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滋养学生的童年
2016-04-13刘岩林
文/刘岩林
用课程滋养学生的童年
文/刘岩林
“让课程成为孩子快乐上学的理由”是山东省青岛枣山小学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初衷。成立之初,学校就响亮地提出“创办一所滋养学生童年的学校”“培养一批批拥有山一样胸怀和品格的学子”。那么,靠什么滋养学生的童年?靠什么培养枣山学子呢?学校给出的答案是:课程。因为广义地讲,一切教育活动皆课程。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学校确定了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学会学习、艺术审美、学会生活、实践创新。这六个方面,与“培养山一样胸怀与品格的学子”育人目标相呼应。
落实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学校借助学校标志性植物枣树的“枣花”形象结构,构建了“枣花朵朵开”课程体系,创生出适合枣山学子的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快乐上学的理由。
让国家课程灵动起来
学校将原来的十几门国家基础性课程,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方式,整合为五个领域。通过实施“五部曲”,让国家课程灵动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效。
启动长短课时 改变以往40分钟的固定课时,每天的第一节是“长课时”,50分钟,主要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整合课程的实施;第三-六节都是“普通课时”,35分钟;另外还有“微课时”:晨诵10分钟、午写15分钟;加长课时90分钟,用于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的开展。
用整合的理念研究多样化课堂设置彩色版块式课表,在排课上尽量安排教师承担相关颜色的课程,引导教师加强相同版块整合教学。
实行教师走班和学生分层走班“教师走班”,源于教师的自主研讨,同年级的相同学科的教师在集备之后,轮流在2—3个班级走班执教相同的教学内容,既有移植,也有创新,直到达成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施“互联网+”环境下翻转课堂 作为李沧区翻转课堂联盟校之一,学校借助“互联网+”的环境,摸索出“两个时段、八个环节”翻转课堂实施策略。课前时段,分为“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导学、自我测学”几个环节。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凭借“课前学习单”和微课,进行自主预习和自我测查。课堂上有“解决疑难、练习展示、评价点播、总结反思”几个环节。
“互联网+”环境下空中课堂的互动学习。老师们尝试用CCtalk这种直播教学工具,开展多屏终端互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家里也能快乐学习。
让拓展性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拓展性课程包括学校特色必修课程、德育课程、学校六大精品节日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名家课程等板块,都是学生的必修课。
其中,学校老师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打开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窗口》,受到来自英国和马来西亚教育同行的赞誉。
学校的“爱润枣花开”德育课程润物细无声,除了主题类活动课程、班队会课程,还有节庆类活动课程。
学校还特设了每学年的“六大学校精品节日”,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实践探索,促进整体发展。
让个性化课程服务学生的个性成长
学校积极创建个性化课程,包括:选修社团课、学生个性主题研究课程、家长主题微课、生存课程等,都是学生的选修内容。
建校两年来,学校有200多名学生在全国、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学生社团在健美操、啦啦操、科技、机器人等比赛中,荣获四项全国一等奖、两项全省一等奖。老师和学生在课程中同成长,有20多人次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多个教师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这些都是课程育人的成果。
学校相信:只要把课程做活了,学校就会充满生机,只要把课程做实了,一定会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滋养。为了让课程成为学生快乐上学的理由,枣小人会继续努力,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枣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