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课堂建设刍议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2016-04-13郭玉琼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玉琼

(皖南医学院 思政部,安徽 芜湖 24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课堂建设刍议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郭玉琼

(皖南医学院 思政部,安徽 芜湖 241001)

摘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性特征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在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提高实效,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课第二课堂独特优势。从提高学生参与度、为学生提供自主获得资源的机会、建立反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基础”课第二课堂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课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基础”课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性特征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更充分、更系统地体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基础”课教材在2015年再次进行了修订,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关键在于能否完成教材体系—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马克思在《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一文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基础”课第一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重点是指导大学生从理论层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奠定大学生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基础。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大数据时代,单一的第一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教学方式所限,无法高效地完成教材体系—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由此,探讨如何将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把第二课堂建设成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进而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重视“基础”课第二课堂的建设,发挥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作用

“基础”课第二课堂是在“基础”课第一课堂教学之外,围绕课程育人目标,引导和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的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和法律规范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活动。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基础”课第二课堂承担的是“基础”课相关知识补充、知识内化成行为,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环节,包含与“基础”课教学目标相关、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的诸如学术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内容,是一个变化的、开放性的教育途径。“基础”课第二课堂外延大于“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部分,在教育形式上不限于隐性教育[1]。

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常要经历知—信—行,亦即理性认知—理论内化—行为外化三个阶段。能否顺利完成三个阶段的转化,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基础”课课堂所传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仅仅对教师所授理论虚假认同,关系到三个阶段能否顺利转化。也就是说,在这三个阶段中,理论内化即“信”是关键的一环。根据接受理论,接受客体要通过接受主体自身接受图式的选择和同化、顺应的作用才能纳入接受主体。而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可以从主体已内化知识和主体认知思维能力两个维度来考量[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一些社会问题随之产生。缺乏社会阅历和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必然会受到各种不同,甚至违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冲击。当这些已内化知识与“基础”课所传授知识不相符时,价值冲突不可避免。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单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时,会出现概念化认同、教条化认同,甚至抵触化认同,却无法将其内化为内心信仰。

“基础”课第二课堂在内容上突破了教材局限,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更贴近生活;在实现形式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性、灵活性、互动性、实践性更强。这些特点有利于改变大学生的接受图式,调动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一方面,“基础”课第二课堂中学术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等主题鲜明的活动能弥补第一课堂由于教学时间、教材内容所限所造成的无法深入系统地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憾。更为重要的是,第二课堂能为大学生提供有助于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果大学生拥有了结构合理的道德知识,那么作为接受客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很快纳入接受主体——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并被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教育途径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既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和应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使接受图式得以优化,从而不断实现主客体的双向建构,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同时,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回应了大学生对人文情怀的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这一过程中从理论概念具体为生动的人物或者故事。融入了情感因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能更顺利地进入主体的接受通道。

二、抓住 “基础”课第二课堂建设的关键点,提升“基础”课第二课堂的实效性

“基础”课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对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特殊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如何将这些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使得第二课堂具有实效?应从提高学生参与度、为学生提供自主获得资源的机会、建立反馈机制三个关键点着力。

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高 “基础”课第二课堂的学生参与度

学生是第二课堂的主角。提升“基础”课第二课堂实效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可采取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折合为平时成绩的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只有短期之功,要让学生真心愿意参与第二课堂,真正感受到第二课堂对自身的教育作用,关键要做好第二课堂的文章。

2015年修订版“基础”课教材分为适应篇、理想篇、中国精神篇、人生价值篇、道德篇、法治篇等六部分内容,教师可根据篇章内容和学生上课情况采取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如:针对适应篇,可指导学生通过微电影、小品、摄影、征文等形式用心去发现大学新生活的美,去寻找适应大学的途径,去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人或物上的体现;针对理想篇,可邀请将个人理想融于中国梦实践的青年榜样开展讲座,或推荐学生观看此类模范人物的宣传视频,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加以引导;针对中国精神篇,可组织学术文化活动或学科竞赛,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感受大美中国中激发爱国情怀、领悟时代精神;针对人生价值篇和道德篇,可推荐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和“最美”系列公益宣传片,可与校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价值、锤炼道德品质;针对法治篇,可组织学生旁听庭审或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对法律尊严有更直观的感受。针对“微”时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特点,可推荐给学生几个公益性质并专注时事的公众号,方便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和中国。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学校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而提供的诸如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平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口碑是最好的宣传。一旦学生感觉到了“基础”课第二课堂形式的活泼,并确实有利于扩充知识、锻炼能力,口口相传,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并认真对待,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地位得以真正实现。

2.完善“基础”课第二课堂管理,为学生提供自主获得资源的机会

首先是教师资源。建设高水平、有实效、有影响力的第二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倾情投入。从第二课堂形式的选择、主题的确定,到活动的实施、学生的指导,再到效果的评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的素质状况和用心程度决定了第二课堂开发与建设的范围和程度。因此,应探索“基础”课教师承担第二课堂教学的职责规定和工作量计算方法,明确教师权、责、利。如规定每位教师每年承担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该部分工作量折合为课时,享受课时津贴。同时,教师承担第二课堂教学的业绩可作为职称晋升的参考。政策的保障和激励,能为第二课堂建设提供持续开展和不断提高的动力。

其次是信息资源。这里的信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第二课堂活动信息,以通知的形式出现;二是指第二课堂教学信息,以报刊、书籍、图片、文字、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形式出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是以得知第二课堂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为前提的。教师可在第一课堂发布消息,但最便捷有效、传播最快的方式还是利用门户网、微博、微信、QQ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这也是第二课堂教学信息的传播途径。因此,教师应在第一课堂上将“基础”课门户网、微博、微信、QQ信息告知学生,并保证这些传播媒介的更新速度。在应用这些传播媒介时,应将不同媒介的优势和传播目的结合起来考虑,综合运用,让现代传播媒体充分为“基础”课第二课堂所用。如:门户网的优势是大而全,因此“基础”课门户网栏目分类应清晰,能及时发布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动态,并保证学生可通过相关章节的栏目链接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补充知识、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等。微博的优势是开放、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教师可通过微博发表教学心得,转发专家撰写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深度好文。微信是目前最火的即时通讯软件,可建立“基础”课公众号,及时发布消息,转发时政要闻,方便快捷,学生亦可以“基础”课公众号为中介,发现其他公众号,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更多样的信息来源。相对于其他通讯软件,QQ的受众比较确定,信息传播的集中程度较高,非常适用于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代通讯软件,确保学生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再次,是实践活动资源。“基础”课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资源可联合校团委、学生共同开发。对于校团委组织的或者学生自行参加的社会工作或社会实践,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实践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做好总结。对于“基础”课教师开发的资源,应及时告知学生,保证学生能公平地享有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若因条件所限,某次实践活动不能由所有学生参与,则应组织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宣讲和分享,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3.建立反馈机制,提升“基础”课第二课堂实效

反馈原是物理学概念,后被引申至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指当事人通过了解活动结果,对造成活动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活动过程从而使活动结果不断接近预期的过程。

“基础”课第二课堂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一种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合乎教学规律和学生接受规律、能切实提高“基础”课实效性的第二课堂建设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而这个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离不开适时有效的反馈。

“基础”课第二课堂的建设是为了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因此,课程建设的反馈机制应以有利于提高“基础”课第二课堂的价值为出发点。这里所说的“基础”课第二课堂的价值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课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价值;二是“基础”课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的价值;三是“基础”课第二课堂对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价值。这意味着反馈信息的收集应考虑到多元化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基础”课第二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第二课堂有什么样的期待,希望第二课堂以什么形式进行,第二课堂对他们的发展能否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二课堂的组织和教师指导是否到位,学生最有发言权。收集以学生为主体的反馈信息集中在:第二课堂是否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二课堂是否受学生欢迎,需要进行哪方面的改进;第二课堂中指导教师的资源是否易于获得。

以教师为主体。“基础”课教师是第二课堂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既能站在组织者的角度感受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程度、受教育程度和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补充作用的发挥程度,又能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期待“教学相长”的效应对自身业务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收集以教师为主体的反馈信息内容集中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第二课堂,表现如何;第二课堂是否发挥了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作用;参与第二课堂教学工作对提升业务能力是否有益。

以相关人员为主体。“基础”课第二课堂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配合第一课堂,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学生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会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因此,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团委老师等学生管理部门教师、专业课教师、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资源提供者、学生家长等都可成为信息反馈方。收集的反馈信息集中在:是否听说过“基础”课第二课堂;学生如何评价“基础”课第二课堂;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符合社会期待。

可见,不同的信息反馈方反馈的信息角度不同。“基础”课第二课堂多元化主体的反馈机制有利于从各方面搜集信息。这种反馈在时机选择上并非随意,而应将每一次第二课堂活动结束后的及时反馈与每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阶段性反馈相结合。这些反馈信息集中到“基础”课教研室后,教研室应组织教师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进一步检验第二课堂的建设,并及时总结和调整,在不断改进中打造第二课堂精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结语

“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大学生学习生活联系最紧密、实践性最强的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利用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阵地,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和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的建设设定了目标和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课堂以丰富的内容、时空的开放、实现形式的多样消解了第一课堂的诸多局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看到“基础”课第二课堂的独特优势,又不可本末倒置,忽视作为基础的第一课堂,应将二者统一于“基础”课的育人功能中。

参考文献

[1]梅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24

[2]易晓明.接受理论在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1991(1):19-21.

[3]郭玉琼.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39-441.

(责任编辑祁刚校对伯灵)

An Opinion on the Second Classroom Build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Based on Promo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GUO Yu-qi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Department,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1,China)

Abstract:Promoting and advoc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mo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t cause.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education determine its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To enhance the actual effects,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this course must be given full play.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has proposed how to build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foundation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hancing students’ participating degree,providing the chances of gaining the resources and establishing the feedback mechanism.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the second classroom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皖南医学院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2014szjyxm03)

作者简介:郭玉琼(1981-),女,福建上杭人,讲师,硕士。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6.02.02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16)02-0284-05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