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近期“生产性老龄化”研究回顾和启示
2016-04-14童红梅,楼玮群
老有所为:近期“生产性老龄化”研究回顾和启示
童红梅楼玮群1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加拿大卡尔加里T3G4Y3)
〔关键词〕生产性老龄;老有所为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5亿。“老有所为”是中国老龄政策重要目标之一,在6个老有政策目标中,“老有所为”是其中的一个。过去的30年中,“生产性老龄化”在老年学研究中方兴未衰,是当前老年学的关键概念。中国学者认为西方背景下的“生产性老龄化”概念等同于中国所提倡的“老有所为”,在中国语境下两者可以互换。本文回顾近期有关老年人“生产性”的实证研究,以希望对中国老年人的“老有所为”的政策和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
1“生产性老龄化”在西方
西方的老龄化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口老龄化一直被视为社会的危机,老年人口是社会的负担,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各种后现代思潮和积极心理学的影响,老年学研究逐渐从积极的视角看待老年人,注重老年人的潜能和自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老龄化的新说法,包括健康老龄化、成功老龄化、活跃老龄化、生产性或产出性老龄化。虽然上述老龄化的概念存在相同之处,但是它们各有侧重。与其他概念相比,生产性老龄化侧重于老年人的生产性或产出性,更从优势视角看待老年人,认为老年人并不一定是依赖者,相反绝大部分老年人能够及有意愿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生产性老龄化”这个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巴特勒于1978年提出,但直到1985年巴特勒才出版了第一本生产性老龄化的书。生产性老龄正式开始被讨论的是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萨尔茨保(Salzburg)研讨会。在过去的30年中,美国的学者Hinterlong,Morrow-Howell等多名学者对这个概念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生产性老龄化概念的内涵日渐丰富,从最初关注的老年人就业日渐扩大到从事各类志愿服务,照料他人等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
2“老有所为”在中国
在中国,重视和实践“老有所为”更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已经有在朝廷中设立三老五更的职位,聘请有经验且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掌管教化。汉朝继续延续了这种历史,在乡、县、郡县、道及朝廷均设置三老五更。唐宋时期虽然不设三老五更,但中央政府建立文学馆等文史研究机构组织老年学士修史编志,起草诏书,利用其丰富的治国经验,解决社会问题。明初在基层设置“里老”一职,由众人推举本地德高望重、众人所敬服者,任命为里老,其主要职责为掌管司法教化、调解民事纠纷等,里老制度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地位,而且充分发挥老人的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老年人的“老有所为”。其中,1984年8月的全国老龄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老有所为”并确立其为中国老龄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将老年人的“老有所为”视为老年群体的一项权利,“老有所为”提倡的对象也从最初的老干部逐渐扩大到离退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老有所为”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社会领域。在2011年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强老年教育工作、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由此可见,“老有所为”的思想和实践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文化传统。21世纪以来,“生产型老龄化”的研究更加深入,内容更为广泛,回顾国外“生产性老龄化 ”研究的最新进展,必有助于中国 “老有所为”的研究和实践。但为和国外文献保持一致,本文采用“生产性老龄”。
3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来探索三个研究问题:在“生产性”老龄化这个主题下,如何定义老年人的“生产性”?老年人的“生产性”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差异性? 老年人从事“生产性”活动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有什么影响?搜索的关键词包括“生产性”及“老年”(英文aging/older/elderly/aged等),要求关键词应出现在文章题目或者摘要中。主要的老年数据库包括SocIndex with Fulltext,Academic Search Complete(EBSCO),Abstract of Social Gerontology,PsyInFO,CINAHL,Ageline and Web of Science。文章均要求以英文发表,并经过同行评议,在文章中明确使用“生产性活动”或“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发表于2000年之后,并且属于实证研究,不包括理论综述和文献探讨类文章。此外,研究老年人从事志愿活动、老年人就业和家庭照顾等方面的文章数量巨大,虽然他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情况,但是不能全面体现“生产性老龄化”,因此这些文章并不包括。图1显示了本次文献搜索与处理的具体过程。
图1 文献回顾的过程
4文献回顾的结果
最终有20篇符合要求的经验研究中只有2篇是与中国老年人相关的。从研究方法上讲,这些文献的大部分都使用了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共有16篇,样本数量从270到27 297。采用定性研究的有2篇,其中1篇为焦点小组访问,另1篇为话语分析。还有2篇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从调查对象的分布来看,美国9篇,加拿大3篇,英国1篇,荷兰1篇,全欧洲2篇,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大陆及台湾各1篇。文献的研究对象多是居住在社区中的中老年人年龄在55岁以上。
4.1老年人“生产性”的定义虽然“生产性”是大部分文章的主题,但“生产性老龄”做清晰界定的文献并不多。在文献中,生产性老龄化被界定为发挥个人能力从事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老龄人口的任何活动,而这种贡献并不考虑老年人是否得到报酬,“老年人为他们自己的福利和他们的社区及为整个社会做贡献”,“从事连续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创造出对别人而言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老年人所从事的活动具有社会价值是“生产性老龄化”的重要特征,但也有一些研究者〔2,3〕指出老年人的自我照料、自我成长等行为能够降低其脆弱性,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间接贡献,也具有“生产性”,因而主张对“生产性老龄化”采取更具包容性的定义。Yang〔4〕更指出生产性老龄化的维度应该拓展,不仅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纬度,还应该包括家庭和历史的维度。由此可见,对于生产性老龄化的定义在国际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但趋势是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日益包容,内涵也更为丰富。
4.2老年人“生产性”活动类型尽管“生产性老龄化”的定义在不同的研究存在差异,但所有研究都将“生产性”视为多维度概念,这可体现在文献中所涉及的“生产性”活动类型。文献中最为常见的老年人“生产性活动”包括正规就业、提供志愿服务及提供照顾。但是,除此以外一些研究〔2,4~13〕也报告了其他形式的生产性活动,包括各种非正式的帮助他人、民主参与或政治参与、持续学习、自己能尽力而为的活动(如室内活动、房子维修、自我照顾)。也有研究〔14,15〕将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业余爱好等也视为“生产性活动”。可见老年人“生产性”的活动日益宽泛。
4.3老年人的“生产性”与健康在有关“生产性老龄”的研究文献中,另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生产性老龄”与老年人健康之间的关系,有11篇文章探讨此关系。文献中老年人健康通常包括身体健康、认知能力、一般心理健康、抑郁症、快乐感及更高层次的生活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等。尽管生产性活动及健康的概念本身在研究中存在着差异,总体而言,经验研究显示从事生产性活动对老年人是有益的,从事生产性活动可以减少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从事生产性活动与健康的自我评价呈正相关。但是从事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活动,从事活动的数目及时间投入程度对老年人健康方面可能有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也存在不一致性。例如,研究〔16〕发现同时从事有偿工作和一定程度的志愿服务可以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研究〔5〕也发现从事生产性活动越多,老年人的主观健康越高,从事活动强度中等及乐观参与的老年人的主观健康也比较高。但有些研究〔17,18〕发现,参与一种或以上的生产性活动与自我评价的健康呈正相关。但也有研究〔19,20〕指出这种关系仅体现在白人老年人中,在黑人老年人中这种关系不显著。例如,研究〔21,22〕发现参与有偿的工作和志愿服务的老年人一般而言不容易抑郁和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但为他人提供照顾的似乎和老年人的健康关系并不明显,而且照顾者感觉到如果照顾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激反而有更差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因此研究者建议需要将照顾活动和其他的生产性活动分开研究。研究者〔23,24〕也指出从事生产性活动对老年人很重要,但是从事生产性活动可能不一定必然导致健康的后果。
5讨论及启示
从研究方面而言,首先,尽管生产性老龄化的多维度性已被广泛承认,研究者对老年人生产性的概念界定和生产性活动的范围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生产性活动的含义,当前的经验研究还缺乏对这些因素的反思。此外,很少有研究是从老年人自身的视角来定义生产性活动的。因此,需要有更多研究去了解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如何定义老年人的“老有所为”,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老有所为”对老年人意味着什么,“老有所为”的范围及障碍又是什么。其次,老年人从事生产性活动总体而言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利,但是研究也显示参与“老有所为”的活动类型,数量多少,投入时间及是否能得到回报,甚至老年人本身的种族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老有所为”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当前关于老年人生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事生产性活动对老年人自身的影响,较少研究老年人生产性活动对于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因此对生产性老龄的意义认识还存在不足。人口老龄化虽然具有国际性,但是人口老龄化的表现和特征具有本国的特色,其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不同文化下的“生产性老龄化”研究是否具有差异性,或者在文化是否影响“生产性老龄化”的界定。虽然20篇经验研究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大部分文献基本没有提出文化可能在“生产性老龄化”中的作用与影响。虽有跨国比较研究〔8〕指出老年人在参与“生产性”活动方面存在差异,但并没有讨论这种差异性是如何产生的,文化在其中有何作用。只有Yang〔4〕明确指出不同的文化可能使得“生产性老龄化”的界定不同,在台湾的百岁老人的“生产性”研究中将百岁老年人为子女“祁福”作为老年人生产性活动的一种,她还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影响百岁老年人的自我评价,因此呼吁更多的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老年人的“生产性老龄化”。
对“老有所为”的实践而言,“生产性老龄化”或“老有所为”采用“优势”视角看待老年人,认为老龄化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压力,但也蕴含着资源,“老有所为”可以满足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老年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当前的人口老龄化成为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时,引导老年人“老有所为”尤为必要。关于“老有所为”经验研究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研究总体显示“老有所为”有助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老有所为”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减少认知功能下降和犯心理疾病的风险。因此,鼓励和帮助老年人“老有所为”甚为必要。
虽然,“老有所为”已经被确定为中国老龄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但在“老有所为”实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些大型的“老有所为”项目的参与者多是“精英”老年人,普通的老年人缺乏参与的机会与渠道。另外,在社会和家庭中也存在社会排斥和偏见阻碍老年人“老有所为”。因此,政策上不仅要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还需要创造多种形式的参与渠道和机会,能鼓励不同层次的老年人积极进行“老有所为”。同时,宣传老年人“老有所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体现的价值,消除阻碍“老有所为”的社会排斥和偏见,“老有所为”并不一定导致其他工作群体的就业机会的丧失,相反,老年人从事就业和志愿者工作反而是有益补充。但是,在提倡和实践“老有所为”时,也要意识到老年人的“老有所为”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老有所为”的内涵和范围深受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尊重其意愿及老年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鼓励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老有所为”。
6参考文献
1刘冉冉.试论中国古代的老有所为及尊老之意义〔J〕.兰州学刊,2008;181(10):155-7.
2Dosman D,Fast J,Chapman SA,etal.Retirement and productive activity in later life〔J〕.J Family Econ Iss,2006;27:401-19.
3Wahrendorf M,von dem Knesebeck O,Siegrist J.Social productivity and wellbeing of older people: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SHARE study〔J〕.Eur J Ageing,2006;3(1):67-73.
4Yang P.What is productive in Taiwanese centenarians′ lives? A challenge for the definition of productive ageing〔J〕.Chin J Soc Work,2010;3(2):125-37.
5Baker L,Cahalin LP,Gerst K,etal.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older adults:the influence of number of activities and time commitment〔J〕.Soc Ind Res,2005;73:431-58.
6Burr JA,Caro FG,Moorhead J.Productive aging and civic participation〔J〕.J Aging Stud,2002;16:87-105.
7Fast JE,Dosman D,Moran L.Productive activity in later life:stability and change across three decades〔J〕.Res Aging,2006;28(6):691-712.
8Hank K,Stuck S.Volunteer work,informal help,and care among the 50+ in Europe:further evidence for “linked” productive activities at older ages〔J〕.Soc Sci Res,2008;37:1280-91.
9Hinterlong JE.Race disparities in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examining the role of productive engagement〔J〕.Health Soc Work,2006;31(4):275-88.
10McDonnall MC.The effect of productive activitie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dual sensory loss〔J〕.Res Aging,2011;33(3):234-55.
11Ranzjin R,Grbich C.Qualitative aspects of productive ageing〔J〕.Austral J Ageing,2001;20(2):62-6.
12Siegrist J, Wahrendorf M.Participation in socially 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arly old age:findings from SHARE〔J〕.J Eur Soc Pol,2009;19:317-26.
13Timmer E,Aartsen M.Mastery beliefs and productive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e third age〔J〕.Soc Behav Personal,2003;31(7):643-56.
14Mui A.Productive ageing in China:a human capital perspective〔J〕.Chin J Soc Work,2009;3(2):111-23.
15Niti M,Yap K,Kua E,etal.Physical,social and productive leisure activities,cognitive decline and interaction with APOE-e4 genotype in Chinese older adults〔J〕.Int Psych,2008;20(2):237-51.
16Hao Y.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older adults〔J〕.J Gerontol,2008;63B:S64-72.
17Hinterlong JE.Productive engagement among older Americans:prevalence,patterns and implication for public policy〔J〕.J Aging Soc Policy,2008;20(2):142-64.
18Rozario PP,Morrow-Howell N,Hinterlong JE.Role enhancement or role strain:assessing the impact of multiple productive roles on older caregiver well-being〔J〕.Res Aging,2004;26(4):413-28.
19Rudman DL,Molke D.Forever productive:the discursive shaping of later life workers in contemporary Canadian newspapers〔J〕.Work,2009;32:377-89.
20Sherraden M.Productive ageing is likely to become a major policy discussion in China〔J〕.Chin J Soc Work,2010;3(2):101-5.
21Mjelde-Mossey LA,Chi I,Lubben J,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e activities,relations,and aging well for elders in China〔J〕.J Eth Cult Div Soc Work,2009;18:292-308.
22McMunn A,Nazroo J,Wahrendor M,etal.Participation in socially-productive activities,reciprocity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baseline results in England〔J〕.Ageing Soc,2009;29:765-82.
23Hinterlong JE,Morrow-Howell N,Rozario PA.Productive engagement and late lif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J〕.Res Aing,2007;29(4):348-70.
24Jung Y,Gruenewald TL,Seeman TE,etal.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of frailty in older adults〔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0;65B(2):256-61.
〔2014-12-17修回〕
(编辑杜娟)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5-1273-04;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112
通讯作者:楼玮群(1969-),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心理健康、亲属照顾的研究。
1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
第一作者:童红梅(1975-),女,博士,主要从事老年学、移民和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