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2016-04-13周凤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生活

⌾周凤让

(作者单位: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 558100)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周凤让

政治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也来源于生活。政治从大方面来讲可上升到国家高度,从小方面来讲就是普通百姓关心的问题。高中阶段把政治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可见进行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学不用上升到太高深的高度,能使学生掌握跟生活有关的知识即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经验政治化,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价值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就是既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增强学生素养;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解决矛盾。“生活化”教学由于具有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必将是实现其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中,教师通过通俗的案例给学生传授知识,首先实现了学生把知识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化,通过对具体时间的思考,再将知识内化为正确的认知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教师对实际案例的深度解析及同学的讨论交流,再将知识外化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注入了情感导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具有高度的实践辅助作用价值。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1.哲学依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科学,而生活是真实的,具体的。作为社会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其本质也是在于对生活真知的体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感受了许多政治现象,特别是高中政治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为政治课堂教学联系日常生活提供了可能。

2.心理学依据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情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从而也导致各种各样的反应,一定的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学习就发生了。认知学派认为,认知是指在意识水平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转化,信息的储存,信息对进一步认识的指导等。高中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他们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喜欢独立活动,独立完成任务。

三、“生活化课堂”构建的细节要求

1.依照政治课堂需求明确定位 教师作为高中政治课堂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生活化课堂”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将自身作为教学主导,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在政治世界中徜徉。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政治课堂与生活课堂结合在一起,要将传统教学中的单纯言传转变为生活化中的身教,保证学生能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改善高中政治学习成效。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引路人,引导学生融入到“生活化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自主探究,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2.依照发展需求丰富课堂内容 “生活化课堂”是一种开放性较高、自由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领略高中政治的魅力。在对该项教学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课本知识传输给学生,更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政治本质,让学生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了解高中政治,提升自身政治知识,树立正确政治视角。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对电子资源、视频资源、文字资源等充分融合,与时俱进,在满足学生对时代环境的好奇心中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的重要性,提升政治课堂的针对性及时代感。

3.依照模式内容拓展教学时空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赋予生活背景一定的政治内容,保证学生在政治空间中加深对高中政治的了解和认识,最大限度提升学生政治学习成效。该项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与高中政治“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高中政治、爱上高中政治学习。在构建生活化场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品、短剧、相声、故事会、辩论等形式,提升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构建生活化场景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依照学生状况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确保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真正与社会接触,在真实的环境中领会思想政治的重要性。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2]林文树.试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时代教育,2007.

[3]李爱华.思想教育要因材施教[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7(03).

[4]郭道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 5581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政治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