,长期受到打压,一直都处于半地下发展状态。其次,现有借贷服务难以满足农户借贷意愿。现有的农村金融,不仅仅在数量上难以满足农户的借贷需求,在服务质量上也与农户的借贷意愿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信用借贷金额偏小、借款期限较短、还款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符、抵押品单一以及商业化趋势明显等。总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户借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农户的金融意识与风险偏好是影响农户借贷的重要因素。农户具有的对于储蓄、贷款、保险等基本知识和认知可能对其参与金融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影响,而风险偏好会直接影响农户借款概率及金额。一般而言,风险偏好较低的农户对于借贷等高风险的金融行为持谨慎态度。
本文基于相关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户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对于其金融借贷行为的影响。提升农户的金融意识,了解农户的风险偏好,对于农村地区降低信贷约束、发展普惠式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融资发生频率、融资规模、融资来源、融资用途以及融资利率等方面。关于对于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集中于农户社会人口学特征、经济财富特征等方面(陈鹏、刘锡良,2011;童馨乐等,2011;胡枫、陈玉宇,2012;周天芸、钟贻俊,2013)。农户融资来源包含正规融资和非正规融资。张五常(1995)认为中国的非正规融资更适合于农户融资,从而提出了农户融资的“成本优势假说”。李江(2006)的研究恰恰相反,农民遇到困难,尽可能依靠自己力量去应付,然后会求助于人,从亲朋到邻里,欠下人情可通过各种方式去补,遇到更大的困难或集体性的困难,容易自发形成合作组织。从自助到两人互助再到多人合作成为农村自古至今解决问题的传统逻辑。通过这一逻辑就能清楚农户的融资次序:内部融资,熟人借贷,自发性融资合作组织(比如:合会,农金会),民间私人金融组织(钱庄、典当),正规金融组织(农信社、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
金融意识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其对养老储蓄行为的影响,之后的相关研究得以拓展。Cole等(2012)、周天芸,钟贻俊(2013)发现,金融意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农户是否参与金融市场以及选择的金融机构类型。Koenentb(2011)发现金融意识会影响居民的投资决策,相对于金融意识较高的居民,金融意识强烈的居民往往会选择股票市场进行投资理财,而金融意识低的居民甚至会选择卖出资产。谭燕芝、罗午阳(2015)从农户金融行为偏好视角,分析了金融意识对于其借贷的影响,发现金融意识可以显著地促进借贷行为的发生。Van Rooij et al.(2011)认为了解金融知识会显著影响投资者的财务决策和股票市场的参与。
农户风险偏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农业生产要素、新技术行为投入影响等方面(陈新建,杨重玉,2015;侯麟科等,2014),关于其对农户借贷的影响文献并不多见。李涛等(2010)认为风险偏好较低的农户会选择无风险的储蓄产品与商业保险,对于借款等高风险行为保持谨慎的态度。谭燕芝等(2015)研究认为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影响农户的借贷金额,此外,风险偏好越低的农户,其正规借款和民间借款金额都越低。
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我们发现从金融意识与风险偏好两个农户行为视角入手,来研究其对于农户借贷概率与借贷金额影响的研究鲜有。而从这两个视角探讨彼此之间的作用机理,对于了解农户的借贷行为、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理论分析
(一)金融意识对于借贷行为的影响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贷约束的现象,受制于农户生产规模的分散化、资金需求的个性化、生产的周期性等特征,农户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借贷来平滑消费、扩大生产规模、购买必要的资产以实现提升家庭收入和福利水平的目的。周天芸、钟贻俊(2013)认为农户具有的对于储蓄、贷款、保险等基本知识和认知可能对其参与金融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影响,比如借贷的方式、借贷的种类、投资方式等。Cole等(2011)通过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调查发现,金融意识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户是否参与金融市场,还会影响农户选择的金融机构类型。随着我国近年来农村金融的迅猛发展,农户的金融意识越强,越愿意参与相关的金融活动。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培训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户的金融意识还有待提高。在现实的金融活动中,农户需要贷款需要认识到信贷市场的存在以及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周天芸,钟贻俊,2013),也就是说农户的金融意识越强烈,其发生借贷的行为概率越高。
此外,由于农村信贷业务的成本高、风险偏大,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正规金融的发展显然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借款手续繁杂、周期冗长,对于农户的金融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拥有较高金融意识的农户往往会选择通过银行等正规途径实现融资。而金融意识较为淡薄的农户,由于惧怕正规金融复杂性与严格性,往往会选择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满足自己的资金要求。非正规金融途径主要指的是农户依赖于其自身的社会网络、人情关系而形成通过亲朋好友、邻里同学等方式的非正规借贷途径。所以说,金融意识会影响农户对于借贷途径的选择。
进一步而言,农户的金融意识不仅会影响到其获取借贷的概率,还会影响到获取借贷的金额。如果农户拥有较为丰富的金融知识与意识,其往往愿意获取更多的借款,而金融意识较为薄弱的,往往只愿意获取较少的借款,以供其暂时性的度过危机。金融意识越强烈的农户,获取更多资金以满足其发展的愿望越强烈。因此,可以认为金融意识会影响农户获取借贷资金的金额。
(二)风险偏好对于借贷行为的影响
从现实的风险偏好来看,农户愿意承担的风险越低,其越不愿意通过借贷等实现自身的融资。在农户的主观意识中,其通过借贷获取资金,需要承担过高的风险,需要分担信贷等金融产品的违约损失与风险。风险偏好越低的农户,会尽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应付,许承明、张建军(2012)发现风险偏好可以显著的促进农户的借贷行为,谭燕芝、罗午阳(2015)认为风险偏好会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正规与非正规借款的金额。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农户的风险偏好可以看成是自身禀赋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与契约合同的函数,农户越偏好风险,其通过借贷行为获取资金的概率与金额越大。可以这样认为,农户越偏好风险,其越愿意承担借贷的风险,获取借贷资金带来的收益。因此,在适当的范围内,农户的风险偏好意识会显著的促进其借贷行为与借贷金额。
四、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对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的抽样调研,在剔除无效和缺失项问卷后,最终获得了1952份有效问卷。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对于其获取非正规金融借贷概率和借贷的实际金额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于获取借贷可能性,运用Probit模型来研究,对于获取借贷金额通过Tobit模型来研究。具体的实证模型构建如下:
具体而言,被解释变量Y,代表“是否有借款”,“是否获取非正规借款”,“是否获取正规借款”,“是否有借出款项”等。在此,我们将农户非正规金融行为定义为农户通过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或者民间非正规融资机构获取信贷资金的行为。解释变量1代表风险偏好和金融意识,我们参考谭燕芝等(2015)的做法,主要通过“家庭是否有房贷、是否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等变量来反映金融意识,通过“家庭彩票支出金额的自然对数”反映农户的风险偏好。此外,胡枫、陈玉宇(2012)、谭燕芝等(2015)认为“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离县城的距离”、“离镇中心的距离”等地理变量对于农户进行生产性活动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将上述变量也纳入到本文的分析框架之中。
(三)变量说明(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名称及说明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由表2可知,样本中有29.5%的农户通过借贷来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有8.1%的农户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而其余的大多通过民间借贷和亲戚朋友获取所需的资金,这主要受制于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农户要想获取正规途径的借款需要严格苛刻的要求,大多农户并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因此,只能从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取资金。农户的金融意识均值为0.0469,这说明只有不足5%的农户有相关的金融意识,农村地区的金融意识仍然是比较淡薄的,需要提升农户的金融意识,以满足其获取资金的要求。在调查的农户中,有81.2%的农户户主为男性,这符合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形成的男性为一家之主的社会格局分布。此外,户主的平均年龄为50.25岁,受教育年限为4.9年,户主年龄偏大这是由于当前农户家庭仍是以年龄而形成论资排辈的基础格局,由于历史原因,大多农户的文化水平有限。有一半的家庭存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现象,这符合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征。距离镇中心的距离均值为5.9公里,距离县城的距离为30公里,这符合我国村镇的分布特点。
(二)回归结果
表3 借贷意愿的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农户的金融意识与其借贷的意愿呈现正向影响,且在1%的置信度下显著,说明农户的金融意识越强烈,其获取借贷的意愿越强烈。此外,风险偏好也与农户的借贷意愿呈现正相关。在区分正式金融借款与非正式金融借款之后,农户的金融意识与风险偏好皆对两者产生正向影响,只是金融意识对于正式的金融借款概率影响更大,也就是说相对于非正式借款,农户的金融意识越强烈,农户越愿意通过正式的金融借款途径实现融资。这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金融意识越强烈的农户,其对于信贷市场和金融知识越了解,其越可能通过正规的金融途径获得借款。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量入为出”的理财消费观念,风险与收益是相应的,只有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在可控的风险下,才可以推动农户改变风险偏好,促进其参与借贷满足其融资需求。农户的风险意识越强烈,越有可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实现融资。
在具体的农户资金借出行为中,农户的风险偏好越大,其越愿意借出资金。在现实的农村借贷活动中,农户愿意承担的风险越大,越愿意承担出借资金的风险,同时其出借资金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与收益。此外,由于在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着“关系型”社会的现象,社会资本在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出借资金,其可以获得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源的收益。但是,农户的金融意识对于其出借资金行为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拥有较高财富的农户并不会选择通过出借资金而实现自身财富的管理,更多的愿意通过投资或者购买理财产品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即使出借资金,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关系”,增强自身的社会资本。
此外,农户的年龄与借款呈现倒U型的关系,这说明农户在中年时,越容易获得借款。这是由于农户在中年正常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对于资金的需求越大,同时,其相应的还款能力也越强。家庭规模、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是否外出务工、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地区、村居密度等变量对于农户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家庭资产与收入对于农户是否有正规借款、是否借出款项呈现正向影响。
通过表4可知,农户的金融意识与风险偏好对于农户的正规金融借款与非正规金融借款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金融意识对于正规借款的金额影响更大,而风险偏好对于农户非正规借款金额影响更大。农户的金融意识并不对借出金额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与表3得出的关系基本保持一致。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的金融意识越强烈、风险偏好越高,农户的借款概率及借款金额越高。第二,在区分正规金融借款与非正规金融借款之后,发现农户的金融意识、风险偏好对于两者皆成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农户的金融意识越高,有更高的正规金融借款概率及金额。而风险偏好越强烈的,有着更高的非正规借款概率。第三,家庭规模、资产规模、户主受教育状况与借款行为之间呈现正向的关系,而户主的年龄与借贷行为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发现,村落的分布特征会对于农户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农村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产品走入农户。一些资产丰裕的农户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债券、房贷、理财产品等。农户的金融意识与风险偏好会显著地影响农户的借贷行为,而农户的借贷可以有效的配置农户的家庭资产,促进其收入与消费的平衡。
政府机构应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信贷约束现象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户被排除在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我国政府应该在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建设相应的金融网点,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地区环境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此外,政府应该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建设”的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方法,将之前被排斥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的框架下。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让缺乏抵押物和担保、无法满足银行要求的农户获取正规途径的借款,从而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
加强对于农户的培训,提升农户的金融意识。由于我国农户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相关的金融产品与金融知识不甚了解,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资金是最必不可缺的资源。很多农户甚至还不了解股票、债券的基本功能,甚至于相关农户缺乏资金时,更愿意选择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来实现资金需求。这就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于农户的金融培训,尤其可以利用“惠农支农”的相关政策,加大力度普及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建立适当的农村信用体系,促使农户转变金融意识。
在可控的范围内,提升农户的风险承担能力,扩大其融资渠道。由于大多农户的风险偏好较低,不愿意承担借贷的过高风险,因此其生存发展的资金要求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相关的金融机构可以加强对于农户的风险偏好教育,适当的为拥有较强风险承担能力的农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由于农户的小农意识严重,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适度合法地传播风险与收益的相关理论知识,促使农户形成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偏好,进而推动农户通过借贷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1]高虹,陆铭.社会信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中国农村整合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其地区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10,(3).
[2]李涛,黄纯纯,何兴强,周开国.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1).
[3]唐有财,符平.转型期社会信任的影响机制——市场化、个人资本与社会交往因素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8,(11).
[4]郭庆.农民工的社会信任与城市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蔡起华,朱玉春.社会信任、关系网络与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15,(7).
[6]金烨,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2009,(4).
[7]张庆昉.转型期农户结构、行为特征与农户借贷[D].东北财经大学,2011.
[8]钱水土,陆会.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户融资行为研究——基于温州农村地区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8,(10).
[9]贺莎莎.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花岩溪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8,(1).
[10]周月书,班丝蓼,周通平,牛遵博.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下农户借贷选择行为研究——基于南京与徐州农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6).
[11]李涛,王志芳,王海港,谭松涛.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J].经济研究,2010,(7).
[12]张海洋,袁雁静.村庄金融环境与农户创业行为[J].浙江社会科学,2011,(7).
[13]COLES,SAMPSONT,ZIAB.Prices or Knowledge? What Drives Dem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in Emerging Market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1,(6).
[14]Demirguc-Kunt,A.and Levine,R..“Finance and Inequality:Theory and Evidence”[J].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1).
[15]KOENENTB,ZIEGELMEYERM.Who Lost The Most?Financial Literacy,Cognitive Ablilities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R].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2011.
(责任编辑 周吟吟)
魏燕娜(1982—),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社会保险。
F323.9
A
1671-7155(2016)02-0091-06
2016-01-16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互联网金融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以中行陕西省分行为例”(项目编号:2015KRM16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