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及策略探索

2016-04-13冯勋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冯勋党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泌阳县象河乡中心学校 46372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及策略探索

⌾冯勋党

初中语文阅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改进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确定阅读目标,努力创设适合学生阅读的良好氛围,充分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发展学生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基本策略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进行统一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活动无疑是对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的忽视,使本来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阅读教学变成了死水一潭。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来,新的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语文阅读教学也在探索中不断改进。但客观来讲,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粗浅的谈谈对阅读教学的反思及改进策略。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的塞进学生大脑中,所以课堂上总是教师在表演,从头至尾都是教师的简单提问和学生的齐声作答,以及教师的讲解,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合作,更谈不上学生的探究学习。

2.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习惯于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与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完全按照所谓中考题型的框架进行讲解,甚至编制出大量的模拟试题,运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凡是与中考题型有关的内容,课堂上被无限放大,得到强化训练,而所谓与中考题型无关的基本能力训练,则无形中被忽视,导致学生只会应付考试,但缺乏真正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3.忽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阅读教学中,教师投入的精力和花费的时间,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成比例,费时费力却事倍功半。在知识的灌输中,教师唯恐遗漏了什么知识点,不论是“西瓜”还是“芝麻”都不愿放弃,力求面面俱到,无一遗漏,这样反倒是如蜻蜓点水一样浅尝则止,收获极少,结果是教师累,学生烦。课堂中最重要的学生活动、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却很少。这样的阅读教学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和内化,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

4.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阅读教学中,不乏有一些语文教师,习惯上偏重于对课文内容的详细分析,却忽视了课文思想内涵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和情趣感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是所谓的知识,却未能享受到自主阅读和个性体验的快乐,未能受到良好的情感激励和审美教育。通过大量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恰恰是阅读教学最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1.合理确定阅读目标 简单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就是新课标强调的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实施阅读教学,教师就需要围绕着这个根本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要真正弄清楚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学段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能力,把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确定为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真正转变。阅读教学的课时目标,要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单元导读,结合课后练习题,结合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来确定。教师要注意把问题作为课时目标,通过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文本,精心设计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注意把学生的阅读需求纳入到课时目标中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学生的阅读需求,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的目标确定了,教师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阅读活动流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教学目标,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怎样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须的,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并不是完全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事实上,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知识积累以及社会阅历的缺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太恰当,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重视与学生的交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中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程度,教师视时给予引导或纠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创新,不迷信文本和教师,善于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3.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真正突出学生主体,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者、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自觉参与者、主动实践者。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是在阅读的内容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句子来阅读,学生选择的内容符合其本人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较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提高阅读水平。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来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和自觉,学习活动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学生能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三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选择喜欢的方式与人交流,主动和别人分享阅读体验和个人见解,感受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完善个人观点和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努力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互动关系,真正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协作下自主探究,深入体验,张扬个性。教师应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去触摸、去品味、去体验,全方位地感受并理解阅读材料所蕴含的信息与思想内涵,从而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乐学、爱学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被充分激发,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较好的把握、分析、理解和赏析课文,受到情感熏陶和审美启迪,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另外,阅读教学还要注意向课外拓展,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统一,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和自己的分析、理解,更好的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1]孙年明.论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中学语文.2015(24)

[2]史小建,樊迎光.语文阅读教学视角探析[J].语文建设2014(24)

[3]于爱水.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浅谈[J].中国教育学刊.2014(06)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泌阳县象河乡中心学校 463720)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