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意识的渗透

2016-04-13周春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听力意识初中英语

⌾周春玲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317000)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意识的渗透

⌾周春玲

主要通过对中、英两种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比较,尝试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挖掘教材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融于语言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

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意识渗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文化意识应成为每一位英语老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依据课标开发的各个版本的英语教材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但是教师如果不加以挖掘和关注,很容易忽略。下面本人尝试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挖掘教材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融于语言教学实践中以及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多方面了解西方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并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虽然使用新教材,老师平时也很注重听、说训练,学生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做些简单地交流。中英文化在社会礼节、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制度、信仰,甚至在世界观等都存在着差异。当然,作为分析性语言的中文与作为综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法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英语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学生自觉意识到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与汉语、中国文化的不同,因此避免在与人交流英语时犯错。

二、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进行课堂文化意识的渗透

1.利用听力材料,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新目标》每个单元都有丰富的听力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些听力材料,语言地道,内容多样,更主要的是蕴含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将隐性化为显性,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下面以八年级下册Unit2 I ’ 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为例进行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志愿者和慈善活动”,主要讨论中学生怎么在课余给周围的人及社会提供帮助。在Section A 部分,教材提供了如下的听力材料:

Convesation1

Boy1:I hope to work outside.

Girl1:You could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Convesation2

Boy2:I ’like to help homeless people.

Girl1:You could give out food at the food bank to help feed them.

Convesation3

Girl2:I want to cheer up sick kids.

Girl1:You could ask hospitals to let you visit the kids.

教材编写这份听力材料的目的就是通过几个学生的对话让大家了解在英美等国家,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很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所长选择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出一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下西方学生的志愿者活动这一特殊文化现象,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Step 1.Guessing

T: What do I usually do in my free time?

Step 2. T :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free time?

Step 3. Listening practice.

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stud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usually do in their free time? Let’s listen.

(after listening)

Q1. What can students do to help others in the dialogues ?

Q2. What other ways do you know?

Q3. Do you want to help others in your free time?

Q4. What can you do to help others?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学生意识到西方国家把志愿者活动看作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对他人与社会有帮助的事情。而中国的孩子往往以学业为主,周末还要游走于各大辅导班。

2.利用课本插图,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新目标》包含了各种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配图,有的为了对话创设情境,有的为了加强直观认识,有的为了帮助理解和运用语言,有的为了增加趣味性。这些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例如,九年级上册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呈现了如下图片,然后让大家根据图片描述和相应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泼水节)配对。目的是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活动进行讨论。

首先我用幻灯片展示各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并提问:What festival is it? /When is it?/What do people eat?/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that day? /Why do you like it so much?在接下去的环节中,我又用幻灯片出示了几个西方国家特有的节日活动,让学生来猜这是什么节日比如:圣诞节、 万圣节、 复活节、 感恩节……因此,学生会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西方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求同存异。

3.利用阅读短文,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新目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编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编写的。这些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如七年级下册Unit 6介绍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八年级上册Unit 4介绍中国才艺节目China’s Got Talent, 九年级上册Unit 2介绍了中秋节等等。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化的熏陶。

总之,不同的国家和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作为英语学习者只有在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跨文化交流。而新目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一线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渗透。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但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运用各种策略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英语思维能力,使他们能自觉地吸收并融入英语的文化内涵,最终达到能够准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英汉翻译教程,杨士焯,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杂志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317000)

猜你喜欢

听力意识初中英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