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法治理论,维护法律权威之讲义

2016-04-13刘细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权威中学生法治

⌾刘细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 344900)

树立法治理论,维护法律权威之讲义

⌾刘细平

在当今中国,法治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治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当代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政治;法治理念,法律权威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理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人们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法治理念,并在其支配下参与法治实践。我们应该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手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形势下学生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具体的法律意识,更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观点的影响,一些人既搞不清楚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也搞不清楚社会主义法治和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甚至把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混为一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益于帮助当代中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大学生的首发意识和护法精神。

②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在理念、精神最准确深刻的诠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理念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追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都从不同的方面追求和体现着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等理念。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依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要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3.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作为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中学生应当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社会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又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思想元素和文化资源。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不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续,而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批判延续、。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与资本主义法治体系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资本主义法治思想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资本主义法治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理论,发端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已经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根本上来讲,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建设的。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威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并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

1.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对于维护执政党和国家机关而言,不仅要严格准守法律的规定,更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应该切合落实以下几点:

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2.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法律既是所有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行为规范,也是公民个人的行为规范。因此,维护法律权威,既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公民个人的神圣使命。对于公民个人来说,既要增强法律意识,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事,又要自觉尊重与法律的权威,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①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法律的正义性和权威性,才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进而自觉维护法律权威。②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我们在学习与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他人宣传法律,帮助和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特别是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③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当代中学生不仅要有强烈的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护法意识,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 344900)

猜你喜欢

权威中学生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权威的影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