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2016-04-13何华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文学作品

⌾何华龙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山中学 564100)

浅析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何华龙

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建设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探索、反思、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小学语文教育刚迈入正轨,变爆发了十年浩劫。1978年文革结束后我国采取拨乱反正政策,语文教学终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代。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体系都有许多不足之处,无法适应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这时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各种论调由此产生,进而演变为一场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因此,新世纪初诞生的全新版教学大纲提出:要扎根丰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中吸收养分,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外国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多元文化素养。

一、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现状

20世纪二十年代,外国文学作品被编入我国中学语文的教材,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20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第一套中学语文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其中选用了4篇外国文学作品,由此,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出现了外国文学。建国之后,我国语文教材编纂者不断探索研究,历经坎坷,始终坚持外国文学作品必须在教材中占据一定分量,并逐渐提高其比重。进入90年代后,我国加快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外国文学教材的数量明显增加,国别、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也更加丰富。从单纯的文学作品拓展到科普读物、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由单一的苏俄、东欧文学发展为世界各国文学,且更加偏重于十九、二十世纪的选文。而从风格流派来看,在现实主义作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诗歌、哲理散文以及天文、地理、科学等方面的小品,充分体现了中学语文教育与当今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二、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1.合理讲解外国文学作品 教师对中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灌溉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优秀的文化的文化遗产,尽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只占据一小部分,但同样担负着文学作品教学的任务,老师不能因为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少、考试分量少就忽视它。经济全球化时代下,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与阅读更多、更好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这是让中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和文化时代发展的窗口,有助于开拓中学生的文化眼界,增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战争与和平》、《荒岛余生》、《悲惨世界》三篇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的重点,对前两篇作品进行讲解,让中学生充分认识,并了解外国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学生的正确爱国意识,激发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自行预习第三篇文章,并利用开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情感的认同,而且还能促进中学生更有效的理解作品内容,切实提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效率。

2.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借助有效的奖励与惩罚的方式,这样一来,能够促进中学生从“害怕失败”上升到“获取成功”的转折。此外,科学、合适的学习动机是中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中学生学习稳定的表现所在。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巩固中学生对于外国文化学习的动机,端正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协助中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使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文学作品还是外国文学作品,从作品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都是以人为的书写为核心。因此,从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角度出发,中学生应该降低功利性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体现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以此来看待外国文学作品学习,使中学生深入的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促进中学生主动投身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来,更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素养。

3.提升老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以适应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语文教学课程有十分明显的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教育。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的引导中学生把握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使用规律,培养中学生的文学语感,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力。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威尼斯商人》这一篇外国作品时,老师可以上网先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作者莎士比亚生平的一些经历与写作意图,关注如何展开戏剧中的冲突变化,感受作者戏剧作品中的语言魅力,并以此来提升老师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进而丰富课堂内容,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上,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改变语文教学方式 这里所说的语文教方式,指的是那种只注重字词句的解析以及文章写作方式的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要以掌握人文精神为主,像学习《最后一课》,不要只重视文章中的好句子,而是要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以及对国土沦丧的痛苦。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对于吝啬鬼夏洛克应该批判,但作品中还含有强烈的殖民倾向,以及对犹太人的歧视,这一点也要掌握。

2.提高语文教师素质 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包括文学素养、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初中外国文学作品中,不仅有文学历史,还有涉及自然科学的《昆虫记》,涉及到美术的《梵高传》以及地理知识的《鲁滨逊漂流记》,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在课堂上将这些内容诠释清楚。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广读书才能储备自己的那“一桶水”。

四、结语

无论是中国文学作品还是外国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死记硬背,以分数为目标是学不好的。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教学也要采取多元化方式。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山中学 564100)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