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研究

2016-04-13杨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人文素质

⌾杨浩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化材学校 550025)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研究

⌾杨浩

当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虽然化学知识的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已经确定,但是人文教育部分缺失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对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促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人文教育的意义,逐渐改变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漠然的态度。对现代教育来说,化学知识的教育已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中,但是人文教育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所以当前需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化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具有多重的含义,最多见的三种基本含义:人文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关于“成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以强调人性教育、注重人格完善、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人文知识及表现方式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外化是人文行为[1]。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以及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的教育。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讲,不仅仅需要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也需要人文教育的加强,培养出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归根到底人文教育促进人们更加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从本质认识教育的含义,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2]。

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急迫性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黄洋由于被室友投毒,而中毒身亡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名校学生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值得人们反思。人才不仅仅是用考试成绩能来证明,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也应该是衡量的标准,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实际上,在重视培养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培养人的人文素质,让每个学生成为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具有道德情怀的合格公民。清华大学的偏科怪才刘海洋,酿造“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清华大学是名校,然而名牌大学学生的行为值得人们反思,人文教育的部分缺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高分低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人文素质的缺失的现象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需要人们去改革和创新。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1.化学史的教育,发挥德育功能 科学发展的历史包括了化学史,其中蕴含着人文教育的内容。化学史的教育,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师为主体、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师为主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敢于创新,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体验主动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有一位我国化学家曾经说过:“化学可以让人学会知识,化学史可以让人拥有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史进行教育,讲解我国促进化学发展的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的坚持不懈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激励学生好好学习,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积极为祖国做贡献精神。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化学科学家们的历史成果,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2.结合古典诗词,实现化学与文学的融合 在学习“金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在沙中浪底来。”最古老的菜金方法是淘沙取金。金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比较坚硬,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地壳中金的含量很少,大多数存在的形式是单质。学习了劳动人民在惊涛骇浪中采集稀有金属,最后成了王侯贵族的奢侈品。这种,化学与文学结合的教育方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金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古诗中的劳动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换句话说,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融入人文教育 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外实践活动和化学实验过程中,使得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得到提高。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化学的存在,观察在厨房、客厅、卫生间等处发生的化学反应。让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去探索,在实验中感受化学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化学实验中,提倡节约用水,节约药品,不能随意丢弃化学药品,学习化学物质直接进入坏境的危害和避免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另外,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保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纪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时,不弄虚作假。得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后,认真分析原因,对实验进行总结。

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科学与人文知识、科学与人文文化彼此相区别,但它们都来源于人的大脑、客观世界以及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践活动[3]。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针对的是人,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一起进行的情况下,才能使人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人文素质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自然科学教育使得学会了知识,拥有了智慧,让人可以在社会中去探索实践,去实现人的价值,是对人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并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人格的培养,注重提升人的道德意识,使得人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4]。现代的教育要注重人的素质教育,现在的青少年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复兴的使命,他们需要具有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于各种目的和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各领风骚,并经历了一个由分离到结合的过程[4]。化学教学和人文教育是相互促进,有必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因为除了要培养人们的专业知识技术外,还应该注重精神和价值的追求。

[1]窦坤.自然科学视野中的人文教育[J].宁夏社会科学,2007(5)

[2]冉庆美,迟道才.21世纪理想教育—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融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12,4(4)

[3]曾荣发.论人文教育的内涵、定位与发展历程.中国成人教育

[4]蔡智慧.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化材学校 550025)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人文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