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学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实务活动易出现的问题
——以某校专项技能实训为例

2016-04-13李树文

李树文

(大连科技学院 管理工程系,辽宁 大连 116052)



专业学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实务活动易出现的问题
——以某校专项技能实训为例

李树文

(大连科技学院 管理工程系,辽宁 大连 116052)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进行小组工作技能训练时,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实务过程中易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两届学生实习对照发现有很多相同或相类似的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让从事小组工作教学的高校教师和机构督导能够重视这些学生易犯的问题,从而在日常教学和实习督导中预见性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需求评估;小组动力;小组评估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小组工作课程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也是普通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若想在未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从专业角度,需要掌握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模式、技巧和方法;从伦理角度,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必要的小组工作技能的专业训练,才能合乎伦理地开展专业的小组助人活动。通过对某校两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小组工作技能实训进行督导,将这些专业学生在开展小组工作时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对其他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有所借鉴。

一、 学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1.需求评估与目标确定的僵化

小组筹备期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进行组员的需求评估和小组目标的确定,需求评估是为了收集和分析小组组员的真实需求,而目标确定则是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介入服务计划。小组工作的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是否真实有效,能否让组员满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小组工作的动力走向和评估结果。

经过48学时的小组工作课程的学习(按照培养方案,某校小组工作课程规定是48学时),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的方法去评估小组组员的需求,并将这些组员的需求转化为相应的小组目标。但是在实际开展小组工作实务活动时,常常发现他们制定的目标与组员的真实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学生也经常苦恼:自己明明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进行操作,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组员有问题并不代表有服务需要。回顾专业学生的需求评估操作过程发现,他们一般是按照资料收集-资料分析-介入干预计划的步骤进行。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学生通过一定的量表、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收集组员的信息,然后针对收集上来的信息按照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出的组员需求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然而,由于学生过分相信组员填写的量表和问卷的结果,把这些问题当做是组员的真实需求,实际情况是组员问题与组员需求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的组员可能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人际交往,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样的问题会给他生活带来影响,所以可能并不想得到任何改变,即“问题”不等于“需求”。其二,需求评估是一个围绕小组活动进行的长期工作。相对来说,访谈得到的需求评估更接近组员的真实需求,但组员的需求也会随着时间、空间和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前期的需求评估调查由于专业学生和小组组员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很难建立起专业的信任关系,往往无法得到评估组员真实的需求;小组开展的前期评估间隔时间较长,根据沟通漏斗理论的解释,组员已经忘记自己先前提出的需求。小组中期由于组员对小组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组员和组员之间、组员和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熟悉,所以一些隐藏的组员需求逐渐暴露,而工作者如果没有察觉,还在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没有清楚地认识小组工作活动目标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动态过程,其结果自然不甚理想。

2.小组计划书设计思路不够清晰

撰写小组计划书能够使工作者对小组工作的理念阐述、理论架构、小组目标和小组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但是作为初学小组工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小组计划书的重要性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认识,多数学生将小组计划书作为实习必须完成的任务,表现为小组计划书设计思路不够清晰,将小组计划书与小组活动相割裂。某校小组技能实训计划书样式借鉴了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的小组计划书范例,在学生提交上来的小组计划书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对理念的阐述不明确,对小组背景的分析流于形式,没有确切地指出为什么组员的这些问题要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解决;其次理论框架的大量堆砌,凡是小组可能用到的理论就尽可能往上堆砌,没有一个先后的逻辑顺序,也没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陈述理论内容,没有看到在小组中工作者如何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再次,小组目标没有加以概念化,小组的目标制定不够具体,目标模糊,操作起来不是切实可行的,目标与目标之间没有递进关系,这给小组的评估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小组的活动往往是以主题游戏的方式进行,有时专业学生设计的主题游戏和小组阶段目标是相背离或者是有些牵强,专业学生可能更多地考虑主题游戏是否有趣,是否能够带动小组气氛,而忽略了主题游戏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3.不会分析和利用小组动力

小组工作是依靠小组过程中各种因素和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动力来达到小组目标的。一般来说小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内容。受到教材编排和课程讲授的影响,学生在小组中不会分析和利用小组自身产生的动力,小组动力部分内容在教科书前面章节出现,那时专业学生没有看过小组工作实务过程,对小组工作还处于想象和建构过程,无法很好地理解小组动力对小组的重要程度,再加上学过的知识时间比较久远,在实际的小组工作中自然就很容易忘记。有些学生即使注意了小组动力的重要性,往往只重视动态方面内容而较少关注静态方面内容。比如有些专业学生会较多集中在改变小组领导方式,增加组员在小组的沟通,化解和利用小组冲突,考虑小组发展阶段和特征。但是对于小组对象、小组原理、小组名称、小组时间、小组空间安排和小组契约等小组动力静态方面利用较少。没有想到小组名称会影响到组员的小组归属感,小组的空间安排会影响到小组组员的沟通,小组的人数会影响到组员的小组经验体会,小组的时间长短影响小组组员的注意力等问题。

4.忽略小组领导者的工作技巧

领导小组的技巧可以反映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体现工作者的个人风格。一般来说领导小组的技巧包括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和小组促进、干预的技巧。但是在实际的小组工作技能实训中发现,专业学生对于领导小组的技巧掌握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不知道自己在小组中使用了工作技巧。每次当小组结束的时候都会对专业学生进行督导,当问到“你刚刚在小组过程中用了哪些技巧?”工作者的回答总是支支吾吾含糊不清。第二,轻视一些工作技巧的使用。一些常用技巧,如“积极倾听”“鼓励和支持”等在小组工作中经常被使用,但一些学生却不以为然,忽视与轻视这些工作技巧。第三,不能灵活地使用干预技巧。当组员的言行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工作者使用了对质的技巧,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引发了该组员对工作者的反感。这是因为工作者没有选择好时机,反而给组员带来了一定的伤害。第四,错误地使用了工作技巧。例如,在一次小组工作技能实训中,工作者为了让组员能够了解到其他人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做法,向小组组员透露了其他人的一些做法,而工作者却认为这是自我流露技术的使用。

5.小组评估结果的不真实性

高校对专业学生小组工作评估一般是采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估主要是由工作者自评、小组简报和督导评估三部分组成。结果评估主要是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组员对小组的看法和评价。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小组结果评估结果都是非常好的,组员甚至没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从笔者旁观角度来看,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组员和工作者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组员认为工作者希望能够得到自己的肯定,故会给出不真实的结果。二是有些小组的评估访谈设计不合理,对组员有更多的导向性指引,会出现高于小组效果的评估结果。三是结果评估的收集工作是由工作者完成的,组员由于受到工作者干扰性观察的影响,会对小组评估结果真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专业学生抓住实习要求的漏洞,把小组实务过程做成了好好小组,出现了反情感转移,以组员的喜好作为小组的指向标。

二、解决学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问题的途径

1.增加课程课内实践学时比例

课程课内实践是加深巩固课本专业理论,转化使用课本专业知识的教学环节,旨在提高课程所要求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以后专项技能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解决学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易出现的问题,某校对课程大纲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拿出8个学时开展小组工作实务模拟训练,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自设不同的小组主题,撰写小组计划书,模拟小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特点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跟进的修正和完善。

2.将专业实务模拟视频引入实习环节

现阶段,小组工作的专业实务模拟视频相对较少,为此学校花重金购买相关专业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对小组工作实务流程和技巧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同时某校积极制作和收集本校学生自制的专业实务视频,作为下届学生辅助视频学习资料。通过在实习环节引入小组工作实务模拟视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实务实训反馈意见较好,实习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

3.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

参与式方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肯定学生在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推动课堂发展。“参与式”理念在小组工作课程中的具体实施,首先应转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同时改进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1]91~94广泛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直观地传播培训的内容,唤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机。体验式方法的使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相关知识和观念,并在新的情境中不断检验和反思已获得的知识和观念。例如,在讲授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小组,让学生体验第一次参加小组时的心情,从而能够准确提炼出组员第一次参加小组的特点。对于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课程中的运用,某校大三的小组课程学习和大四的小组技能训练在同一学期,可以让初学小组工作的大三学生观摩大四学生的小组工作实务过程,从而习得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行为,并将所观察的行为记在脑海里,以便将来随时能够在大脑中调取和运用。今后在自己开展小组工作的时候,能够对所观察的榜样行为再次进行演绎。

4.加强专业督导的教育性功能

所谓教育性督导是指督导员向受督导者传授其开展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巧,并帮助他们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2]155在小组工作专项技能实训中,开始阶段,定期安排与专业学生会面时间,对专业学生的需求评估和撰写小组计划书进行指导。中间阶段,督导现场观摩专业学生的小组工作实务活动,并在结束的时候针对小组实际情况给予专业学生一定的指导,同时负责批改学生上交的小组简报。最后阶段,通过实习总结会和实习经验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对小组工作实务出现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下次可以更好地服务小组组员。

三、 问题与不足

上述提到的专业学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实务活动易出现的问题,只是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有些问题可能只有某校才有并不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和实习过程中还出现了其他问题,受于篇幅所限不做详细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过多告诉专业学生应该怎么去做小组,使学生对小组工作形式固化,小组活动内容不够活泼灵活。现阶段小组工作实习主题限定在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方面,扼杀了一些专业学生对小组工作主题的想象空间。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违背小组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准则的事情,在小组工作实习中也发现,有些实习生有单打独斗和搭便车现象出现,组员之间不能够团结合作地完成小组工作实习任务。这些问题还需要日后在小组工作教学和实习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萍,李忠军.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理念及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3(1):91-94.

[2]李伟梁,库少雄.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11:155.

[3]王爱华.英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69-171.

(责任编辑伊人凤校对祁刚)

Problems Occurring in Professional Students′ Using Group Work Method to Carry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Taking Special Skill Training in a College as the Example

LI Shu-we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Dal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 Lian 116052,China)

Abstract:Students majoring in social work will get some problems because of lacking experience when they carry on training in work skill.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ta on students′ practice training in recent two years,they share the same problem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the paper aims to motivate college teachers and supervisors who are engaged in group work teaching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problems,so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n a far-sighted way.

Key words:needs assessment;group dynamics;group assessment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李树文(1987-),男,辽宁大连人,讲师。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6.02.021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16)02-0248-04