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在熟悉的路上发现新的风景
2016-04-13李新会
文/李新会
利用互联网,在熟悉的路上发现新的风景
文/李新会
“拿到一篇课文往往觉得没什么可教给学生的,自己要教的又觉得学生已经会了。”这样的话语听得多了,不禁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熟悉的路上真的就没有风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妨利用网络开阔一下视野,从原文、作者和作品写作的时代特征等方面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也许在熟悉的路上还会发现新的风景,新的发现必然会唤起沉睡的教学激情。
利用网络搜索功能,迅速找到原文,比较原文也许能提供新的教学启示
理解文本,如果只局限于课本和教学参考,久而久之教学内容就会在头脑中固化,当然一些教学灵感也会随之淹没。有些课文是教材编者为了依据教材整体设计,或是突出某个学习重点改编的,虽然风采依旧,但是有些细节不免要做出牺牲。利用百度搜索,找到原文,品读原文,比较原文,也许就能获得新的教学启迪,重新点燃教学激情。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以下课例均出自此版教材)第9册有一篇文言文《学弈》,编者选编的内容为《孟子·告子上》中弈秋的故事。意图学生通过读文体会到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到本领。在课外阅读铺天盖地的当下,有一部分学生都熟知这个故事,也明白这个道理。搜索原文就会发现,在文章的开始孟子就直接写出了所要表达的中心“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结合11册的《螳螂捕蝉》和12册的《为学》就能得到“我们的先贤都善于通过小故事阐明大道理”这样一个认识。那么上面的认识怎样通过教学体现出来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面对挑战还会觉得没得教吗?
再如9册老舍先生的《猫》,通过搜索原文就会发现原文比课文长,事例更加具体。课文当中通过“老实——贪玩——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勇敢”三方面相互矛盾的特点说明猫性格的古怪。为了达到引导学生理解的目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都会引导学生举例。没有接触过猫这种动物的孩子只能在课堂上听!这部分学生此时就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其实原文当中的例子能给所有学生启发:“看吧,大马戏团里什么狮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驴,都能表演一些玩意儿,可是谁见过耍猫呢?(昨天才听说:苏联的某马戏团里确有耍猫的,我当然还没亲眼见过。)”这就是一个所有学生都能听懂的例子!从中获取的提示不是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吗?
网络的便捷为教师品读原文,获取新的教学灵感提供了便利,在这其中教材编者的思路也不能弃之一旁。
利用网络更深入了解作者,从作者角度能重新审视并理解教学内容
文以达意是说作者的写作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要想更好地理解文本,对作者本身的了解也必不可少。现在“360百科”为了解作者提供了便捷,输入姓名,生平简历等相关信息就会马上呈现出来。同时“中国知网”提供的高校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让对作者的了解变得轻而易举。对作者的深入了解能让教师更深入理解甚至重新审视课文内容。
如11册有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参108页这样表述“据说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一次被免去宰相职务回家途中写的”。深信这句话的教师会认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表现的是作者回家的急切心情。而恰恰“据说”一词就有不确定性的含义。通过“360百科”能了解到王安石这位大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官场上是几经沉浮。但从简介中并不能看到他何年何月写了这首诗。从作者所经地域考查能发现蛛丝马迹,但大量的古今地名的比对又太烦琐了。通过“中国知网”查一下此诗的写作时间,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就会为解读提供帮助。如张建营曾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过一篇《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在文中根据史料及作品详细梳理了王安石官场沉浮过程所经地点,最后得出此诗写于1075年的赴任途中,和他第一次辞去宰相的1047年相差28年。根据史料记载作者是1021年出生,那么教参的“据说”就是此诗写于作者36岁,考证的结论是写于作者54岁。结合着张建营考证的作者写诗的年龄及官场命运解读这首诗,在写景的同时寄托更多的应该是思乡。“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三个地名:京口、瓜洲、钟山,钟山就是作者的家乡。把“钟山”换成家乡就是“家乡只隔数重山”,家乡有作者的亲人、朋友、往事、一草一木……家乡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只隔着那么几座山的感叹对于一个54岁的老人来说更合情境。山隔着的是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现了明月,通过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不难理解到写的还是对家乡的思念及急切回家的心境。重新审视这首诗,就会得到这样的认识: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诗人心中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现在诗人只有将愁绪藏于诗中,藏于心中。如果不了解作家,那对这首诗的理解能到如此深度么?
网络的便捷让语文教师与选文的作者变得能够零距离接触,让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含义成为可能。当然并不是完全要把教师的理解深度传授给所教的学生,但是教师的高站位能使教学不偏离方向是不变的。
利用网络的共享功能,了解作家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拓展教学的设计理念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乏名家经典,对这些文章的解读如果想更深刻些,了解作家作品写作的时代特征就很有必要了。有些先期探秘者的探秘成果通过搜索,立刻就能分享。
如11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教参当中这样解读并概括:“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贫苦儿童的深切同情。”这种概括没有引起部分教师的重视,因为他们就是认为安徒生的作品就是童话作品。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定位,想象的成分与表达方式成了课堂的主流,现实的成分大部分被忽视。最后走出课堂的学生心底剩下的只能是同情。网上搜索写作背景及时代特征能够发现以下几条信息:一是创作时间正好是丹麦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候,丹麦人民正承受着本国统治者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二是安徒生的妈妈小时候要过饭,而且还露宿过街头;三是小时候的安徒生受到过奶奶的疼爱,和慈爱的奶奶相依为命。综合几条信息看,作者是在借童话的形式,以自己切身的感受和对广大贫苦儿童的同情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这一情感在文章最后是通过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表现出来的,是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来的。到此不禁让人想起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什么那么打动人(具体教学过程可参见网上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教学实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窦校长不但从童话的角度把握了课文,而且还能从一个现实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
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来源有时不够权威,或者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造成信息的缺失,需要教师首先搜索更多的信息,其次整合这些信息,加以比较和甄别,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俗话说,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温度。我觉得:“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不仅决定教学的高度,而且还有教学的准确度。”作为语文教师,可能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但可以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利用摆在身边的信息技术成果弥补自身缺憾,为做好教学工作开辟一条方便快捷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