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2016-04-14朱浩
朱 浩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310027)
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朱浩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310027)
〔摘要〕目的分析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老年保障政策重点。方法根据2011年杭州市数据,选择其中318个老年样本构建生活满意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客观指标(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就医困难程度、家庭收入评级)、主观指标(家庭生活满意度、健康情况满意度、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老年保障政策的重点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家庭相对收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建立动态调整的生活补贴机制;加快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于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引导他们进行社会参与。
〔关键词〕生活质量;家庭收入
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在既有研究中一般将其分为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精神慰藉、躯体健康等几个方面〔1~3〕。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性,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往往在东西部会出现程度上的不同,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收入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而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其解释能力相对较弱。杭州市作为东部发达城市,强调“生活品质”和“休闲”的生活方式,其生活质量指标中的物化指标相对较弱。本研究通过杭州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数据,探讨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来源于在杭州、厦门、深圳三地2011年同期开展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质量调查,分别由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作为执行单位,主要来自于课题组在杭州主城区(包括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五个区,每个区随机选取2个社区,共10个社区的数据)的调查。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其中318个老年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女性50岁,男性60岁的退休年龄作为划分标准)。
1.2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杭州市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医疗、居住条件和环境、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进行调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指标来准确测量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1.3研究变量及赋值从个人基本特征、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主观生活满意度三个方面来考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考虑到老年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在指标选择方面在考虑个体基本特征(X1性别:男性=1;女性=2;X2年龄:1=50~59岁;2=60~69岁;3=70岁及以上;X3教育程度:1=没有接受正式教育;2=中学毕业及肄业;3=大专;4=大学;5=研究生及以上;X4婚姻状况:1=单身;2=已婚;3=离婚;4=丧偶;5=同居;X5是否有子女:1=没有;2=有)的基础上,覆盖主要的生活领域,从收入保障〔基本日常维持生活负担(X6)、家庭相对收入(X7)、家庭收入评级(X8)、个人月收入(X9)、养老保险参保情况(X10)〕、健康医疗〔医疗保险参保情况(X11)、是否有需要照顾的家人(如身心残疾的家人或老人)(X12)、过去一年有否庞大的医药费用支出(X13)、就医难问题的加权平均分(X14)〕、居住条件和环境〔居住条件及环境维度:住房的居住空间是否太小(X15)、居住环境加权平均值(X16)〕、社会关系网络〔处于经济困难时可以获得社会帮助的途径(社会支持加权强度)(X17)、社会身份认同加权得分(X18)、社会参与加权得分(X19)〕几个方面,同时也从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X20)、自我健康满意度(X21)、居住环境满意度(X22)、社交生活满意度(X23)、家庭生活满意度(X24)及自我认知和情感心态(X25)几个主观方面来构建综合的指标体系,总共25个自变量(X),因变量(Y)为总体生活满意度。虚拟变量:不满意=0;满意=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就业难问题的加权得分、家庭收入评级及家庭生活满意度、健康情况满意度及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除去个体特征因素外,其余因素大体可以归类为三方面:家庭收入、健康医疗、个人自我认知和心理状态。见表1。
表1 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3)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统计显著
3讨论
本研究结果与诸多研究保持一致〔4,5〕。在年龄方面,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越高。在既往研究中,一般认为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下降、收入下降等、社会疏离等使得生活满意度下降〔6〕,然而最近的诸多研究却发现年龄大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反而更高。例如,郭大水等〔7〕根据天津的调查发现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低年龄组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骆为祥等〔8〕根据2002、2005、200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发现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超过了负向作用,并将其归因为年龄成熟效应,即随着年龄增长伴随着个体自身发展,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评价变得积极。对于年龄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相关研究有着不同定论,然而从本研究来看,跟调查对象主要是自理能力较好的老年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因年龄增长身体功能衰退的负面影响减弱,从而呈现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越高。有许多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越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越高,因为收入、社会参与、身体状况方面与教育程度呈现出正影响〔9〕。本研究结果与诸多研究〔10〕基本一致。例如,惠蓉等〔10〕调查发现,丧偶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于非丧偶老年人,因而使得前者生活满意度较低。另外本研究也发现“是否有子女”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不大。一般上认为有子女的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方面拥有更多的选择,然而该研究中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与78.0%的调查对象是有伴侣有关,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子女在生活照料方面的意义,而且在杭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老年人经济能力较强,对于子女的经济依赖较少,同时代际养老本身在弱化,因而对于有伴侣的老年人来说,是否有子女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对于家庭收入的相对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活满意度,而个人收入对其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这与许多研究认为收入的结论不同〔11〕。收入评级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故此,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对老年人的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进行区分,同时对于收入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没有给出测量。当然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使得收入在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解释力下降。本文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较弱,参加社会团体的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体育艺术类的团体。健康医疗作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最具决定性的指标,其诸多研究都表明健康程度和医疗服务满意度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本研究发现老年人医疗保险参保方面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医疗保险参保率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同样就医难问题的加权平均分也会影响生活满意度,加权分数越高意味着就医越困难生活满意度就越差。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在家庭中养老,对家庭关系及生活方式等的满意程度将极大影响着他们对于老年人生活的认识,另外就是健康情况的满意度也影响着总体评价,对于自我健康情况的正面评价将意味着老年人拥有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使得对老年生活形成积极的情绪。本研究政策主要含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的基础上要适当地提高养老金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的生活补贴机制。基于对老年人个人收入及家庭收入评级的测量,发现老年人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当然不是说没有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的方式不是直接的。其生活满意度与家庭收入评级则呈正相关,这表明收入不仅看其绝对值,更要看相对值,老年人对于家庭收入的评价将很大程度决定其生活满意度,可以说随着老年人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要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不仅只是提升老年人的收入绝对水平,更要根据生活指数动态调整。从调查样本看绝大多数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退休金,这就使得其经济收入的提高主要在于退休金的调整,要求其养老金能够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的基础上能够使老年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根据经济增长适度提升养老金水平和生活补贴。②加快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在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同时改善服务的便捷性,提倡健康老龄化。医疗和健康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生活的满意度,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自我健康满意度水平及对于“就医的困难与否”问题都显示出较强的显著性。如何提升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输送到社区、家庭的便捷性将成为养老服务的重点内容。③加强对于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引导社会参与。从老年人的心理和个人认知方面,发现很多老年人有强烈的被社会抛离感,在情感慰藉方面存在较大的危机,正如以往研究发现,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变得困难,而在社会参与方面又比较缺乏,参与社会团体活动仅限于零星的体育和艺术团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另外就是老年人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心态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其生活质量,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态度较为消极。在欧美国家,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为丰富,有利于培养其积极的社会心态,这也启示我国的老年社会政策应该倡导积极老龄化,拓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老年人积极地融入社会,进而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生活态度。
4参考文献
1蒋志学,刘丽,赵艳霞.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探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9(3):61-5.
2赵建刚,贺加.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65-7.
3罗敏,左月燃,金宁宁,等.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29-32.
4Guallar-Castillon P,Sendino AR,Banegas JR,etal.Differences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women and men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of Spain 〔J〕.Soc Sci Med,2005;60(6):1229-40.
5徐涛,姜宝法,孙玉卫,等.深圳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7):427-9.
6于桂兰,主理群,徐维珍.417 例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及局级干部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2):108-10.
7郭大水,梁锦江,肖童.天津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29-30.
8骆为祥,李建新.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年龄差异研究〔J〕.人口研究,2011;35(6):51-61.
9蒋志学,赵艳霞,刘丽.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分析〔J〕.西北人口,2003;91(1):28-30.
10惠蓉,张华丽,张茹英,等.西安市老年人ADL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8):567-9.
11陶国枢,刘晓玲,陈丰,等.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7(4):197-8.
〔2014-11-27修回〕
(编辑苑云杰/杜娟)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5-1203-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82
第一作者:朱浩(1981-),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