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实施

2016-04-13黎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分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黎光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建兴中学 637300)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实施

⌾黎光

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性教学。

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对人类及民族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差异性教学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差异性教学的概述

差异性教学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虽然差异性教学与因材施教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强调施教者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

差异性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差异性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立足点,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严格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设定。第二,教学内容具有多样化特征。由于每个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不一样,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二、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实施

差异性教学有别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个体为施教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呢?

1.差异性教学目标的设置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以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认识与理解为目标;对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以巩固新旧知识为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发展其学习思维为目标。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节内容时,其中的百家争鸣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家思想,且各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也略有差异。为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首先应立足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及教学要求;其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再次,将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了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概念、发生背景、地点、主要人物等知识点;学习能力在中等水平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外,还应对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有较好的了解;学习能力较强者,除了能熟记以上知识外,还应掌握文中提及的思想家的重要成就、相互之间的联系等知识,并思考儒家思想得到良好发展的原因。

2.差异性教学活动的设计 每个人在看待与解决问题时的思维都不同,故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保证活动的多样化,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重视学生的兴趣差异,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教师通过设计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展示个性差异的良好机会。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点,能更好地开展有差异性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学习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节内容时,男女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该节是属于战争类型的内容,男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且理解也相对容易;女生大多不爱战争类型的题材,可能会表现出兴趣不浓、厌学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可通过播放短视频、制作PPT等方式吸引学生,从而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又如,在学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节内容时,此节内容属于文史类,且属于欧洲文化,许多女生会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如果单纯地讲授课文中的知识点,部分同学可能很难投入其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结合教材及教学目标,事先准备一些影片资料,如关于欧洲早期宗教、文艺复兴时期生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视频,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差异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以达到教学目标。

3.采用弹性分组教学法 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对事物的兴趣点存在差异。同时,每一节课在45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若采用传统的依次讲解分析方法、答题技巧与记忆方法等教学方式,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组,然后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则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将学生进行动态分组,这样的分组教学方法称为弹性分组教学法。弹性分组属于一种动态分组,它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出相应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获得充分的尊重。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堂练习。老师讲解完相关的知识点后,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耗时较少的作业,学生完成后由教师进行分析与点评。(2)试卷测评。每完成一个章节内容的课程学习,由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设计试卷,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以此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3)问卷调查。教师设计一定的实践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完成,以考查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思维方式等。评价的方式不限于这几种,教师还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发现与创新。

[1]农明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

[2]郭双剑.高中历史差异性教学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建兴中学 637300)

猜你喜欢

分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分组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