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讨
2016-04-13文/田元
文/田 元
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讨
文/田 元
依据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图形图像处理”作为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多个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其在不同专业中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略微不同。而在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其他专业方向课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学生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正确认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现有课程实施状况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内容普遍以Photoshop的使用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其课程结构编排与设计主要有两类:
一是主要依据Photoshop的工具箱、路径、图层、通道、蒙版、图像编辑、色彩调整、滤镜特效等功能的分布,由浅入深,从学习单一功能到综合运用的过程来编排目录和内容。注重对Photoshop各功能命令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二是主要依据鼠绘图形、照片色彩、文字特效、素材制作、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综合实训等不同的任务类别来编排目录和课程内容,不同任务类别中设置多个使用不同功能命令的小任务,从而实现对Photoshop软件各种常用功能命令的学习。这样的课程任务小而分散,学习量大而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的重点依然在于对操作过程中相关功能和命令的讲解。
现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般通过模仿教师或是教学视频演示的操作过程来掌握软件的使用。学生虽然能学到一定的软件操作技巧,但只会“依葫芦画瓢”,不会“举一反三”,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水平低。此外,通过调研发现,除少部分岗位仅要求学生会Photoshop外,多数岗位要求学生至少还会一门矢量图形软件,如Coreldraw;个别岗位还有对Flash,3DMax等二维、三维软件的掌握要求。仅学习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如果希望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工作,很难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相比较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新兴的细分专业,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由于课程门类多,知识体系大而全,培养目标不够精准等原因,“图形图像处理”这种单门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与企业需求差距越来越大。为此,部分中职学校参照这些新兴专业的课程设置,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模块化改革与探索。比如从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划分出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方向,从“学专”这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受师资力量、实训设备、招生规模、学生基础、学习时间等多方面限制,依然无法依靠有限教材知识容量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出足够数量“零距离就业”的学生。学校为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调配各种软硬件资源培养出各级竞赛选手毕竟太少,不具有普遍性。一方面企业求才若渴,一方面学生对口就业困难,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理定位“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采访等形式,我们调研了广告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婚纱影楼、网络公司等多家企业,多数企业对图形图像处理人才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能力,指具备一定设计基础,能运用多种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根据要求实现相应的设计效果。二是方法能力,对企业工作流程有清晰的认识,能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选择、确定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三是社会能力,善于沟通交流,能够准确地理解客户的设计要求,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四是个人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多数企业认为这样的学生才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长。事实证明,几乎所有图形图像处理达人都是在学生时代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利用课堂以外,或是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通过专业图书、网络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自我修炼,最后才成为“高手”的。现有课程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建构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指引功能亟需增强提高。
因此,课题组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对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感兴趣 ,熟悉工作流程,掌握Photoshop和Coreldraw基本功能,能与人合作交流,具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能力的新型人才。
科学开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内容
课题组认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图形图像处理职业岗位能力整体认识为目的;设计模仿工作流程的课程结构;编排以工作案例作为知识载体的课程内容;以实际(仿真)实训项目取代传统作业成为综合性学习任务;课后以优质微课、网络资源、学习资料作为灵活性学习任务,为不同层次学生指引能力提高方式和途径;以情景化、项目化的形式开发符合中职教育特点的综合性案例课程。开发过程如下:
第一,调研图形图像职业岗位群,分析诸如企业VI设计、DM单、宣传画册、宣传海报、婚纱影楼艺术照、房地产广告,大型活动幕布,产品包装设计等典型商业案例,将实际或仿真工作环境中的工作项目设计成为教学项目。
第二,依据工作内容和过程,对不同的工作项目划分出如市场调查、收集素材、设计画面、设计文字、合成图像、审核定稿等多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再依据子任务来设计教学任务,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有效对接。
第三,分析子任务的实施条件与结果,在确保完成所有子任务后能获得完整工作项目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流程对全部子任务进行组合并排序,以此安排教学顺序,确保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衔接。
第四,确定各项子任务中所需要的技术、方法、社会和个人能力,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完成每个子任务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相关的设计基础和思维;并通过课后资源的提示,实现知识更新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第五,打破学科体系,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矢量图形软件Coreldraw的运用案例,减去“教师教起来难,学生学了也无用”的内容,降低整体学习难度,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对接。
通过综合性课程开发,把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训练都融入到了执行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中,从而形成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
实施“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的预期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而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比现行课程更能培养并激发学生对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图形图像处理职业岗位能力的整体认识。
对于计算机平面设计等其他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该校本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中其他专业方向课的基础课程的作用更加明显。学生在学习该校本课程后,在形成对职业岗位能力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的细分图形图像专业课程,将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效果,让更多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结语
计算机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注重实景教学氛围的营造;突出项目任务的整体性;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建设以企业工作任务作为知识传授载体的新课程。同时努力提高教法水平,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用教学资源的转变,从而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需求和特点,是我们课题工作一直努力的主要方向。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