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善于巧留“空白”
2016-04-13高进明
⌾高进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佘市桥镇中学 415200)
语文教学要善于巧留“空白”
⌾高进明
如今,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一些学生厌恶语文,上课不专心听讲,忽视语文课堂教学,忽视语文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语文只要临时抱佛脚就能考个及格;一些语文教师抱怨学生不认真听课,感觉讲课吃力,授课没有什么激情……该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多巧用“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方法。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这一方法很有效。试想,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却反而能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去思考,去发挥,让欣赏和作者共同去完成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而应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思考、探索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
那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巧留“空白”呢?
一、在情感上留出空白
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在上课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对待课堂气氛,披文入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悟不单单表现为感情强弱的变化,更表现为各种不同感情的转换和变化,如激昂、平静、愉快、悲哀、悠闲、愤恨、同情等,这种种感情的变化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节奏,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就总体而言,无论教什么样式的语文课,课堂的感情节奏应和文章的感情相吻合,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如此,则难以“披文入情”,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美酒让学生去品尝。一首诗,一篇散文,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后,教师不必急于讲解。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剖析会成为多余。只有如此教与学才能达到同频共振,情感才能自然流露,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台湾作家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设置了音乐背景,创设出一种淡淡的略带伤感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掀起了情感变化的第一浪。当学生读到课文结尾“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时,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深深融入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中,从而体会到作者思乡爱国,渴望两岸沟通,祖国统一之情如何溢于字里行间。因此,教学的原则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在这样的审美性学习中学生才能去品尝到那甜美的果汁和升华到美的境界。
二、在思考上留出空白
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过程。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考过程。问题一提出,马上就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了;或者,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没有关注到学生由于经历和情感的差异,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不尽相同的事实;或者,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及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没有价值。这种不“思”只“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千万要注意,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至少要等待几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可诱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去思考、去判断,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讲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时,就可这样问: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学习环境、学习的内容上各有什么不同?作者向往的是哪种儿童教育?这样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诱导积极寻找答案。又如在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不看课文,根据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去爱故乡、爱生活。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和判断。
三、在知识上留出空白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或许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上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初中语法“形声字”的知识时,关于形声字的八种结构形式,教师可以只对其中某一种作分析,如:“渭”左形右声,其余有意留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总结,学生会在探索中补充空白,形成系统的认知。学生在知识自补、迁移中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知识体系来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学生的创造,而应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特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自己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在情感上、思考上、心理上、知识上留出空白,给学生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出空白”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显现,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吸取知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去激趣,共创和谐的语文课堂,以便学生不仅学好语文,而且要喜欢学、爱学、学得开心、学得欢心。
“留白”——真的让学生爱上了语文!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佘市桥镇中学 4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