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论
2016-04-13王远洋
王远洋
(太原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工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论
王远洋
(太原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大学四项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过程,而科学研究是核心”更为合理,而工科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拆除学科藩篱,以科研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以新的大学理念引领世界教育前行。
工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驱动发展;学科藩篱;科研兴趣
一、大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功能演变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得益于教育传承,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设庠为教”,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开创了私人讲学风气,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建的“太学”可算是最早的大学了,太学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学术的发展,而且对其他国家产生过积极影响。唐朝辉煌时期我国曾以高度发达的文化吸引了大批朝鲜、日本等国的学生前来留学。清朝末期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对我国打击甚大,1901年朝廷保守派在慈禧太后默许下进行“清末新政”,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1905年光绪皇帝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由此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我国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1]。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
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中,以现代大学演变的三个阶段对其存在状态的三种模式,即早先的英国模式(近代的纽曼模式)、随后的德国模式(现代的洪堡模式)和后来的美国模式(当代的克尔模式)进行了历史描述:“大学理念是随时代不断发展的,在纽曼那里大学只是一‘乡村’,在弗莱克斯纳那里大学也只是一‘市镇’,而当代的大学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了。”[3]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又显现出严重危机。曾担任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所长的美国教育家菲利普·库姆斯(P. H. Coombs)在《世界教育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教育系统与迅速变化的周围世界之间日益加剧的不协调,旧的危机更加严重,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又产生了新的危机。其中最主要的是现在对教育自身产生了信念危机。”[4]就高等教育而言,Trevor Maddock 1995年在美国《教育理论》上刊文提出:“高等教育出现了信任危机,这种危机伴随我们至少一代人之久了。”[5]显然高等教育的危机业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改革无疑迫在眉睫。
作为构成高等教育核心因素的大学,其功能如何界定呢?自1088 年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设置法学(随后有医学、神学)学科而首开人类高等教育的先河开始,在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大学的功能都是单一的,即只培养职场人士,后世将此功能称为“人才培养”。1810 年德国的洪堡大学第一次将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并列,使大学具有了第二大功能。梅贻琦曾经说过:“凡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曰学生之训练,一曰学术之研究。清华为完成此使命,故其发展之途径不徒限于有效之教学,且当致力于研究事业之提倡。”[6]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早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把判断教授的标准与其服务社会的能力结合起来,使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到社会中心,大学从而获得了既是社会进步引领者又是社会发展助推器的双重角色[7]。在经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被正式确立,2011年4月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演讲中明确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第四项功能。因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一切大学均具有的功能特性,其中人才培养的本体功能具有决定性,其余三个衍生功能对本体功能起辅助作用,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是统一的有机整体[8]。
作者赞同上述关于大学功能的阐述,然而对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尽认同。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通过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实现培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目标;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知识及其获取技能的传递,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致使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因此相对固化知识的传递应安排在基础教育阶段,而高等教育的使命则应通过科学研究这一新知识的创造活动达成人才培养的功能。换言之,科学研究理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也唯有通过科学研究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此笔者认为,大学四项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过程,而科学研究是核心”更趋合理。
二、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论述“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中指出:“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在论述“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中又指出:“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9]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10]
在此之前,国家曾多次论述创新的重要意义。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也正式公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11]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无疑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2]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将创新提到“五大发展理念”首位,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显然这正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根本需求。
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无疑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工科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属,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每隔三十年就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第一阶段20世纪50至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以教学为主,其核心是教学,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特色性。第二阶段1980至2010年,改革开放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该阶段以学科发展为主线,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以及985、211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并重,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亿元发展到500亿元,科研作用无疑很大,然而也逐渐显现出其弊端:一是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二是新兴交叉学科难以产生;三是重大科研任务难以实现;四是高等院校学科分散,低效[13]。2011年以来,高等教育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4]为此笔者提出:新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工科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拆除学科藩篱,以科研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以新的大学理念引领世界教育前行。
三、工科高等教育阶段的重新调整
我国当前教育阶段划分是:学前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又称幼儿教育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和动手能力”;基础教育阶段,可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即小学阶段,高级阶段即中学阶段,又分为初中和高中,其目标是为后续教育打好基础;职业教育阶段,是重要的教育阶段,包括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一技之长,掌握谋生手段”;高等教育阶段,是中国教育的最高阶段,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其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部分交叉,初中毕业可升入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中毕业可升入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完成后通过“专升本”又可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取得中级职称后还可直接考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又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涵盖原工程硕士)的区分,此外还有成人教育的培养等。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由此看来十分繁杂。
笔者承认学前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的既有历史定位,而且我国基础教育素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并正在向“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培养目标转变,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工科高等教育而言,鉴于硕士研究生能够达到的学识水平和面临的就业困境,笔者认为应当取消该教育阶段,而保留本科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并授予学士和博士两级学位;同时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前移至本科阶段,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课程和相关实验,二年级起即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完成知识及其获取技能的培养目标。
四、工科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课程安排
我国现行学科专业的设置背景,由于管理体制、人员归属等方面的桎梏很难实现跨学科发展,也难以产生新兴交叉学科。唯有打破整个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科藩篱,才能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也才能实现“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不再分设学科专业,无学科自然无需跨学科,无学科自然可以时时处处萌发新兴交叉领域。一切遵循科研课题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第一学年课程安排
大学一年级不应再安排专业课程,只需开设必需的基础课程,包括哲学、数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等,其中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和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如Triz理论)等认识论和方法论课程;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物理方程和数值分析等;外语包括英语和第二外语(如德语、法语和日语等)等;计算机包括计算机原理(硬件、软件和网络知识)、计算方法、数学建模、文献检索与分析和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Fortran、C或MATLAB)等,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大学一年级要进行物理、化学、电工和电子实验教学。鉴于工科一年级大学生在基础教育的初中、高中阶段已经学过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等相应课程,笔者建议不再开设这些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而是遴选物理、化学、电工和电子的经典代表性实验,同时增加这些课程现代科学研究前沿的基础实验,每项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几方面加以规范要求,以达到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第二学年开始的课程安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通过实施该项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目前虽然已在很多所高等院校开始实施,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授予学生的学分太少(2-4个),而尚未成为本科教育的主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让大学生接受“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不如让大学生从二年级起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文献检索选定科研题目,并进行实验设计和过程安排,单独或几人合作进行实验,然后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进而申报专利和撰写论文,通过项目全程科学研究完成知识及其获取技能的传递,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标。具体的科研题目可涉及多个不同学科专业,也可由相应学科专业的多位教师组成团队进行指导。这也正是之所以打破学科藩篱的原因所在。
对于某些确需掌握的课程,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已经出现并将快速发展的网络上线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和微课等资源选择学习,并按教育部门和相关网站运营者的管理规定,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网络课程成绩及其证书,最后交由高等院校统计计入该生学分。这些课程往往由经验丰富专业教学团队录制,大学生可以充分聆听大师级的专业课程指导,从而在更高更深层次上掌握所需课程知识的精髓。
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参加区域、国家乃至世界性针对大学生的竞赛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建筑设计竞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化工设计竞赛、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等诸多综合性或专业性赛事,引导大学生围绕项目、产品或服务,组成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团队,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专业或商业计划,不断完善项目设计,从而锻炼和培养人才,甚而吸引风险投资介入,催生高新科技创业公司。与此同时,应规范各类竞赛活动,虽然竞赛主办机构隶属可能不同,但其竞赛内容、竞赛规则和赛事安排等业务,应由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协会归口统一协调。
(三)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
毕业和学位授予拟采用柔性标准,只将之视为类同高中的教育经历。应大幅减少学分所占比重(约20%—30%),这部分主要包括基础课、实验课和自学的网络课程。
其余70%—80%学分通过大学生在科研和竞赛活动中的表现取得,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档次、获批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档次(如世界PCT专利、或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专利),竞赛获奖的档次(如世界、全国和省部级)和奖级(如特等、一等、二等、三等),以及获助研究经费或风险投资的金额等。这方面不必做全国性的统一规定,而应给予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自主裁量权。
同时,高等院校应实行弹性学制,可以三到五年不等。优秀大学生可以提前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个别周期较长的科研项目也可以适当延长一至两年,各高等院校每年春、秋季分别集中考核授予一次,并报备省级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五、配套条件的完善措施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和素质提升
实行“拆除学科藩篱,以科研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师资问题是首要问题。高等院校必须拥有与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相应的指导教师。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教师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从几千年来 “传道、授业、解惑”简单重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指导创新创业的新培养模式。
为此,工科高等院校教师需要将自己定位于科研工作者,必须承担足够经费支撑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并取得论文、专利和奖励等一系列科研成果。教师应当熟谙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只有自己具有俯身科研实践的“一瓶”积累,才能具备传授给学生“半瓶”的坚实基础。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社会浪潮中,作为工科高等院校教师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而更应该担当践行者和引领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教师只有将科研实践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加以总结并融入到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学生也才可能通过科研教育全过程获得新知识、获取新技能,从而达到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高等院校应创新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考评薪酬制度,引入科研机构和生产一线企业公司的科技工作者担任大学生科学研究导师,加强科教融合、促进产学研联合,达到“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10]的目标,以更好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
由于学历水平欠缺,一些教师难以担任科学研究导师。对于这些教师,可以让他们担任基础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应引导他们放弃“几本(甚至一本)教材吃到老”的观念,鼓励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总结老经验,学习新知识,搞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和微课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网络课程资源。
(二)硬件资源的调整改造
目前高等院校绝大部分不动产用作教室。为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其固定资产应主要调整为大量的实验室、综合性的图书馆和少量的多媒体教室。
物理、化学、电工和电子等基础实验室按照开设实验项目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科研实验室参照研究院所的功能布局,分门别类设立各种专业实验室,一方面满足多数教师科研需求,另一方面供给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在这些实验室,教师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大学生科研的导师。仪器设备可利用教师科研经费按需采购配置,国家财政、科技和教育等行政部门更应重点予以支持。
综合图书馆根据大学生数量、宿舍和实验室位置予以规划,一般每5000到一万名大学生应有一座综合图书馆。图书馆应宽敞明亮,保持安静,主要供给大学生自习之用。图书馆应保有足够数量的专业藏书,方便学生借阅;更应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购买各种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CNKI、爱思唯尔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资源、EI美国工程索引、超星数字图书馆、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维普电子期刊、IEEE网络电子版期刊、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超星视频库、IEEE CS期刊、中华数字书苑、读秀学术、ACM美国计算机协会、Emerald工程学期刊、世界名校精品课程、剑桥期刊OPEN ACCESS、WSN世界科技期刊等,并配置联网计算机,方便学生检索,同时便于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资源,并取得相应学分。
多媒体教室主要供基础课教学之用,在此不多赘述。
总之,工科高等教育的改革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又要有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长远考虑。有必要在条件相对成熟的高等院校先试先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同时在试验高等院校和整个试验阶段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及时总结归纳试验的经验教训,确保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以新的大学理念引领世界教育前行。
[1]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全书.
[2]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18.
[3] 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4] 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5] Trevor Maddock.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Critical Theory in Educatio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 Theory,1999,31(1):43-61.
[6] 黄延复,刘述理.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1.
[7] 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10-11.
[8] 任燕红.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D].重庆:西南大学,2012:89-105.
[9]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2016-05-19].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9/content_5074812.htm.
[10]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2).
[1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5-03-06(2).
[12]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2).
[13] 明炬.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过程常见的几个问题:以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类型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2-13.
[1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3).
Personal Views on the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WANG Yuanyang
(SchoolofChem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2016-08-18
王远洋(1968-),男,山西运城人,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11.017
G64
B
1008-6285(2016)11-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