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方法与实践

2016-04-13卢艳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资源库学科信息技术

⌾卢艳玲

(作者单位:广西钟山县第二中学 542600)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方法与实践

⌾卢艳玲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当前我国不小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信息技术已改善了中小学的教学环境的地区,这些技术是否被有效地使用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究竟起多大作用?我们认为,对此需要冷静的思考和负责任的讨论,不能用硬件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惟一标准。以下是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影响;推进;关系;整合

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发展网络教育首先必须考虑教育的网络需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网络需求是什么?网络教育与当前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考虑清楚以上问题,才能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展极不平衡,二是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发展网络教育应该考虑以上特点,确定基本用户及其网络教育的需求。

根据这种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教育的基本用户首先是教师。鉴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接受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而他们又不可能长期离开自己所教的学生脱产进修,网上学习与网上交流正好能满足教师当前的需求。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却能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基于满足广大教师现实需求的网络教育,应该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地区的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让网络教育满足学生需求相对困难得多。一方面,不能设想用网络教育代替学校的正常教学,即使是名师也不可能借助于网络教好存在千差万别的所有学生。理由很简单:一是网络交流不能代替面对面的师生交流;二是在教师不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下不可能作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但是我们认为可以开放计算机教室,把网络教育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实验。

恰当地估计多媒体计算机对教学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能立即进行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一、密切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需求推进教育信息化

为解决好整合中的资源问题,我们在加强资源库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具体做法是先制定一个建库标准(目的性、科学性、先进性,简称为“三性”),从三个渠道进行建库。第一是“拿来主义”,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已有的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都可以下载为自已教学服务。第二是购买资源库,国内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是很实用的,很多素材能被老师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第三是教师自己制作,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再由教师自己开发。实践证明:教师开发课件的量虽然很少,但实用性很强。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资源库的质和量都是很高的,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老师使用起来感到方便、实用、快捷,从而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得到提升。

二、面对今天,设计明天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全面而深刻的,但这种影响和变化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应该是面对今天,设计明天,逐步推进。面对今天,是指应该让广大教师感到信息技术入门并不难,技术教育的理论并不玄妙,并且能很快用起来,用以帮助解决他们今天遇到的问题。

三、正确处理技术与教师的关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技术都无法代替教师的作用,衡量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最重要的还是本学科的水平而不是计算机水平,技术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另外,从本质看,教育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交流,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这里,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是什么时候都不能用技术取代的。任何时候技术都应该是人的工具而不是相反。一旦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否定了,必然出现学习的放任自流,教育也就从根本上被否定了。

不过信息社会的教师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工作与思考。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娴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整合”只能是“凑合”。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教师的培训是关键。许多学校采用“外请专家,内用高手,内外并用”的方式,把培训工作做在实处。在教师培训上,既要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又要注重对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要有全新的教育观,又应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作支撑。我们要不断研究社会进步给教育提出的新问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

四、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探讨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比较而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比掌握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困难得多。所谓“整合”不是把学科教学整合到信息技术中,而是把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支持学科教学。因此,必须考虑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才能实现整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信息技术专家不太了解学科教学,他们往往强调技术的优势或整合的一般理论;而学科教学专家又不太了解信息技术,因而不能联系信息技术支撑的新的教学环境分析教材教法。同时这两部分专家又缺乏对当前教学实际的深入了解。因此,绝大部分教师感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距离自己的实际工作还太远。

学科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例如,课堂上教师光靠口头讲解或展示挂图,学生还是不易理解,而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动画却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因此,所谓“整合”就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撑的新的教学环境中重新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决定信息技术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其实,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探讨课程整合有大量的有意义的工作可做。例如,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活动的组织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但现在对此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探讨课程整合,不需要多少经费却能实实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钟山县第二中学 542600)

猜你喜欢

资源库学科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超学科”来啦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