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美德,共筑精神家园
2016-04-13郑志东
⌾郑志东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公兴中学 628300)
传承中华美德,共筑精神家园
⌾郑志东
作为一个中国人理所当然要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美德。和谐的社会需美德来构建、来充实。
鲁迅、孔繁森、张思德、雷锋、孔融等等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华美德人人可以拥有,如;谦虚好学,团结同学,为爸妈洗一次脚……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它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它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有民族的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连,使民族精神正真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创新,才能发展;唯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因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具进,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反腐倡廉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彭德怀、张海迪……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帮助和教育身边的每一位人。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符合时代的民族精神,我们应传承并不断的弘扬发展并用它来改变周围的人,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人造卫星飞上太空,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女排登上奥运冠军颁奖台,这样的中华民族美德让十三亿同胞热血沸腾,大声呼喊:“中国万岁!”“我爱你中国”经历过沧桑的中国雄于世界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每一个中国人与国家的感情就像母子之情一样割舍不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以及一些海外的中国人,他们对祖国和人们充满了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在国家利益面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还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学子,也像身在异乡的钱学森一样刻苦钻研,为国争光,学成之后不为国外繁荣富贵所动,不惧强大的反动压力,想方设法毅然回国投入祖国的建设行列中,为祖国贡献光和热,事实证明自强不息以及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永远伴随我们,充实着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高尚。
孝敬更是中华美德之首。古时候就有一位帝王叫周文王孝敬父母,他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问候父母,向父母请安,每天晚上他都不知疲倦地向父母请安,父亲稍微一点点不舒服,他就会想尽办法让其舒畅。还有一位县官叫陆陇其,他在灵寿县做官时,有一少年因不孝被其母告到县衙,其母要求杖刑他的不孝之子:陆陇其说:“我正缺一个小仆人,不若将他留在我身边做仆人,什么时候我有仆人了,我再用仗刑将他送还。”这一小伙子跟随陆陇其左右,每天早上陆陇其很早就起床守候在母亲门外等母亲起床后便侍候她洗漱;每天中午吃午饭时他守候在母亲身旁,等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每天晚饭也一样。母亲有一点点不适之感时,他便去请医、抓药、煎药,直到完全康复为止。这位少年被他的孝敬感动了说:“老爷,我错了。我想回家向母亲道歉,并永远孝敬她老人家。”陆陇其让少年与其母亲相见,从此这少年便以孝闻名于乡里。能成大事者他们都十分尊重别人,更是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啊,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能爱国呢?更谈不上传承中华美德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尊父母、爱父母、孝父母。“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这句话知道的人很多,但做到的又有几何?弘扬民族精神应从小事做起,可以是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及孕妇让座,过马路时扶老人、小孩过去,周围的垃圾随时弯腰捡起,植树造林,让沙漠变绿洲。给孤寡老人挑水送菜、送粮、买药、送医院,给留守儿童送温暖......把爱奉献给祖国、给人民,让祖国变得更美丽、富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不会有民族精神。《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包括了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所以“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不会忘记,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时,不会忘了我们的“根”,传承中华美德,共建和谐幸福家园。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它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的传授历史文化精神,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的必要性等等,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提倡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子弟、学生的教育。《百家姓》它记载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国学经典祖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会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自信心和自豪感。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民族精神是道义的支柱,它在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民族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传承和发扬。让具有民族精神的家园辉煌的屹立于世界。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公兴中学 62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